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学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665030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学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学习 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特点与方法的不同:高中更注意提出为什么,解决为什么,更注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注意自学,学会学习。 第一方面:阳光、平和积极的心态是前提 平和积极的心态具体体现在以下的认识: 1、 身体是学习的基础,是根本 我相信,7(学习)+1(体育)8的道理,希望真正理解身体的重要性。实际上身体健康,不仅可以直接减少休病假时间,减少耽搁课程时间,同时也可使大脑、心脏等器官得到充分的养分,大脑的活跃程度会更高,理解问题会更快更好。从讲卫生开始,从体育锻炼开始,长期坚持,定会有一个非常棒的身体。同时体育锻炼也是放松身心,提高身体愉快程度的有效办法

2、。优秀的身体,也是提高考试时学习水平发挥程度的基础。 2、 学习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靠一时一地的努力取得好成绩,所以对于学习应有一个长期(三年高中)的学习计划,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逐步达到目标。对于身在竞赛班更要注意语文、外语更是考日常的积累、理解。 3、 对待学习成绩、名次应有合适的积极目标 竞赛班,人才济济,我们应有合适的目标,应循序渐进,不要不切实际,同时万一失利,要有思想准备,不必气馁,重新总结,坚定信心,继续前进。 我建议期末考试低的目标理科成绩、综合成绩进入前30名,高的目标争取前20名。校级进入学校一般目标前300名,中级目标前200名,高级目标前100名。 4、 坚

3、韧性格培养 制定目标后,要进行长期的努力,过程中有不顺利,甚至失败,在审查目标正确,方法改进后,要坚持不懈,持续努力向目标迈进。 5、 注意情商的培养和借鉴先进 适当关注别人感受,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和交流,会受益匪浅。 平时,注意营造学习的小气候,小环境,比如在班级、宿舍注意和同学,特别是好的同学搞好关系,注意尽量少影响、不影响别人,适当参加公共活动,增强同学融洽关系,在安全可能的情况下,乐于助人。 注意与老师、同学良好的关系和积极主动交流,借鉴先进,有时会茅塞顿开,快速前进,受益匪浅。 阳光、平和淡定、积极进取、良好修养,是人成大事的基础。当然这是很高的要求,人一生的追求。 第二方面:具体建议

4、的学习方法是工具 主要分课堂和课下。 1、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这一条至关重要,每天老师讲课一般有5个小时,如果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日积月累,那产生的效果将是多大。 具体有以下几点: 1.1课前预习 预习后分清已会和不会的部分,做到听课时针对对待。如果有时间,对于不会可以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但不要耽搁过多时间。对于理科要预先多想几个为什么,以扩展思路,融汇知识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入理解知识。 1.2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思路听课 听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听课,即使有的地方一时不懂,应迅速记录下来,重新跟上老师的思路听课。关于记笔记,对于听懂的内容,不必记录,重点记录不懂的部分。不会的可以向老师请教,也

5、可以向同学请教,注意向同学请教时不要耽搁人家过多时间。 1.3做作业 巩固所学内容 下课后做作业前,应复习新学内容,搞懂后做作业。 2、 课下 2.1关于宿舍学习 一个原则,不主张熬夜,绝对禁止学习到深夜(超过11:30),那种牺牲休息时间,无限延长学习时间的方法,导致白天学习效率低下,本末倒置,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不值得提倡。 2.2注意利用零碎时间 零碎时间,注意积极利用,睡觉前可以回顾当天内容,饭前饭后,乘车,刚起床都可以用于记忆理解。但体育活动、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安全。 2.3整理错题本 整理错题本,并定期温习,达到从错到对。对此你有体会,不再重复,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得更好,因为对手强大。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都应有。 2.4关于题量和题型 做习题,更多是题型的训练,题型扩展思路,题量主要是熟练。二者有一定关系。 2.5注意一题多解的思维培养 对于数理化,更要注意一题多解思维的培养,这是加强知识融会贯通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扩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