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感的营造与拟真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089719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感的营造与拟真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地方感的营造与拟真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地方感的营造与拟真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地方感的营造与拟真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地方感的营造与拟真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感的营造与拟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感的营造与拟真(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方感”的营造与拟真 社区行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主要内容,一、当代中国基层社会的困境 二、地方感营造与社区行动艺术 三、社区行动艺术的实践 四、关键词(行动艺术、地方感、拟真),1.1“乡土社会”瓦解之后: 现代性转型中的中国基层社会: 行政化、市场化、原子化、城镇化 基层社会根基性的组织与价值之瓦解: 组织机制失效、经济生活依附、伦理价值沦丧、适应能力低下 社会生活的空洞化: 时空均质化、交往抽象化、地方感缺失、生活的悬置 脱域(Disembeding)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一、当代中国基层社会的困境,1.2“建设项目”进入之后: 当前基层社区工作的弊病,“反社会”与“没文化”的社区工作:

2、 项目化:项目管理主导实际工作(短期、快速) 工程化:重硬件基础设施之建设(显见、直接) 碎片化:工作开展没有体系,也无延续性 强势性:干预主体过强,缺乏人文理解与沟通 遮蔽性:社会组织建设缺失、忽视精神文化培育 脱域 解域,家庭、宗族、村落、 乡里、行会、教门,当代中国社会的 拆与迁,孤魂野鬼乱窜 行尸走肉遍行 精神失重,无处安放: 价值、道德和精神的放逐,安放 ?长久? 悬置 ?暂时? 失重,陈胄,长在亭子,现场,2012,无处驻留: 身体、情感、思想的飘零,地方感的营造: “地方感”( Place Consciousness)所指的是对特定社会时空组织形态及其承载的情感意识之体验与感知。

3、 作为生活感知与认同机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地方感依托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与实践领域而形成,其能将人们的身份归属意识、社会集体记忆、精神价值投射再现于特定的空间场所与行动实践之中。 今天,“地方”已是现代性身份政治中的一个关键概念,而“地方感”的塑造则成为认同机制中的主要内涵。 营造与呵护生活之“域”,二、地方感营造与社区行动艺术,2.1 生活(域)的确认: 社区艺术行动的学理思考,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精神重建(伦理、礼俗)、组织重建(乡约、乡校) “新组织即一新礼俗” 费孝通:乡土重建 结构重建(城乡并联、双轨政治、工农兼顾) “社会也可以是一种艺术” 社区行动艺术: 精神价值、组织纽带、社会结构

4、的生成 以人文艺术之道重塑社会生活的人文艺术之质,2.2:有组织、有理想: 社区行动艺术与地方感营造,家 园 安身 立命 身份 纽带 使命 价值 (为人,Being) (做人,Doing) 社会组织纽带 文化价值精神 成家成人 becoming 社区行动艺术:为组织确认理想,为理想找到组织 为社区营造一种深度混融的状态,是当地居民组织社会活动的一个深层动机。(社会关系的交融) 作为一种表达性的生活实践,社区艺术行动是一个社区确认生活价值的关键路径。(生活价值的彰显) “礼乐皆备,谓之德”,2.3:超越地方的地方感营造: 社会结构的生成,结构生成 行政力量市场力量 社会力量 教 化 传 统 共生

5、与参与 外力 自力 生活与生命 革 新 创 造 地方力量,昆山村的水井在土地流转中被填埋,水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关系被改变。在以城市商业小区模式建设的安置区里,乡村原本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关系几乎被排除。被拆迁的村民也没有基本的自主立场参与安置区的建设。 帐篷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废墟场域(5.12 地震与城市扩张造成的人为废墟),其可移动性连接着人们的身体,在这栋漂移的“房屋”内,以劳动协作的方式在帐篷中边清理被拆迁掩埋的水井,边讨论生活,从情感上重新连结起在现场的原左邻右舍的每一个人,主动去创造人与人之间能相互关联的场景。并尝试进行一场被安置小区暴力分化后的村民社会生活新的社会关系重建的实验。,三、社

6、区行动艺术的实践,A社区行动艺术: 作为一种社区工作手段,社区行动艺术是基于地方居民、艺术工作者和社会人文学者的共同努力,通过发掘引导社区已有的社会行动之组织资源和文化观念之价值系统,来创造性地营造一种社会生活的地方情境,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自组织机制,并推动相关个人和群体的文化自觉与社会能动,最终于具体的社区中探索地方感营造的可能路径。 B . 行动艺术实践: 作为一种艺术实践形式,行动艺术实践强调的是回到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关注支撑社会和形塑行动的社会结构与生活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将艺术实践中的社会关怀、人文反思和生活再现嵌合于地方生活的现场中,由此生长出一种有现实脉络的实践性艺术作品

7、。,社区行动艺术项目:顶楼之眼 广州康乐村,农民务工群体,艺术家与外来务工者在合作和对话的过程中共同完成的一次装置艺术实践。基于外来务工者的一次单纯由情感引发的,非为资本而进行的劳动,来发展一种社会关系的联接和情景。社区参与者分布在制衣链上的不同工种,这就促使了须以相互合作、主动连结他人的方式来参与“服装”的制作实践,而每一件作品最终都是一部家庭史、社区史和社会史的承载。,顶楼之眼之“布上遇见” 地方感的一种审视,每件服装都是家庭史、社区史和社会史的一种地方感承载。,3.1社区行动艺术的目标与路径:,目标: 将社区行动艺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集体表现”(collective represent

