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823299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_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地理_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地理_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地理_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地理_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_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_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二、能源资源的分类,一、能源供应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可再生能源,水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 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 石油 天然气,能源分类,非可再生能源特点: 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有限的 开发利用不当,容易 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三、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四、资源开发条件,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2、山西省主要的煤田和煤矿,大同煤田 宁武煤田 河东煤田 西山煤田 霍西煤田 沁水煤田,煤矿,大同 平鲁 朔州 太原 阳泉 介休 霍州 襄垣 晋城,煤田,五、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特点,1) 储量丰富 1/3 2)分布范围广 40% 3)煤种齐全 10 4)煤质优良 三低一高 5)开采条件好 厚 浅 露 化,六、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挑战,1.人均资源量少。 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3.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4.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七、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六大煤田九大煤矿)。,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

3、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包头,焦作,石家庄,秦皇岛,黄骅港,神木,孟塬,大同,北京,太原,忻州,京,同,秦,大,线,包,线,线,线,线,石,黄,神,蒲,太,线,太,焦,京,原,线,长治,邯郸,线,邯,长,孟塬,忻州,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 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 出电力; 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 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 炭(图35)。,山西煤炭工业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来自自身开采技术水平的限制,结论,来自其它能源形式的大力发展 (天然气、电力、新能源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核电沼气,山西省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产业结

4、构调整 加强煤炭的综合利用,主要构建了,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的资源条件:,A.煤、铁、铝土资源 B.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生态,八.能源的综合利用,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三条综合开发的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A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B在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的推动下,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图38),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C促进了山西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九、环境的保

5、护与治理,1.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2.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 态环境治理同步,3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一、河流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1.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 2.为区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 3.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 4.滋润了土地。 5.哺育了人民。 6.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二、关于流域,1.概念,流域是一个从源头到河口的天然集水单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2.组成,流域由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河口组成。,3.流域的特性,特殊性 。每个流域的特

6、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整体性。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三、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影响: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位置,发源,注入,地形,气候,亚热带,热量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类型:,特征:,降水季节变化,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文特点有:,田纳西河水文特征: 流量

7、很大,水量大, 含沙量低, 航运便利;水流甚急,落差大,水能丰富;支流多,水位变化大,季节变化大,易泛滥成灾;无结冰现象。,水系,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图317)。 缺点: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水量很不稳定。,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A.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B.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C.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2)河流流域

8、各部分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四、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9世纪后期,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掠夺式开发,产生的严重后果,1)土地退化,2)植被破坏,3)环境污染,田纳西河流域主要流经的农业带:,棉花带,五、流域的综合开发,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即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2.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3.1933年以后,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世纪8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