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号出入口暗挖下穿管线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4055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6号出入口暗挖下穿管线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5、6号出入口暗挖下穿管线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5、6号出入口暗挖下穿管线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5、6号出入口暗挖下穿管线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5、6号出入口暗挖下穿管线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6号出入口暗挖下穿管线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6号出入口暗挖下穿管线专项施工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地铁14号线丰台北路站5、6号出入口暗挖下穿管线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 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丰台北路站附属结构施工图、管线综合图; 地下工程穿越交通设施安全监管暂行办法京路法发200864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政府令第72号);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北京市实施规定(京建施2009841号); 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订版)2008-12-18; 万丰桥检测评估检测报告(京建质检J3-G字2010第(1034)

2、号); 设计文件提供的地形图、地质报告; 现场实际踏勘和调查获得的资料; 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1.2 编制目的丰台北路站5、6号出入口暗挖期间,下穿雨水、污水、上水、燃气等多条管线,均属于环境风险工程,为了保证暗挖期间的施工安全和管线安全,特编制本方案。1.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北京地铁14号线丰台北路站5、6号出入口暗挖下穿的所有市政管线。1.4 编制原则重点分析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考虑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措施,严格遵循现行适用于本工程的国家、行业及地方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有关施工、安全、质量、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要求,确保本工程顺利、安全的完成。第二

3、章 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5、6号出入口向南开挖期间,分别下穿多条管线,5号出入口先后垂直下穿D1000上水、D1600雨水、D2200污水、32002000雨水方沟、D108高压液化气、D400上水管、D426中压煤气管DN400上水;6号出入口先后下穿D1000上水、D1600雨水、D2200污水、32002000雨水方沟、1000x330雨水方沟、D108高压液化气、D400上水管、D426中压煤气管、D1000雨水管。其与暗挖通道的管线及风险分级如下表所示。序号风险工程名称风险等级风险工程基本状况15号出入口暗挖段垂直下穿D1000上水管、新改移的D1600雨水管一级D1000上水管为

4、钢管,管底埋深约2.83m,管底距出入口拱顶8.69m;新改移的D1600雨水管为混凝土管,内底埋深约4.5m,管底距出入口拱顶7.08m。25号出入口暗挖段垂直下穿D2200污水管、3200x2000雨水方沟一级D2200污水管为混凝土管,管内底埋深约7.4m,管底距出入口拱顶4.55m;3200X2000雨水方沟为混凝土方沟,内底埋深约3.95m,沟底距出入口拱顶7.5m。35号出入口暗挖段垂直下穿D108高压液化气、D400上水管、D426中压煤气管一级D108高压液化气为钢管,外顶埋深约2.2m,管底距出入口拱顶9.38m;D400上水管,管底埋深约2.1m,管底距出入口拱顶5.63m

5、;D426中压煤气管为钢管,管底埋深约2.1m,管底距出入口拱顶6.78m。46号出入口暗挖段垂直下穿D1000上水管、新改移的D1600雨水管一级D1000上水管为钢管,管底埋深约2.83m,管底距出入口拱顶8.85m;新改移的D1600雨水管为混凝土管,内底埋深约4.5m,管底距出入口拱顶7.24m。56号出入口暗挖段垂直下穿D2200污水管、3200x2000雨水方沟一级D2200污水管为混凝土管,管内底埋深约7.4m,管底距出入口拱顶4.99m;3200X2000雨水方沟为混凝土方沟,内底埋深约3.95m,沟底距出入口拱顶3.87m。66号出入口暗挖段垂直下穿1000x330雨水方沟、

6、D108高压液化气、D400上水管、D426中压煤气管、D1000雨水管一级1000x330雨水方沟砖砌结构,混凝土底板,底板埋深约1m,距出入口拱顶约3.24m;D108高压液化气为钢管,外顶埋深约2.2m,管底距出入口拱顶2.01m;D400上水管,管底埋深约2.1m,管底距出入口初支拱顶2.46m;D426中压煤气管为钢管,管底埋深约2.1m,管底距出入口初支拱顶2.54m;D1000雨水管为混凝土管,管底埋深约3.86m,距出入口拱顶约0.97m。2.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9地铁详勘14-12)揭示,本工程场地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第四纪沉积层、

7、第三纪沉积岩层四大类 。人工堆积层主要是粉土填土和杂填土层,该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度1.303.80m;新近沉积层主要为粉砂、细砂3层,圆砾、卵石5层,该层标高约38.544.1m;第四纪沉积层主要为卵石层和卵石层,该层标高约1138.5m;第三季沉积岩层主要为砾岩(13)1层,局部含有粘土岩(13)层,该层层顶标高约10.2913.39m。出入口、疏散口主要穿越地层为圆砾5层,卵石层和卵石层,出入口地质条件详见图2。图2:出入口地质纵剖面图2.3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勘察单位对区域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的分析拟合,工程场区潜水当前水位标高为21.89m。暗挖出入口最深处底标高24.28m,地下水在暗挖

8、出入口底板下3m,对出入口施工无影响。第三章 技术准备措施经过对出入口所有下穿管线的了解和分析,D2200污水距暗挖隧道拱顶仅为4.55m,需要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其余管线采取在暗挖通道内提前做好管线标识,标明距管线的距离和管线的高程。D2200污水距南侧竖井壁约2.1m,注浆加固采取在竖井内水平向南侧采用深孔后退式注浆加固的方法。注浆加固后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按0.50.8MPa考虑,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提前对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在相同工况的地层进行注浆实验,确定浆液配比参数及工艺。通过实验得出加固后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到1.5MPa,满足设计要求。为防止钻孔时对D2200污水造成破坏,钻孔

