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3071276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8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 20182018 届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届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其中“齐 鲁”地名的称呼最早与哪一制度有关(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 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这段材料主要解释了( ) A商鞅变法的原因 B商鞅变法的作用C商鞅变法的目的 D商鞅变法的经过 3、“这是一个划

2、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 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上述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哪 个朝代的状况 ( ) 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 4、2015 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让中医再次引发世界瞩目,也引发了小明同学探究中医历史的兴趣。下面 搜集的图片中有一个与小明探究的范围不符,这张图片是 ( ) 5、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 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6、中

3、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教授在谈到李白与苏轼的比较时说,宋代诗人群体的学问胜于唐代,下 列各项中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影响最大的是( ) A科举制的创立 B印刷术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C民族政权的并立 7、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8、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 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 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 ) 地动仪 印刷术 造纸术 火药 指南针 A B C D 9、

4、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 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 官”观点的是: ( ) A中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0、历史课上,历史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近代史上的 12 位历史人物,让学生将这些人物进行一下分类,下 列是一位同学的分类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帮他挑选出来( ) A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B张之洞、孙中山、袁世凯 C陈独秀、

5、李大钊、胡适 D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1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国人“向西方 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12、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 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军作战勇敢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C民众的大力支援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13、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 史片断

6、是 ( )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国民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 日本法西斯在此制造 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 B C D 14、1957 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 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 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D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15、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 响的有 ( ) 汉谟拉比法典 阿拉伯数字 种姓制度 佛教 ABC D 16、世界三大

7、宗教给人类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属于伊斯兰教的是( ) 17、学者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 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 的偏见组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这层纱幕”在意大利最先消散是由于 A罗马共和国崛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殖民扩张活动 18、1878 年,法国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 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 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B封建农奴制度 C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 D资本主义制度 19、小明同学搜

8、集了下面三幅图片,用以反映当今世界的某一发展趋势,下面三幅图片主要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B世界形成了美、中、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美、中、日既竞争又合作 20、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夸张的手法、 简洁的笔锋、丰富的寓意展现着社会主题,与如右图漫画主题 有关的是( )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21、有位西方学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描述为“从和平走向战争”。下列能反映这一特点的 是 ( ) A经济危机的爆发、持续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 C成立国际联盟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瓦解 22、中东问题一般指

9、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 个地区热点问题。该问题的焦点是( ) A宗教冲突 B印巴分治 C巴以冲突 D石油争夺 23、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 A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B古巴导弹危机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D苏联的解体 24、二战后,日本教育经费在政府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 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20 世纪 90 年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这说明日本( ) A大力扶植私人企业B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C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D十分重视教育 25、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第二次世界

10、大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B美军在日本投放原子弹打击日军 C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D苏联在苏德战场抗击德军和参加对日作战 二、非选择题(50 分) 26、(14 分)科技与思想的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我国从近代到现代,在科技与思想方面的发 展影响着现在,也启迪着未来。 (1)“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请按此方法完成下列空格。 1825 年,英国工程师_发明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19 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_于西方。 1876 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由英国商人修建的铁路,称为淞沪铁路。 (2)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先进的

11、中国人在不断追赶世界的步伐。请结合相关史实判断下列说法的 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魏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编写目的,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_ 严复译著天演论,阐释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_ 詹天佑钻研并改进制碱方法,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业的垄断。_ (3)在研究历史问题时,需要区分“原因”、“现象”、“认识”。请根据这三个方面,对我国在建国 后科技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类并将“原因”、“现象”、“认识”这三个词分别填在空格中。 1999 年我国第一艘飞船发射成功,截止 2017 年 6 月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 7.51 亿人; _ 我国在科技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

12、不断缩小; _ 党和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制定863 计划纲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_ (4)结合我国从近代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概括其发展的总体趋势。 27. (18 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探索、有错必纠、曲折前行 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927 年毛泽东在中共“八七会议”上的讲话 (1)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1927 年中国革命面临怎样的形势?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做了哪 些努力? (4 分) 材料二:(1936 年)12 月中旬,周恩来到了西安,他马上去见蒋介石。蒋介石这时

13、仍很虚弱,背上 的伤口还在疼痛,在心理上,他也为自己的痛苦遭遇感到苦恼。一看到周恩来,蒋介石脸色变得苍白 他一定记起了自己曾悬赏 80,000 元买这位客人的头。但周恩来很克制,表现得很友好,和他一起来 的还有少帅,两人都称呼蒋介石为委员长 。经过一阵很冷淡的沉默,蒋介石听了周恩来对共产党观点 的详细说明。 美国传记作家兼历史学者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传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周恩来与蒋介石的会面,是在一个怎样的历史事件背景下进行的?中 国共产党对此事件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针?共产党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6 分) 材料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

14、盾,而是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 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3)中共八大确定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但是在后来的具体实践中,却没有得到正确的执行,请举 出两例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对于建国以来所犯错误是怎样进行纠正的? (6 分)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的报告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与中共八大相比,中国共产党在

15、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 发生变化的依据是什么?(2 分) 28、 (18 分)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是 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材料一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都渴望 从东方获取黄金、白银和贵重商品。而这时,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贸易受阻, 西欧人开始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雏 形开始出现。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 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1998 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已从最初的 76 个 增加到 132 个,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加入了该组织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 “麦当劳化” 、 “好莱坞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