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六腑课件资料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071100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象六腑课件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藏象六腑课件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藏象六腑课件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藏象六腑课件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藏象六腑课件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藏象六腑课件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象六腑课件资料(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藏 象 学 说,第二节 六 腑,胆,胃,小肠,大 肠,膀 胱,三 焦,六腑的概念,共同生理功能:,将饮食物受纳、腐熟、消化、传化、 传导、排泄。,受盛和传化水谷,形态: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特点:实而不满,泻而不藏 ,以降为和,以通为用。,唇为 飞门,齿为 户门,会厌为 吸门,胃上口为 贲门,胃下口为 幽门,大小肠之会为阑门,下极为 魄门,七 冲 门,从饮食物进入人体,至排出体外,要通过七个重要关口,难经称之为“七冲门“,扉,把守,食管、气管,太仓上口,大仓,拦挡,消化道的末端,食物流程,一、胆,胆的概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古人称胆为“中精之府”“中清之府”“清净

2、之府”与肝相表里。,肝为脏属阴木,胆为腑属阳木. 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形态结构似六腑,但不接触饮食水谷。 功能与五脏“藏精气”相似,故又为奇恒府。,胆形态位置,居右胁之内,附于肝,呈梨形囊状。上方有管道与肝相通,下方有管通与小肠相通。 中空的囊状器官。,胆的主要生理功能,(一)贮存与排泄胆汁,(二)胆主决断,(一)贮存与排泄胆汁,胆汁是肝之余气凝聚而成。由胆腑浓缩并加以贮藏 其味苦、色黄绿、又称“精汁” 胆为“中精之府” 。,受肝主疏泄的直接控制和调节, 在肝的调控下,胆汁及时排泄 于肠道,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贮存胆汁,排泄胆汁,肝之余气汇聚 胆汁 胆腑 排泄入肠中 促进食物消化。,

3、贮藏,肝之疏泄,肝功能正常:胆汁化生有源,排泄通畅,消化正常。,胆的病变,胆汁分泌与排泄受阻厌食、腹胀、腹泻。,湿热蕴结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发为黄疸(身面目皆黄)。 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口苦、呕吐黄绿苦水。 胆汁滞留日久易形成砂石。,湿热蕴结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发为黄疸: (身面目皆黄)。,黄 疸,(二)胆主决断,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做出决定与人的勇怯有关。 胆气通于心(胆经之经别通于心)心主宰,胆决断 胆可影响肝之疏泄、调畅情志的功能. 胆决肝才能谋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气充足:判断准确,临危不惧,勇敢果断,胆气虚弱 胆小懦弱,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胆热痰扰惊悸而烦、

4、急躁易怒。,1、胆气主升 胆气升发条达,则脏腑气机调畅; 2、性喜宁谧 清净之府,性喜宁谧而恶烦扰,胆生理特性,失升发条达出现飧泄、肠澼等,二、胃,胃居中焦,与脾互为表里;胃为阳明燥土,属阳;脾为太阴,湿土,属阴。 受纳腐熟水谷,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胃的概述:,位置: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与脾相表里,形态:为曲屈状的囊状器官,胃的位置,上部上脘(包括贲门)。,中部中脘,即胃体。,下部下脘(包括幽门)。,胃脘,胃两门三脘,胃的概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胃主要生理功能、特性,(一)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二)主通降、以降为和,喜润恶燥,主受纳: 接

5、受容纳饮食物。 胃为“太仓”、 “水谷之海”、 “水谷气血之海” 受纳是腐熟功能的基础、消化吸收的前提。 反映:食欲及食量,胃主受纳,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变成食糜。 容纳于胃中的饮食物 经过胃气的磨化和腐熟 食糜下传小肠 进一步消化吸收,胃主腐熟-腐熟水谷,精微吸收,食物入胃5min始,约3次/分,胃大弯纵形肌环形肌幽门部。 意义:研磨食物,推动食团前进,受纳失职: 纳呆厌食,胃脘胀闷。,腐熟无能: 胃脘疼痛,嗳腐食臭。,食滞胃脘,以降为和,指胃气保持通畅下降的运动趋势。 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过程中: 1.胃的容纳而不拒之 2.经胃气的腐熟作用食糜下传小肠进一步消化 3.食物残渣下

6、移大肠,燥化粪便 4.粪便有节制的排出 脾升胃降,胃主通降,胃失通降,降浊是胃继续受纳的前提 纳呆脘闷 胃不和降,饮食物滞留于胃 胃脘胀痛、不欲饮食 胃气上逆,则发生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另外,胃气不降,还会影响脾气的升清作用。 六腑的通降、全身气机的通降“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喜润恶燥,胃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 胃气的推动和蒸化 胃中津液的濡润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 胃阴每多受损。 治疗:保护胃中津液。保护胃阴,诊断,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治疗,留得一分胃气,便存一分生机,“保胃气” 为养生治疗 的重要原则。,保胃气,中医学强调“人以胃气为本”。,