9、前查明D2200污水管底高程,并将管底位置在竖井壁上用红线标出,第一排注浆钻孔位置距管底外皮50cm。第四章 D2200污水管线注浆加固方案D2200污水下方采用竖井内向南钻孔深孔注浆加固的方式,孔深5m,采用后退式注浆工艺。施工机械:坑道钻机(100型)、双液注浆泵(BW系列)、搅拌机(3.5KW)、输送泵、高压注浆管、辅助设备。注浆参数: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浆液配合比:1:1(水泥:水玻璃)注浆压力控制在0.8MPa,共打设两排注浆孔,注浆孔间距0.6m梅花形布设,上下两排,注浆位置在污水管以下500mm-1100mm范围内施工注浆。注浆孔为水平注浆孔。施工步骤:1、本次注浆采用后退

10、式深孔注浆首先采用水平地质钻机成孔,开孔后安装孔口管,在孔口管内分段后退注浆施工。2、注浆管采用高压注浆管,注浆管每根2m,每孔设三根,施工过程有两个部分组成:前一个过程为钻孔,后一个过程为成孔后注浆。注浆过程中,时刻注意泵压和流量的变化,若吸浆量很大或压力突然下降,注浆压力长时间不上升,应查明原因,如工作面漏浆,可采取封堵措施。如跑浆可通过调换浆液、调整浆液配比,缩短浆液凝胶时间,进行大泵量、低压力注浆,必要时采用间歇注浆,以达到控制注浆目的。3、根据工程需要及注浆材料的特性,通过现场实验,TGRM/水玻璃双液浆配合比确定为:A/B=1:1。制浆应使用不小于200转/分钟的制浆机,搅拌时间不

11、低于5分钟,在出浆孔部位设置过滤网。4、注浆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监测反馈及注浆部位地面的变化情况, 当注浆范围内发生特殊情况,应立即停止注浆。5、 注浆过程中当注浆压力达到压力范围内时,吸浆量很少或不吸浆时,即可结束注浆。6、注浆结束后及时清洗泵,阀门和管路,保证机具完好,管路畅通。7、注浆期间严格按隧道施工规范加强量测,并加强掌子面周围初支的观察。8、注浆施工结束后,通过注浆体内钻孔,用压水、注水或抽水等办法测定地基的流量及渗透系数,不合格的进行补充注浆。检查孔的数目约为总注浆孔数的510,布孔的重点是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段以及注浆质量较差或有疑问的部位。9、钢管与衬砌中心线水平角度打入土体。每打完

12、一排钢管后,应立即注浆。具体布设见下图。第五章 管线保护应急措施5.1 管线保护目标确保下穿的所有管线无断裂、破损。5.2 管线保护责任制为了切实做好地下管线保护工作,本工程实行地下管线保护责任制,项目经理为本工程的管线保护责任人。5.3 管线保护组织机构组 长:张继明 13911871862副组长:魏玉明 13691069129高原山 13701173937史永杰 13811569083组 员:吴洋、梁俊海、官鸣、杨宗正、常扬、赵登兵、王进忠、陈川。防汛抢险队:队 长:任昌领 13001099850队 员:作业施工队30人5.4管线保护的前期调查分析首先在工程施工前,加强对施工区域管线的调查

13、工作,将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1)、从技术上引起重视:我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从现状管线保护角度考虑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从方案上保证管线安全。(2)、从施工过程引起重视:在施工前,首先走访各产权单位。根据管线物探图,进行现场物探,查清现状各管线的管位和走向,在暗挖通道内悬挂管线标识牌,标明管线名称、埋深等。5.5 管线保护措施(1)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做好各管线监测点,施工时,对重要管线进行监测,变形过大时,采取注浆等措施,保证管线的稳定。(2)施工期间,卸去管线周围、尤其是上部荷载、或通过设置卸荷板等方式,使作用在管线及周围的土体上的荷载减弱,减少土体变形和 管线

14、的受力,达到保护管线的目的。(3)每个雨污水检查井配备一台70m/h的水泵,当水流过大检查井向外溢水时,使用水泵将管内流水向外排泄,防止水流过大造成的管线断裂。(4)配备充足的防汛物资,防止极端天气对管线的破坏第六章 监控量测及风险保护措施6.1 监测项目施工监控量测工作主要是暗挖施工引起的管线变形;周边环境的变化巡查工作等,防止管线的损坏。6.2 测点布置原则测点布置综合考虑本工程特点以及工程监测重点,尽量不影响施工,并能获取整体系统的准确信息,以便了解其变化的态势,确保工期和施工安全。6.3变形控制指标燃气管、上水管变形控制标准建议值:允许沉降控制值10mm,倾斜率控制值0.002,变形平

15、均速率控制值2mm/d;雨、污水管、电力沟变形控制标准建议值:允许沉降控制值20mm,倾斜率控制值0.005,变形平均速率控制值2mm/d。6.4风险工程保护措施(1)施工前探明雨、污水管线渗漏情况,并对管线渗漏形成的水囊或空洞进行地面注浆处理,并对有渗漏的管线做防渗处理。探明电力隧道内情况,如有存水,应提前抽干。横通道开挖时,还应对其下方拱顶部位的土体的含水和软化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必要时采取特殊注浆处理措施。(2)下穿管线段暗挖通道采用CD法或CRD法开挖,增加临时中隔壁和临时仰拱,控制开挖步距0.5m,上导洞预留核心土,注浆小导管采取每榀一打,顶拱180度范围设置,注浆浆液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3)对邻近井壁的D1000上水管及D2200污水管下方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措施,在施工期间,根据监控量测结果,进行补充注浆等措施。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编制目的11.3适用范围11.4编制原则1第二章 工程概况22.1工程概况22.2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