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2704447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邵东十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命题人金进良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A. 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B. 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C. 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D. 大小诸侯与周王室宗法关系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周天子已无力约束诸侯,说明分封制崩溃,故A错误;公元前546年是

2、春秋时期,故B错误.;根据所学,根据西周分封制内容,天下各诸侯之间的矛盾应由周天子调节,且所有诸侯必须听命周天子,而材料中诸侯自己开会调解,而无周天子参加,且宋郑等诸侯听从晋楚,表明当时的分封制受到严重破坏,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项只是表象,不是实质,故排除。2.钱穆秦汉史认为:“秦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天下之以古非今。迄于汉武,不乃百年,乃表章六艺,高慕尧舜,处处以希古法先为务。盖汉武鄙薄始皇,远慕唐虞。究其所至,仍亦为始皇之所为而止耳”。意指秦皇与汉武在施政上A. 外儒内法B. 大相径庭C. 法古用今D. 殊途同归【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以法治国,汉武帝外儒内法,二者

3、有所区别。故A项错误。题干“究其所至,仍亦为始皇之所为而止耳”表明二者的实质和后果有相同之处,即殊途同归。故B项错误,D项正确。根据题干“禁天下之以古非今”说明秦始皇反对法古用今。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 选拔方式日益公开B. 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C.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未体现选拔方式日益公开,故A项错误;材料中“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

4、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强调了汉唐选官制度共同点是都打破了原有的选官范围,使得寒门、平民子弟也能入仕,适应了社会阶层关系变动的需要,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综上所述本题选B。4.清代学者陶煦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导致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封建土地私有制居于主导地位B. 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和发展C. 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D. 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观点认为“田是岿然而

5、不变的财产,所以无论谁有钱就应买田”,讲的是古代社会人们认为最保险、最值钱的财富是土地,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思想,故A选项是正确的;BD材料中没有体现,C不是根本原因。综上所述本题选A。5.宋代城市出现许多店铺。如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等;东京梦华录也有“张家酒店”“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王道人蜜煎”等记载。这说明宋代A. 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B. 工商业大多集中在居民区C. 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D. 工商业首创商标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宋代城市出现的许多店铺,运用经营者的相关信息来命名,赋予店铺独特的

6、标志,便于买家区分与辨认,显示出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故A项正确。虽然宋代城市中的许多店铺是以经营者的相关信息来命名,但这无法说明这些店铺就分布在居民区。故B项错误。题中并未提到有关宋代城市中店铺的地理位置的分布信息,无法得出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的结论。故C项错误。由题中所提供的信息,无法得出“首创”这一结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6.据史载,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了一道奏章并得到天王的同意,不久,太平天国施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此举反映A. 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B. 封建地租关系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C.

7、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D. “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当时的核心问题是巩固革命成果,并进一步进行革命,不是财政问题,故A项错误;封建地租关系是旧的生产关系,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农民领袖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反思,故C项错误;“照旧交粮纳税”是因为革命运动需要大量的经费,故D项正确。7.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 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地方市场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 专业性生产区域较

8、为普遍D. 区域间贩运贸易发展迅速【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说景德镇的瓷器、佛山镇的铁锅面向全国各地销售,即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地方市场,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区域间不同的市场需求,故B项错误;C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的中心;D项“发展迅速”在材料中不能体现。综上所述,本题选A。8.某古罗马法学家认为:“皇帝的旨意具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通过国王法中的一段话,把他们自己的全部权力授予了他。”下列与该法学家说法相符的是A. 法的权威来源于人民B.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 君权神授D. 人民放弃了自己的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想表达的意思是,皇帝的旨意之所以有法律权威,是因为人民将自

9、己的权力让渡给了皇帝。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提及与私有财产有关的任何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皇帝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与君权神授相反。故C项错误。人民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权力,而是将其授予皇帝。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9.1885年,清政府改台湾府为台湾省,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巡抚。此举提高了台湾的战略地位,加强了东南海防。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 历史叙述和史料实证B.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C. 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D.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方法的掌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85年,清政府改台湾府为台湾省,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巡抚”属于

10、历史叙述;“此举提高了台湾的战略地位,加强了东南海防”属于历史解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材料没有列举史料,故A错误。“提高台湾的地位,加强东南海防”不属于历史观点,故C错误。材料没有历史结论,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择B。10.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A. 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B. 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C. 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D. 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11、答案】D【解析】【详解】洋务运动在1895年即宣告失败,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是说清政府被列强控制,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题干表明清政府自开商埠这一措施,而非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故C项错误;从题干可看出清朝末年国家对于奏请开埠通商是认可的,这与清朝末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有关,符合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1.从“中体西用”到“进化论”,再到“阶级斗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这一选择一以贯之的主题是A. 否定儒家正统思想B. 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C. 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D. 弘扬科学与理性精

12、神【答案】C【解析】【详解】“中体西用”并没有否定儒家正统思想,也不否定封建专制统治。故A、B项错误。不论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还是严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还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论”,都是近代中国人对救亡图存的不同探索,目的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使得国家独立和富强。故C项正确。科学与理性的精神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容,与材料中提到的三种理解和选择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2.费正清说:“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 洋务运动戊

13、戌变法C. 戊戌政变清末新政D.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A、D项不符合时间要求,故A、D项错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都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有识之士学习西方的器物或制度来“制夷”的实践。故B项正确。清末新政时间为20世纪初,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3.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同时指出“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A. 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B. 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C. 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D. 袁世凯上台利于社会发展

14、【答案】B【解析】【详解】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但没有突出其历史必然性,故A错误;材料“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加之袁世凯当时是清政府的总理大臣,掌握着北洋军队,又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过于笼统不具体,故C排除;D项不符合历史史实。综上所述,本题选B。14.在“一国两制”方略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A.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B. 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C. 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

15、D. 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国两制的问题,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而非完全的自治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不是联邦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不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5.1959年至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到了6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却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以至于用“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甚至向单位职工进行摊派,称为“爱国肉”。这表明A. 经济政策调整促进经济良性发展B. 城镇职工生活已经达到富足水准C. 计划经济下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D. 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所体现的内容并不是经济在良性发展。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镇职工生活已经达到富足水准”和“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这两种说法完全不符合60年代中期中国的实际情况。故B、D项错误;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分配,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政府计划决定。而刚刚经历过严重经济苦难的人民没有办法承担和消化计划的生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