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865276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小组成员: 怀乾坤 包志宏 王自强 朱兆庭 徐义双 张孝芝 王晶晶 夏敏敏 孙梦涛 指导老师: 凌小贤 时间:2011年12月15日2012年1月5日目录前言 3 第一章 高血压疾病现状及治疗 3 1、我国高血压现状 3 2、高血压诊断进展 4 3、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 5 4、高血压的治疗 6 第二章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总体概况 8 1、抗高血压药物概述 8 2、抗高血压药物市场概况 10 第三章 2011年中国抗高血压药物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10 1、中国GDP分析 10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11 3、人口环境分析

2、11 4、教育环境分析 11 5、文化环境分析 12 第四章 高血压疾病及药物研究 12 1、高血压病的研究 12 2、抗高血压药物的研发 13 第五章 主要抗高血压药物市场分析 19 第六章 国际抗高血压药主要生产企业、国内抗高血压药主要生产企业 23 1、国际抗高血压药主要生产企业 23 2、国内抗高血压药主要生产企业 24 3、国际国内抗高血压药主要生产企业比较 26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前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利尿降压药、-受体阻滞剂、血管

3、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长效钙拮抗剂及-受体阻滞剂。随着人们对高血压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新的更为有效的作用靶点的新药相继得到开发,并陆续获准上市。在中国,抗高血压药物仍为目前最主要的心血管病用药。抗高血压药物在中国医院用药市场销售规模自2003年以来一直稳步增长。2006年受到国家治理医药购销商业贿赂等政策环境的影响,增幅明显放缓,仅增长了3.00%。2007年有所复苏,同比增长了10.75%,市场规模达到84.5亿元。2008年又增长14.08%,销售规模逼近100亿大关,达到96.4亿元。2009年销售额为113.57亿元,增长了17.81%。至2025年,中国6

4、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7%上升到12%,年龄结构已成为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类型,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也意味着典型的老年病如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危害将进一步加重,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第一章 高血压疾病现状及治疗1、我国高血压现状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心脏意外等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30%,其中62%的卒中病例和 49%的心肌梗死病例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第21届国际高血压学会(ISH2006)公布的福冈宣言中指出,全世界高血压患者约有9亿 72200万,相当于成人的 26.4%。其中,发达国家高血压患者有 3 亿

5、3300 万,发展中国家6亿3900万,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患者的疾病 管理都是重大问题,我国的高血压现状同样不容乐观,据 2002 年卫生部全国居民营养与健 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我国 高血压的特点是“三高三低”,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高,同时知晓率低(30.2% 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治疗率低(24.7%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控制率低(6.1%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07年ESC/ESH 高血压防治指南都指出降压达标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关键,微小的血压差异带来较大

6、的心血管获益,收缩压降低 2mmHg,可降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 7%, 降低卒中死亡率 10%。降压不是最终目的 主要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大连市友谊医院心内二科主任郑明日对记者说,据统计,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 60%以上都有高血压病,有的是血压忽高忽低而入院,有的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衰竭,而有的是冠心病发病入院结果检查出有高血压病。由于高血压发病较慢,大多数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特别的不适,有时可出现轻微的头昏头痛等表现,所以,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我们发现许多 患者认为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还有的患者不知道血压达标后会带来什么好处。对于高血压患者降压不是最终的目的,主要目的是要降低高血压病所引起的并

7、发症的发生。每个人对于高血压的耐受程度不同,同样是高血压,有的患者刚得就会出现并发症,但是可 以肯定的是如果血压控制不好,患病时间越长,受累程度就越严重,并发症出现一般在高血 压病的中后期,心、脑、肾为高血压病主要累及的器官,常出现以下并发症: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病势凶猛,致死率极高,即使不死,也大多数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 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越高。高血压病人都有动脉硬化的病 理存在,如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 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周围血管的脑组织, 此时,病人立即

8、昏迷,倾跌与地,所以俗称中风。凡高血压病患者在过度用力、愤怒、情绪 激动的诱因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麻木、发力等症状,要高度怀疑中风的可能,此时, 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检查。 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 10%。高血压与肾脏有着密切而复杂的 关系,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与肾脏损害 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恶 性小动脉硬化,从而发展为尿毒症。 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形成代偿性左心肥厚。高血压患者并 发左心肥厚时,即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该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9、。冠心病:血压变化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平衡失调。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左室后负荷增强,心肌强力增加,心肌耗氧随之增加,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心肌供氧减少,因此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冬季北方高血压高发,据统计,北方地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 30%,即每10个成人有3人是高血压,北方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南方,这种“北高南低”的趋势与饮食差异气候因 素有关。 由于北方气候比较寒冷,冬天长,人体周围血管倾向于长期收缩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因为寒冷可使周围血管骤然收缩,使血压骤然升高而容易导致卒中。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冬

10、天外出最好戴帽子,以免头部着凉。此外,冬季不宜洗凉水澡,要洗温水澡,更不能冬泳,因大面积的冷水刺激更容易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导致血压骤升,容易引起卒中等并发症。高盐和高血压是两个“无声杀手”,盐摄入量减少一半,每年全球可减少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死亡250万人。目前,我国人群的膳食现状是钠高钾低,限盐的关键是调节钠钾 比例,钠盐摄入量高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限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卫 生部组织的 2002 年全国居名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盐摄 入量比较高,每日每人盐摄入量平均达到 12 克水平,其中农村12.4 克,城市10.9 克,北方地区高于南方

11、地区,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每天摄取盐不高于5克,日常人体摄入的盐主要来自事物本身、烹调时的调料及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盐。味精、酱油等调味品,咸菜、酱菜等腌制品,香肠等熟食以及部分冷冻食品、快餐盒零食等都含有大量“看不见的盐”,易被忽视。所以,就从现在开始,人们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要戒掉这些高盐的食物,预防控制高血压病。换医生不要轻易换药,保持治疗的连贯性。高血压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一旦确诊,就要打一场降压治疗的持久战。高血压讲究个体化治疗,也就是说不同的患者治疗的方法各不相同,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一种或几种药物合用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

12、抗高血压药物有六大类:利尿剂、该拮抗剂(CCB)、受体阻滞剂、1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选择哪种降压药主要取决于药物的降压效应和不良反应。具体到每位患者,能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宜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最合理的。应根据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心血管状态、靶器官受损情况,有无糖尿病,血脂、尿酸等代谢是否异常等来决定。 谢莲娜主任说,在临床中我们发现,许多患者没有固定的血压管理一生,所以换一个医院就 换一个医生,导致降压药物也频繁的更换,无法保持治疗的连贯性。长效降压药物一天服用一次,可以24小时平稳降压,但是长效降压药若要达到稳定的效果,往往需要46周或更长时间血压控制人不满意,也不一定要换药。最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