8、ation),在为基层社区营造一种有地方感的社会生活情景之同时;也为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行动和人文反思生成落实一个全新的实践平台。 生活领域和艺术领域的双向拓展与深度重叠 路径: 1、回到生活世界的整体之中建立艺术工作平台 2、回到地方生活的情景之中寻找艺术创作资源 3、回到现实生活的诉求之中思考艺术工作动机,3.2 社区艺术与行动研究的程序:,无招胜有招 第一阶段:社区背景与相关社会文化资源的田野调查 第二阶段:社区动员与相关社会文化资源的现场整合 第三阶段:社区行动艺术实践的深度嵌入与场域拓展 第四阶段:社区行动艺术的在地化衍生与持续性发展 内化嵌合于社会生活现场中的地方感营造,3.3 社区行

9、动艺术实践的特色,主体交互性: 一起干! 多重行为主体的交融与互动。 实践生成性: 动起来! 从具体现场(田野)出发,不断激活地方感。 在地持续性: 扎下根! 所有的行动艺术都是地方感的生发,而戏要接着演。 黑田 850,行动艺术(Practice Art) 地方感(Place Consciousness) 拟真(Simulacrum) 摘要: 乡土社会的瓦解是当代中国社会变迁最为突出之表现。然而,当代中国社会在褪去其原有的“乡土本色”之时,其身份话语和认同机制之形成却与“乡土性”的现代表征之形塑相关。与此同时,关于“地方感”的理解、表达与实践也逐步展开。因此,关注当代中国艺术如何基于“地方”

10、所承载的表征意义和生活感知来进行拟真式的行动艺术实践,恰能让我们更为深刻地在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语境和文化观念脉络中,去把握艺术之于生活的意义,关键词:,行动艺术?当代艺术的3.0形态! 1.0 2.0 3.0 物像 行为 行动 Object Performance Practice 作品展示 单向解读 事件场景 双向刺激 生活现场 多重互动 封闭(资本) 专业(噱头) 开放(嵌合),一、行动艺术(Practice Art),哲学: 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 历史学:回到历史现场! 社会科学:双向阐释! 艺术领域: 回到生活现场! 昆山在造 回归具体的社会生活情景和历史人文脉络中!,1.1

11、知识生产的人类学转向: 田野现场的相遇与相知,地方不是一个片段,不要折断地方,地方是生成世界的现场,也是现场生成的世界! 理解他者是感知生活的一种形式,而对他者生活的感知,必须回到现场 田野现场:生活世界的生成; 田野工作:生活世界的还原 当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变迁投射在每个人身上时 所显现的状态是我们从未遭遇的。“带路人” 以记忆为生的人群,他们通过听收音机,看电 视,看报,回忆来了解路况和记忆城市的过去。 带路时,基本不看地图。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 断,用所节省的时间和燃油来作为获得报酬的 参考。 梁山路径,带路人,1.2到现场去: 行动艺术田野工作(fieldwork) 的意义,作为一种艺术实

12、践形式,行动艺术实践强调的是回到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关注支撑社会和形塑行动的社会结构与生活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将艺术实践中的社会关怀、人文反思和生活再现嵌合于地方生活的现场中,由此生长出一种有现实脉络的实践性艺术作品。 陈建军、曹明浩的艺术项目; 昆山在造 :当代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乌托邦概念中的身份演变与生活感知。 顶楼之眼:基于外来务工者的一次单纯由情感引发的,而非为资本所进行的劳动,来发展一种社会关系的 联接情景。 生活现场的感知: 土地流转、流动人口 乡土瓦解、转型困境 身份认同、社会记忆 景观社会、脱域机制,1.3行动艺术的实践与思考:,“地方感”所指的是对特定社会时空组织形

13、态及其承载的情感意识之体验与感知。 作为生活感知与认同机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地方感依托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与实践领域而形成,其能将人们的身份归属意识、社会集体记忆、精神价值投射再现于特定的空间场所与行动实践之中。 曹明浩,一个个体的地理志,2012,二、地方感(Place Consciousness),乡土社会(生活)的瓦解 对乡土的改造,实为一种“现代化的冲动”, 其构成了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内核,并引发 了一系列令人眩晕的社会改造运动。 “故”乡:现代性的社会后果 乡土话语(景观)的形塑 对乡土的迷恋,实为一种“现代性的后果”, 其形塑了现代中国的乡土诗学与政治,并引发 了一系列创造乡土景观的知识

14、运动。 乡“愁”:现代性的文化表征 “乡土”: 无法重建的社会形态、 需要质疑的话语景观!,地方感?超越“乡土景观”的地方感知,梁山路径之目的地现场,昆山在造之白纸层,批判与反思 乡土话语的表征指向: 根基性 底层性 民粹性 本真性(authenticity ) 乡土景观的意象形态: 本质化的 原生主义 定型化的 折返性的 (essentialized)(primordialism) (stereotype) (reflexivity) 乡土意象的“拟本真性”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困境: 感知的困扰 呈现的困境 自觉的丧失 空泛的对话,当代中国艺术中的 乡土意象(景观),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

15、遮蔽。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 乡土景观的构建是现代性展开自身的一个编码过程,其塑造了一种折返的现代性。并用这种折返的现代性景观来遮蔽那种被现代性所遮蔽的现实。,景观(spectacle),拟真不同于虚构或者谎言,它不仅把一种缺席表现为一种存在,把想象表现为真实,而且也潜在削弱任何与真实的对比,把真实同化于它自身的感知之中。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 肉 心 灵 sensation consciousness ideal 观感 感知觉悟 观念 realize authenticate idealize 镜像表现 鉴定实现 抽象呈现 感知不是去反映现实,也非一种真实再现,感知是基于拟象和仿真来对真实本身加以鉴定确认和拟构实现。 感知是一种正在生成的真实!,三、“拟真” (Simulacrum): 督造真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