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的货币和信用培训资料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2825809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162 大小:8.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的货币和信用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先秦的货币和信用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先秦的货币和信用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先秦的货币和信用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先秦的货币和信用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的货币和信用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的货币和信用培训资料(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先秦的货币和信用,金融的实质是货币信用。金融的产生和发展,与经济生活中的货币及信用密切相关。了解金融发展史首先要了解历史上的货币与信用。,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它经历了神话时代、传说时代(“三皇五帝”时代)、半信史时代(夏朝、商朝至公元前841年周历王被推翻)、信史时代(公元前841年以后的朝代)。其中有朝代的历史经历了夏、商、西周、东周(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和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时期。,本章讲述的是先秦时期的货币与信用发展史。 “先秦”就是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秦王朝

2、以前的时期。,本章的结构安排,第一节 先秦的货币 第二节 先秦的信用,本章需掌握的主要内容,了解先秦时期中国货币的材料、形态、特点,把握货币产生的时间、条件及其变迁原因,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货币的本质。 了解先秦时期中国信用产生的原因与条件,把握先秦信用的形式及其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信用的涵义。 了解先秦时期货币、信用之间的关系及其演变,把握质剂、质人、泉府、傅别出现的原因及意义。,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贝币;青铜铸贝;朋; 信用;泉府;傅别; 质剂;质人,货币是金融最基础的范畴,讲述中国金融史要从中国货币的起源先秦的货币开始。,第一节 先秦的货币,一、货币基本理论之一:货币起源说,关于货

3、币起源的解说有两类,中国除了有司马迁等人的交换起源说以外 ,还有管子的先王制币说;这些学说与西方国家的交换起源说及君王制币说等理论有相似之处。这两类货币起源说分别将货币视为内生货币或外生货币。从中外货币发展史看,交换起源说更有说服力。,交换起源说: 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交换; 交换发展及物物交换的矛盾推动了交换价值形式的演变,最终产生了货币并促使货币形态不断变化。,把握货币起源说的意义: 有助于人们领会货币本质说(界说)、货币职能说、货币作用说等其他货币基本理论,进而把握西方经济学不同流派关于货币政策主张的差异、各国货币当局在划分货币口径及货币层次上出现差异的理论根源。,有助于把握货币基本理论

4、之间的关系,起源说 交换发展说 先王制币说,本 质 观 金属主义 名目主义,职能论 单一论 多重论,作用论 中性论 非中性论,通货论 国定论,国际货币形态变迁的一般趋势,货币从其产生至今都有特定的形态,货币的形态与币材有关。从各国货币发展史看,币材是不断演变的,所以货币产生以后,其形态也是不断变化的(见下图所示)。,世界货币形态演变过程图,实物货币(自然物、劳动产品) 商品货币 金属货币(铜、银、金等) 货币 纸制货币(可兑现、不可兑现纸币) 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主要是活期存款) 电子货币(银行卡对应的存款),我国货币材料(货币本位)与货币形态的变迁,与世界货币形态演变的趋向也大体一致(见下图

5、示)。,实物货币:贝币,金属货币:殷商铜贝,金属货币:左图为战国秦半两: 出现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秦国。右图为汉无郭半两钱,汉代半两钱种类较多,最早出现的钱形薄小而且质量粗劣。二者都属于量名钱。,金属货币:清代的马蹄银(元宝),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北宋“交子”是交子是我国暨世界最早的纸币,历史考证是诞生于四川省(益州)成都市一带,但是具体诞生地点却始终是个谜,国内外学者始终争论不休。在宋太宗淳化年间,交子开始于四川流通。交子先是私人发行的汇票、兑换券是地方政府货币。“交子”是四川地方俗话,也是票证、票券的概称,有交合之意即“合券取钱”。北宋政府发行交子是公元1024年,比欧洲使用钞票早600多

