五年级(3)班上教学计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16185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3)班上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级(3)班上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级(3)班上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年级(3)班上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年级(3)班上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3)班上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3)班上教学计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3)班上教学计划猪场中心小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3)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拟写人 宁新海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46 人,其中男生 31 人,女生 15 人,少数民族 36 人;其中猪 场村 14 人,男生 11 人,女生 3 人,蛇场村 10 人,男生 6 人,女生 4 人,硐口 村 4 人,男生 3 人,女生 1 人,大冲村 4 人,男生 1 人,女生 3 人,大多拱村 1 人,男生 1 人,水箐村 6 人,男生 3 人,女生 3 人,外乡镇 5 人,男生 4 人, 女生 1 人,外县 2 人,男生 2 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 于参

2、与数学学习活动。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我本学期需 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 创新与合作能力。经过四年级系统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 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 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 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优势:知识面广,合作意识强,思维速度快。 不足:求知欲不强,计算能力弱,思维的精度不高,作业速度不快且个别 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

3、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 并辅导。 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 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有:负数的初步认识;多边形的面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除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二) ;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字母表示数;整理与复习九个单元。 (二)教材分析 “认识负数”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 “标准” )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安排的一个单元,主要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 负数,知道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 0

4、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 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的面积公式,学会解决一些有关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启发学生自觉1积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经验,以便为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 其他内容奠定基础。 “认识小数”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一位小数,能进行一 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加、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内容包括小数的意 义、读写、数位名称及顺序、计数单位及进率、基本性质和大小比较,以及大 数目的改写和求小数的近似数等等。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掌握数概念的重要一 环,又是学生学习小数四则计算的基

5、础。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把加法 运算律从整数范围推广到小数,学习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这 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 要基础。 “找规律”集中安排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 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教学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根据需要解决的 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策略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

6、题的能力。 “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主要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 除法。这部分内容既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小数乘小数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重要基础。 “公顷和平方千米”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重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 1 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 米之间的进率,学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 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更为完整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增进 对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应用小数四则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计”

7、主要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 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面积是多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的方法把一些稍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 单的、熟悉的图形,并计算面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或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 积。启发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接 下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作些准备。 “校园的绿化面积”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割、补等方法把稍复杂的图形转化成 长方形、梯形等已经认识的图形,并应用公式计算面积;通过实际测量获得必 要的数据,并计算面积;在方格纸上按要求设计图形等。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 进一步提高综合应

8、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班级联欢会”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喜欢的水果、饮料确定购买的水果的 种类和数量,在估一估、算一算,大约一共需要多少元,分组购物;回顾反思。 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重难点 “认识负数”单元, 重点: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存在;难点:体会正负数 与 0 之间的关系。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 计算公式的推导。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小数并不 是小的数,能与整数区别;难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小数 加减法。 “小数的加法

9、和减法”单元,重点: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 法的道理,;难点: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重点: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整数 乘除法对小数乘除法的有效迁移,小数除法中的余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重点: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解决问题, 感受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难点:用复式统计表整理和表达数据信息。 “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重点: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列 举”时所应有的思维训练方法及策略。 “用字母表示数”单元,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难点:用字母表示数。 “整理与复习”单元,重点

10、:数学教学思想在知识学习中的应用;难点:培 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 1、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 0 的关系。 2、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3、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4、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5、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6、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7、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8、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 的理解。 9、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二)基本

11、技能: 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3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 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 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 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 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 (一) 、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

12、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 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 (三) 、多和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及学困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 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四) 、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 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五)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五、渗透法制教育及德育教育 (一)渗透法制教育

13、 1、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公顷和平方千米,例 8、例 9 可渗透法制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 制定本条例。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义务,并有 权制止、检举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1)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 活动; (2) 修建储存爆炸性、 易燃性、 放射性、 毒害性、 腐蚀性物品的设施; (3) 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 (4)乱扔垃圾。 2、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七, 第 3 题 可渗

14、透法制内容: 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 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4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六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 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 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 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3、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15、练习十五,第 4 题 可渗透法 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一条 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 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 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 破坏。 第十六条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 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 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 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 证。 (二)德育教育 为加强小学生安全管理,保障学校及其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 维护小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学校安全管理遵循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 会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 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义务教 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 障的公益性事业 六、教学内容周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时间 1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