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2958965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1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 2018-2019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17 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的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 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 1750 年,自耕农消灭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早期殖民 B宗教改革 C圈地运动 D工业革命 2在 1876 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 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 ) A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 3162

2、4 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为新产品的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有 效期 14 年。到 1851 年为止,总共颁布了一万多项专利。 垄断法的实施( ) A推动了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 B导致了英国向外殖民扩张 C使英国打败了“无敌舰队” D标志着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4有人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 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是( ) A手工工场 B机器工厂 C股份公司 D垄断组织 51884 年,世界 20 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 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主

3、要是由于( ) A钟表制造业发展 B美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C与会各国的妥协 D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6下图是 18431858 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统计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外商企业大量涌入 B洋务工业取得成效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71865 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工厂;1899 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棉纺织企业,它们( )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都推动了中国重工业的发展 C都是清政府创办的军事工业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8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

4、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9 湖北工业史载,1861 年俄国茶商李凡诺夫在汉口开设顺丰砖茶厂。到 1873 年将原 来的手工制作砖茶改为用蒸汽机器压制,从而成为湖北使用机器生产的第一家近代工业企 业。这表明( )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已合法化 B部分民族企业由手工工场转化而来 C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入侵客观上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10下图反映了 19 世纪 6080 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 理解释的是( ) A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自

5、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11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 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 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121915 年荣氏创立了申新纺织公司,到 1918 年盈利率达到 74.2%,随后申新发展成 9 个 厂。申新纺织公司这一时期发展的原因有(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的推动

6、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发展 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31938 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 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其影响是( ) 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使民族资本主义陷于绝境 加速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 A B C D 14(2018石家庄高一检测)19351937 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 年代钢生铁煤锰矿 1935 年 256 565787 06136 091 74731 400 1936 年 414 315809 99639 902 98543 400 1937 年 556

7、347958 68337 230 46979 187 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 15下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 18401956 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 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下列代表近代中国最先进经济成分 的是( ) AA 线 BB 线 CC 线 DD 线 161915 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在致“北洋政府财政部”函中明确指出:“今则外商 烟厂林立于内地,就地行销,俱无征税敝公司烟草既纳进口正税,复纳子口半税、杂 捐、附加等税,负担

8、既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货竞卖。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民族工业在中国社会中发展艰难 B民族工业希望得到北洋政府的保护 C外商企业得到不平等条约的保护 D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71912 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 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 芙照像馆。 ”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81918 年 7 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 提纲 ,10 月又通

9、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这些举措表明苏俄( ) A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已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 D作出废除余粮征集制的决定 19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曾在苏俄考察(1920 年冬1922 年春),著有饿乡纪程 ,其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的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 ,颠之倒 之试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 。 ”这一言论( ) A基本上反映了当时苏俄的经济探索 B设想在中国实行新经济政策 C证明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是对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 201930 年秋,泰戈尔对苏联进行访问,他指出苏联经济建设的办法是治病的办

10、法,短期 是有效的,但“这种疗法不能持久” 。 “不能持久”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B苏联工业落后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发展 C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经营引发社会动荡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 21下表是美国联邦政府雇员人数统计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1933 年1936 年1938 年 人数 603 000867 000920 000 A.政府管理机构的大量建立 B解决失业问题的客观需要 C现代文官管理制度的建立 D美国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 22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 总统和人民之

11、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 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 ”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 ) A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C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D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 23罗斯福在新政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1933 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 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 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 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这段话表明( )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美

12、国 30 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420 世纪初,占有 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 司 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家凭借政权操纵企业 B资本社会化的趋向加强 C工人掌握了企业的决策权 D股份制的作用逐渐减弱 251984 年,撒切尔夫人对企业领袖说:“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改变英国,从仰赖他人 转为自力更生。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 英国应该( ) 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C出售大型国有企业 D

13、加大经济干预力度 26下图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 1947 年和 1970 年的主要工业门类净产值所占制造业比重图, 由此可见( ) A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B科技革命促使创新型经济逐渐兴起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扩大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产业结构 27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大多数 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 ,主要原因是苏联(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281971 年,苏

14、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 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 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D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291953 年 2 月,中央的一份文件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 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 织起来 。 ”在这里, “组织起来”指的是( ) A建立合作社 B实行计划经济 C推行公私合营 D开展生产互助 30下图为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工农业总产值

15、变化图,从中可以看出( ) A “一五”计划开局之年农业总产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B “三大改造”期间的工业总产值始终不及农业总产值 C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总产值进一步下降 D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趋势 31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 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 ”这里“逐步的和 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 “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 变革。 ”这场运动( ) 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D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