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92790013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二里头和“夏”之间是什么关系?许宏:从时段上来讲,二里头文化属于“原史时代”。但不少朋友会因为它已进入国家阶段,而将其划归“历史时期”。其实原史和历史的划分,着眼点是文字的使用与否及其程度,而与社会发展阶段无涉。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三联生活周刊:你相信夏王朝存在过吗?许宏:我只能说我不知道。到目前为止,这是个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的问题。传世文献中记载了夏王朝的存在,这些记载集中于东周至汉晋人的追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当然是存在的。但透过这些追

2、述性质的文献,我们能够知道当时的人是如何描述看待“夏”的,但却不能据此确证夏王朝的存在,它们是文本而非史实本身。对于古籍,我们既不能无条件地尽信,也没有充分证据认为其全系伪造。对其辨伪或证实工作,只能就一事论一事,逐一搞清,而无法举一反三,从某书或某事之可信推定其他的书或其他的事也都可信。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者,肯定不在少数,权且存疑,也不失为科学的态度。三联生活周刊:你的研究显然是不以司马迁史记一类的古史框架为前提的。如果抛弃了传统的古史框架,今天的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自己的来处?许宏:对于传统的古史框架,不是抛弃而是超越,我们正在探寻考古学贡献于人类文明史研究乃至人文社会科学一般法则建构的更大

3、的可能空间。一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学早已不再是“历史学的侍女”,而是充分借鉴艺术史、民族志、语言学、口述传统乃至自然科学的多重证据,更为全方位地研究过去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变迁的独立学科。就像有的学者说的,现在存在一种整体上的中国焦虑,我们都想弄清中国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我们在做的也是学术上的寻根问祖的工作。辉煌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国古代青铜文明,正是建基于对外来青铜冶铸技术的吸纳、数千年炉火纯青的模制陶器的传统以及意识形态层面对礼制建构的追求之上的。像二里头这样一个广域王权国家的架构,究竟是自己产生的,还是受到外来影响,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中国从来就没有自外于世界,一定要把“中国”

4、这个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放到全球文明史的框架里去审视。在传统的古史框架和话语系统之外,探寻考古学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独特表达,既不等于历史虚无,更无损于原有古史框架带给我们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删改自刘周岩许宏:无“疑”则无当代之学问)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二里头文化尚未进入国家阶段,所以学者们认为它不属于“历史时期”。B. 传世文献证明了夏朝的存在,也展示了东周至汉晋人们对夏朝的认识。C. 考古学的发展重新建构了人类文明史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法则。D. 独具一格的中国古代青铜文明,是先民学习和改造外来技术的产物。【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

5、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照原文和选项,重点是注意选项的表述和原文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本题以及限定答题区域“材料一”,A项,史前和历史时期的划分着眼点在于文字的有无及其发展程度,与社会发展阶段无涉,且二里头已经进入国家阶段;B项,传世文献的记载不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只能知道当时人是如何看待夏朝的;C项,考古学的发展可能会对人文社会科学一般法则的建构贡献更大的空间,但学者还在探索中。故选D项。【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

6、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漏”、“改”、“凑”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

7、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材料二三联生活周刊:你主张我们应重视史记为中国人确立的古史框架,原因是什么?孙庆伟:首先,我认为史记的古史框架基本可靠。有人怀疑史记的古史体系,实际上这种说法过于笼统和夸大了。因为就篇章而言,从殷本纪之后无人怀疑,因为有殷墟甲骨可以印证,周本纪秦本纪也没有疑问。真正有待于证实的,就是五帝本纪和夏本纪。但这两者在司马迁眼里是截然不同的,夏本纪与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属一类,可信度是很高的,而五帝本纪属于另类,司马迁自己也承认吃不准,因为越久远材料就越少。其次,也有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在情感方面的原因。司马迁是一个“无比

8、深刻而渊博”的学者。司马迁的可贵,不仅在于他的博学,更在于他对史料的裁断和卓识,所以司马迁自称史记的撰作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相比史记对于古史的通透见解,其中的古史框架其实只是一个具体知识点而已。但显而易见,如果不是司马迁,我们今天连这个框架也不会有,因此怎能轻言放弃?如果我们对司马迁这样一位如此伟大的历史学家缺乏起码的了解和尊敬,我认为这是不可原谅的。三联生活周刊:就一般的观察而言,相对年轻的知识群体中对中国古史问题或许“疑”的态度更多,你在北京大学教授本科生课程时是怎样的体会?孙庆伟:就一般年轻学生而言,他们确实天然地相信“疑古”是先进、科学的治史态度,而“信古”则是保

9、守、落后的研究取向。任由李学勤先生有关“对古书的反思”和“走出疑古时代”的呐喊与呼吁,同学们依然是我自岿然不动。我当然不是要否定“古史辨”派学者的先进性和重大贡献,恰恰相反,我是想提醒同学们,读完了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和秦本纪再来“疑古”也不迟“疑古”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是具体的学术实践。以前朱熹就说,要“熟读”之后才能“自然有疑”,“若先去寻个疑,便不得”。不读书,上来就疑,那不是疑,那是无知。人们通常认为,怀疑是科学态度,相信则是盲目的。但实际上,“有疑”是为了“无疑”,在疑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裁断,所以“信”比“疑”更难,层次更高。现在的很多怀疑是很草率的,只是人云亦云,是缺乏判