7、位置:位于腹中,上端接胃,下通大肠。小肠与心相表里。 形态:纡曲回环迭积的管状器官。,三、小肠,概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生理功能,(一)主受盛和化物,(二)泌别清浊,受盛:受盛就是以器盛物,即接受的意思。 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食糜而盛纳之。,化物: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 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时间,由脾气和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吸收,化为精微和糟粕。,一、受盛化物,功能失调:腹胀、腹泻、便溏,二、泌别清浊,清-水谷精微和津液; 浊-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 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清浊,各走其道 将食物残渣下推大肠。,将水谷精微吸收,经脾转输全身。,吸收

8、大量水分,参与水液代谢, “小肠主液”。,水液糟粕各行其道入肠,小肠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并将无用水液泌渗进入膀胱而为尿。,小肠,水液、糟粕各行其道入肠,水,渣,残,份,大肠,膀胱,后,前,泌别清浊失调,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小便短少,便溏泄。,临床上常采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影响到二便的排泄,导致:,浊气在上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 小肠功能失调 清气在下便秘、泄泻,四、大肠,大肠的概述,大肠的主要 生理功能,大肠概述,位置:位于腹中,上端接小肠,下连魄门。 大肠与肺相表里。 形态:回环迭积状。,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的主要生理

9、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传送糟粕,吸收水份 是胃气降浊延伸,与肺气下达有关,赖肾主气化正常 脾气的运化,(大肠主津),糟粕的传导通利,依赖于大肠本身胃气的降浊肺气肃降肾的气化脾气的运化功能有关。,变成粪便,排出体外,大肠传导失职,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肠鸣,腹痛,溏泄。 病理 大肠实热,肠道失润大便干结难解。 湿热蕴结大肠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大肠主津功能失职,五、膀胱,膀胱的概述,膀胱的主要 生理功能,膀胱概述 “脬”,位置:位于小腹正中,居肾之下,大肠之前,膀胱与肾相表里。 形态:囊性器官,充盈时为卵圆形,排空似椎形。,“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主要生理

10、功能,贮尿和排尿,贮存尿液经机体利用后的水液,下输膀胱 排泄尿液尿液达一定量时,通过气化排出体外 与肾气化 密切相关。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水液通过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化为津液,分布于周身,发挥润泽营养作用。 津液代谢后剩余之液,经三焦之道路,下达于肾和膀胱,变成尿液,贮存于膀胱内, 当膀胱内尿液达一定量时,在肾的气化作用下,膀胱开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尿的生成排除,气化功能失常小便不利、尿少,甚则癃闭。 膀胱失其约束尿频,尿量多,甚则尿失禁。 湿热毒邪侵入膀胱尿急,尿痛,尿淋涩。,六、三焦,概述: 形态结构:填充腹腔脏腑,结构疏松,渗透 生理功能:疏通水道

11、、运行水液。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上、中、下焦的合称,三焦部位划分,上焦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等。头面部、上肢 中焦横膈以下至脐的部位,包括脾胃等。 下焦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 女子胞、精室及两下肢等。,三焦,张景岳类经图翼 部位三焦图,部位三焦 内经、难经,孤腑: 胸腹腔中包容五脏六腑的一个大府, 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称之。 有名而无形,上至头下至足的整个人体, 无实质的形态,超出实体六腑。,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1、通行诸气元气、宗气,2、运行水液水液运行以三焦为通道。 全身的水液代谢,主要是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协调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

12、通道。 三焦对水液代谢的协调作用,称为“三焦气化”。,三焦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的功能是相互关联。,三焦各部的生理功能特点,雾形容水谷精气轻清而弥漫的状态。 主要指心肺输布气血,象雾露一样 均匀的敷布全身。,沤是对水谷被消化时状态的生动描述。 主要指脾胃消化饮食,吸收精液,蒸 化津液的作用。,渎沟渠水道之意。 排泄糟粕和尿液 是对肾、膀胱、大肠、小肠,渗泄水 液, 泌别清浊,排泄二便作用的概括。,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中医治则:,上焦如雾“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中焦如沤“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下焦如渎“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奇恒之腑 概念:功似脏,形似腑

13、,包括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统称奇恒之腑。 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1、形态中空似腑,多贮藏精气似脏。 2、除胆之外,均无表里配合及五行配属关系。 3、其生理功能多隶属于五脏,与五脏同盛同衰,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下焦如渎,肝主疏泄胆汁排泄通 从胆汁的排泄看 胆汁排泄异常肝疏泄不利,胆,肝主谋虑谋 从参与精神活动看 胆主决断勇,心为君主主神明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脑,中焦如沤,下焦如渎,骨 髓,骨、髓和脑的生成以及它们的功能和病理变化皆与肾所藏精气密切相关。肾主骨,生髓。 髓居骨腔、骨赖髓养。 肾藏精、精生髓 髓上通于脑,聚于脑而为脑髓 “脑为髓海”,脉,心主血脉:1、心气充沛2、心血充盈 3、脉道通利 心 三方面缺一不可,然以心气充沛起主导作用。,1、肝藏血、血液充盈 冲脉盛满 肝 2、肝主疏泄、肝气条达 任脉通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