6、年。,南宋的信用货币:纸质的“会子”,不兑现信用货币;中央银行法币10元,第五套人民币,电子货币的载体:民生借记卡,当然,我国货币材料(货币本位)与货币形态的变迁,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例如: 虽然中国最早出现了金属铸币和信用货币,但是中国金属货币完全取代实物货币、信用货币完全取代金属货币的过程较为漫长; 铜币在中国金属货币流通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因而国内学者有“慕铜说” 。 中国的货币从远古到现在,已有较大的变化,那么它是如何、因何变化的呢?,二、古代货币的起源(P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平准书、班固的汉书食货志、唐代徐坚的初学记、宋代郑樵的通志都认为我国的货

7、币产生于夏以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无当世的史籍为证):,(一)夏代产生最早的货币:贝币,司马迁的史记平准书说,“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金)、或白(银)、或赤(铜);或钱、或币、或龟、贝。”;传说神农时代“日中为市” ,班固的汉书.食货志也说“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利通有无者也兴自神农之世”,即认为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交换的发展之中。据此说法,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国最早出现、使用得最普遍和最长久的原始货币是天然的贝: 一说贝币产生于夏朝(见姚遂教材)。 另一说法是贝币产生于商朝(见袁远福教材): 在河南殷墟

8、商王(武丁)后妇好墓等地,出土了我国最早的货币即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币,年代约为公元前16世纪,距今约3600年以上(视频)。,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货币起源于商朝而不是夏朝,理由是: 夏朝的商品交换还不够发达,认为夏朝及以前已有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贝币的说法不一定可靠(P2)。 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中国的货币起源于夏朝(理由下述)。,夏朝具备货币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货币起源说告诉人们:货币的产生与商品交换有关。而商品交换的产生和发展要以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为前提条件。 货币是在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里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本质)。,我国先秦

9、时期遗迹出土文物及先秦史研究表明,夏代已出现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交换已经存在并有所发展,夏朝已具备货币产生的条件(见以下说明):,夏朝已进入奴隶制社会。现代人们在山西襄汾陶寺、夏县东下冯、河南偃师二里头、巩县稍柴、荥阳上街、渑池鹿寺等相当于夏代的遗址地层中出土不少墓葬品,其数量规格有差异(贫富差异和私有制),其中的陶器和青铜器等器皿的种类也不同,还有海贝、骨贝、石贝等物品(社会分工):,山西襄汾陶寺夏遗迹出土的器物,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和武器,有石制的斧、锛、凿、铲、刀、镞,骨质的铲、锥、镞,陶纺轮和制陶用具陶拍、陶垫等。 随葬的陶器有灶、罐、壶、瓶、盆、盘、豆,个别墓有鼎和觚。斑斓绚丽的彩绘陶器

10、,构成陶寺类型文化一大特色。彩绘蟠龙图形的陶盘,是其中最富特征的器物。 大型墓出土的彩绘木器有案、俎、几、匣、盘、斗(勺)、豆、“仓型器”、鼓等多种器形。 陶寺遗址出土的玉、石礼器和装饰品有磬、钺、瑗、环、梳以及用绿松石、蚌片镶嵌的头饰、项饰、臂饰等。 遗址还出土了一件铃形红铜器。,山西襄汾陶寺夏遗迹彩绘蟠龙陶盘,斑斓绚丽的彩绘陶器,构成陶寺类型夏文化遗迹的一大特色。彩绘蟠龙图形的陶盘,是其中最富特征的器物。,河南鹤壁刘庄夏代遗址出土的随葬陶器、陶鬲,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鹿角器等。陶器中夹砂陶略多于泥质陶,有灰陶、褐陶、红陶等。石器有大型石铲、斧、凿、锛、钻头、环、纺轮等。鹿角器有角铲。

11、骨器、蚌器极少。,先商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陶器,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出土的随葬铜铃,天然的贝币,夏、商、西周时期的骨贝,夏、商、西周时期的玉贝,点评,这些出土文物表明夏代已经出现了私有制、贫富差距和社会分工,具备了商品交换的条件,物物交换的矛盾也必然存在,贝币等实物货币产生的条件也已经具备。,我国先秦以后的诸多史籍,也提到夏代有了货币: 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纪录整理而成盐铁论。盐铁论.错币说“弊(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为币。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平准书说“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虞夏之币或龟贝” 。,我国先秦以后的诸多史籍,也提到夏代有了货币