10、断力的表现。(删改自刘周岩孙庆伟:“信”比“疑”更难)2. 根据“材料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司马迁眼中,夏、殷、周、秦四篇本纪都有较高的可信度,只有五帝本纪部分内容存疑。B. 与史记对于古史的通透见解相比,古史框架只是一个知识点,我们阅读研究时无需关注。C. 尽管有学者积极呼吁,但是年轻学生依旧倾向于认为“疑古”是先进、科学的,而“信古”是保守、落后的。D. 现在很多人对古史的怀疑只有治学态度,缺乏学术实践,是人云亦云、缺乏判断力的表现。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如何合理“疑古”。【答案】2. B 3. 就一事论一事,逐一搞清(不可以答就事论事);应该有具体的学术实践

11、(或先读后疑);疑后有断。【解析】【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B项“我们阅读研究时无需关注”错误,二者都应该关注。故选B项。【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題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本题作答时,先明确题干问题指向“概括如何合理疑古”,就是要筛选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与此相关的信息,如材料一“只能就一事论一事,逐

12、一搞清,而无法举一反三”。材料二“读完了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和秦本纪再来疑古也不迟疑古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是具体的学术实践。”“要熟读之后才能自然有疑,若先去寻个疑,便不得。不读书,上来就疑,那不是疑,那是无知。”考生可以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中移动支付的便利来答题即可。【点睛】解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材料三自西周

13、至两汉的文献里,大禹的形象从创世神至夏代的圣王,至半人半兽的天选之人,渐次演变,又相互杂糅。他承载着不同历史语境下,对于他以及他所开创的“夏”的信仰与阐释。万物之初,洪水滔天,苍穹下没有大地,禹受天帝之命布土造地。他用抛到水里能不断膨胀的神土制造土地,既堵塞洪水,又在大地上疏通河流,终于平定山川。天帝于是降下黎民百姓,赐予禹治国安邦的九种大法,由禹做王,监察百姓的德行。在西周中期的青铜铭文中有着类似的文言叙述。但依照现有史料,难以断定在创世神的形象之前,是否存在大禹是人的记述。诗经等周人的文献里,大量出现“禹迹”“禹绩”的词汇。历史学家顾颉刚曾发现,商周的统治者祭祀大禹,认定自己的领土源自大禹

14、之手,“西周中期,大禹是山川之神,后来有了社稷,又为社神”。借助夏禹的形象,先秦诸子阐发自己的政治观念。专门研究大禹传说的学者杨栋表示,“描绘大禹的辛劳形象,是对辛劳为民精神的赞扬,体现的是诸子的理性精神”。理性精神背后,是要塑造大禹与夏王朝创始人相符的圣王形象,作为“德”的载体,垂范后世。于禹个人,舜任用禹治水,是因他一言一行都合乎法度,“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于禹的功绩,神话中创世者在造地成功后巡视、步测大地,转换为大禹规划、制订九州中国的行政区域、贡赋标准的过程。来到汉代,史记夏本纪中的大禹治水,已是另一番情形。神话中的原始大水被置换为尧舜时代一场现实的水患灾难,天帝被置换为贤君尧、

15、舜,具有神性的鲧、禹被置换为尧、舜的臣僚。创世者命令动物神潜水捞泥被置换为君臣在朝堂上讨论治水人选,而潜水造地则被置换为鲧、禹父子相继的治水事业。伴随国家形态的演进、政治统治的需要,历史化的版本最终占据主流。一则创世神话被转述为一则古代历史的传说。在司马迁的版本中,舜逝世后,服完三年丧,禹为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躲避到阳城。但天下诸侯都来朝拜禹,禹才继承了帝位。禹登基十年后去世,把天下交给益。服丧三年后,益用类似的流程,把帝位让给启,自己躲到箕山。但诸侯因启的贤德,都离开益而朝拜启,于是启即天子位。然而,写于战国时代的古本竹书纪年有言,“益干启位,启杀之”,贤德背后是血淋淋的权力之争。甚至韩非在韩非子说疑中直接攻击禅让制本身,“舜逼尧,禹逼舜,人臣弑其君者也”。司马迁是承接孟子的思路,用启的贤德调和此间的冲突。但北京大学孙庆伟教授认为,“以尚贤为总基调的禅让是不在其位的知识阶层企图以和平演变方式获取权力的捷径”。(删改自刘畅从神话到史书:文本中的“夏禹”叙事)4. 下列对“材料三”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杂糅:“糅”的本义是杂米饭,引申为混杂。B. 滔天:“滔”的意思是弥漫,不能写作“涛”。C. 潜水:“潜”读作“qin”,指没入水中活动。D. 禅让:“禅”读作“shn”,指把帝位让给别人。5. 下列对“材料三”所涉文学常识的解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