12、: 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纪录整理而成盐铁论。盐铁论.错币说“弊(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为币。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平准书说“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虞夏之币或龟贝” 。,这些论述均认为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属于内生货币。,汉字结构上的证据,与价值有关的字:货、财、贱、费、资、贾、货、贵、贱等。 与财货有关的字:贮、宝、赏、赐、财、资、责(债)等。 这些文字也反映了贝在很早年代就是货币的历史现实。,综上所述可知,中国最早的贝币也是在长期的交换中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夏代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贝货在一些地区使用的

13、时间较长,在后世的南诏国也使用;清道光年间云南还有贝币流通。,(二)商周时期中国货币初步发展,商代的货币:金属铸币产生,公元前16世纪商朝建立,中国的货币有了初步的发展: 一是贝币的使用量增多。 二是货币的材料及其形态在商朝时期有了新的变化,在公元前11世纪的末期,中国铸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铜仿贝(P2),币材及货币形态开始从实物向金属(铜等金属)演进,逐渐形成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并存的局面(视频)。,商代货币初步发展的原因(P2): 商代开采铜矿并冶炼青铜,使用铜器,社会生产力提高,农业产出增多,因而出现并完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交换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改善。,三次社会大分工: 1.畜牧业与农

14、业分离。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3.商业产生。,商朝人迷信而且重商,古代有“殷人善商,周人善农”、“殷人贵富” (礼记祭义)的提法,以至于周灭殷商之后,重农轻商,贱视殷族人,鄙视贾人,讥讽殷人为“胜而无耻”。殷族人社会地位低,从事很多职业受限制,为生存则主要从事其擅长的传统行业商贸活动。因此,周人将做买卖的殷人称为商人,这是“商人”一词的由来。,点评 这个典故说明商代的商业和商人已经出现。 在夏商乃至整个先秦时期,中国人虽然重农,但还没有明显的轻商抑商思想。商人的影响力还很大。,另外,殷墟出土的许多贝玉龟甲都来自外地,这也说明殷人的商业活动范围较广,已经超越其国境;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有“作五

15、邑”的记载。,点评 这些史料说明殷商已有许多商业城镇,有城镇则商业必然较发达。,后世所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也有关于经营远途商业贩运情况的记载。,点评 这表明商朝的商业交换活动是较为活跃的。,点评 这表明商朝的商业交换活动是较为活跃的。,河南殷墟商王(武丁)后妇好墓等地出土的、距今约3600年以上、经过加工的天然贝(海贝)币,形体一面有槽齿,贝币光洁美观,小巧玲珑,坚固耐磨,便于携带。,点评 这类海贝主要出产于我国的东海、南海等地海域,能够大量流入中原内地,表明商代的商业交流已有一定的规模、范围和水平,这为实物货币的大量使用和铜铸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妇好墓墓内有殉人16个,狗6只。墓内共放置随葬

16、品1928件,包括铜器、玉石器、骨牙器等,还有贝6800余枚,青铜礼器共210 件,其中的妇好三联甗、妇好偶方彝、妇好鹗尊和司母辛四足觥等为罕见的青铜器珍品。两件妇好大铜钺,是妇好生前拥有军权的象征。墓中有四面铜镜及随葬玉石器,包括10余件玉石人物雕像,另有三件带把象牙杯。,妇好墓随葬的三联甗,商代妇好墓随葬的龙纹大铜钺,妇好墓出土了2件青铜钺。其中一件大钺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达9千克。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还有“妇好”二字铭文。,妇好墓随葬小玉刀和司母辛鼎,点评,从妇好墓葬的形式和丰富尊贵的殉葬品来看,妇好的地位高贵,而且十分富有,私有制、贫富差距、社会分工及其决定的交换都存在并已达到一定程度,这对货币流通和初步发展是有影响的。,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交换的发展使得商代使用的贝币数量增多。,先秦散文商书.盘庚记载商王盘庚曾经指责乱臣贼子“乱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