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51947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国土资源部目 录第一章 土地规划分类与基数转换5 一、土地规划分类5 二、规划基数转换6 三、其他规定8第二章 各类用地空间布局的总要求9 一、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9 二、协调安排基本农田和基础设施用地9 三、优化城镇村用地布局10 四、维护和扩大城乡绿色空间10 五、稳定自然和人文景观用地10 六、发挥农地多重功能,拓展生态空间11第三章 基本农田调整和布局要求12 一、基本原则12 二、调整要求12 三、检验分析与成果要求13 四、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14 五、基本农田集中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16第四章 建设用地布局与管制要求17 一、布局原则17 二、

2、空间管制要素18 三、划定要求19 四、成果检验20 五、管制规则21第一章 土地规划分类与基数转换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应在土地现状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规划管理需要,进行土地规划分类与基数转换,形成规划基础数据。一、土地规划分类(一) 定义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指通过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或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获得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土地现状分类:包括过渡期分类和二调分类,其中,过渡期分类指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采用的全国土地分类,二调分类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实际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3土地规划分类: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根据规划管理需要,对土地现状分类进行归并或细分形成的规划用地

3、分类。4规划基础数据: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根据土地规划分类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转换,形成规划基期年各类用地基础数据(以下简称“规划基数”)。(二) 分类1分类体系。规划基数采用三级分类体系。其中,一级类3个,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二级类11个,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水域、滩涂沼泽、自然保留地;三级类33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土地规划分类体系见附图1。土地规划分类代码及含义见附表1。2市县乡级土地规划分类。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分类,原则上分到二级类;根据管理需要,可对建设用地进一步细分。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基数分类,原则上分到三级类;根据管理需要,可对各类用地进一步细分。二、规划基数转换(一)转换原则1用途管制原则。应遵循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有利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2依法核定原则。应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合法性审查认定,确保规划基数客观准确,维护规划编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3衔接可行原则。应充分利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以及“四查清、四对照”等成果,与土地现状分类充分衔接,满足规划管理需要,有利于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4综合平衡原则。应遵循行政辖区内土地总面积以及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保持不变的原则,转换前后保持一致。(二)转换方法在土地变更调查

5、或二次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附表的土地规划分类体系进行调整,得到各类用地转换结果,并标注到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必要时,可利用遥感等手段,结合实地调查进行。 1农用地转换。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按照附表1的土地规划分类体系进行归并,分别纳入相应地类。 2建设用地转换。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水利等建设用地,按照附表1的土地规划分类体系进行调整,分别纳入相应地类。 其中,城乡建设用地中,应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独立工矿用地进行区分,将附属于城镇的独立工矿用地按照附属性质分别纳入城市、建制镇;其他独立工矿用地从空间上作解译判断,按照独立建设用地和采矿用地的含义进行

6、区分。 3未利用地转换。水域、滩涂沼泽、自然保留地等其他地类按照附表的土地规划分类体系进行调整,分别纳入相应地类。(三)应用处理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可以采用二次调查数据,经校核转换后作为规划基数。转换后无较大差异的,可直接应用;有较大差异的,以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为原则,首先立足于本行政辖区解决,确有困难的,可在上一级行政辖区统筹处理,但各省(区、市)规划目标不变。对于批而未用土地和违法用地,一并纳入规划目标年建设用地总规模,并标注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三、其他规定 (一)依据土地规划分类进行基数转换,应经有关程序审定。

7、 (二)规划基数转换应确保规划基期分类面积数据与图件的一致性。规划基数一经确认,不得修改。 (三)因行政区划调整的土地利用现状面积变化,需说明调整情况,并由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调整前后的数据进行审定。 (四)各地应结合基数转换工作,对基本农田现状进行汇总,分析核实基本农田落实情况,形成现状基本农田的图件和数据成果。(五)规划基数转换结果应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第二章 各类用地空间布局的总要求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应当按照以下布局次序、原则和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一、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一)设定核心生态网络体系,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基本

8、的国土生态屏障。(二)维持自然地貌的连续性,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形态,按最大适宜度安排各类用地。(三)维系河道、湖泊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保留水系、蓄水、泄洪等通道,保护湿地系统,尽量恢复原有的水生生态系统。(四)布设基本的动物、植物通道,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二、协调安排基本农田和基础设施用地(一)在避让生态屏障系统的前提下,协调安排基本农田和基础设施用地,做到相互协调、合理布局。(二)将耕地质量评价作为基本农田布局的依据,优先把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协调好各类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关系。(三)合理布局基础设施用地。结合自然条件和现状特点,处理好基础设施用地与城镇、村庄用地布局的关系。线

9、性基础设施要尽可能预留交通走廊,综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三、优化城镇村用地布局(一)在不突破城镇用地规模的前提下,依据区域人口和产业迁移规律、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建设用地适宜性,确定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及各级城镇用地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形态。(二)在生态屏障和基本农田的间隔地带,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协调农村居民点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布局的空间关系,统筹安排集镇村庄建设用地,引导人口合理集聚,形成方便生产、有利生活、环境优美的集镇和村庄用地布局。(三)建设用地与水面、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穿插布局,形成城乡宜居环境的基础,构建功能完善、有机联系、相互协调的城乡建设用地体系。四、维护和扩大城乡绿色

10、空间(一)尽可能增加绿色用地,以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面等共同构建完善的城乡生态空间,发挥最大生态功能。(二)统筹安排城郊生态和城市绿地相结合的绿色系统。以农田、绿地疏解城市,形成合理的组团式布局。在城市内尽量分散、均衡布设公园绿地,开放专用绿地,增加城市公共绿色空间。五、稳定自然和人文景观用地(一)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发挥自然和人文景观用地的多重功能,提高整体效益。(二)整体保护人文历史景观,保留原有乡土、民俗和休闲用地,保护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三)布设绿色文化遗产长廊,预留乡土植物群落生长和培育的用地空间。六、发挥农地多重功能,拓展生态空间(一)充分发挥耕地的生产

11、、生态、景观和间隔的综合功能。将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特别是水田作为城市中的“绿心、绿带”,与建设用地穿插布局,使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有机统一。(二)鼓励在城市内和组团之间保留连片、大面积的农地、水面、山体等绿色空间。(三)引导园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丘陵、台地和荒坡地集中发展。保护林地资源,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对林地进行空间布局。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提高草地生产力,改善草地生态系统。第三章基本农田调整和布局要求一、基本原则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基本农田调整应当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总要求,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规范调整。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现行规划实施

12、情况和新一轮规划目标任务,对现状基本农田进行局部调整。严禁借规划修编随意调减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擅自调整基本农田布局。(二)确保数量,提升质量。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不得低于上一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应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或调整部分的质量等别有所提高;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布局安排应协调一致。(三)稳定布局,明确条件。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集中连片、有良好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交通沿线、城镇工矿、集镇村庄周边的耕地,水田、水浇地等高等别耕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优质耕地,应当优先划为基本农田。二、调整

13、要求(一)调入的基本农田1新划为基本农田的土地现状应当为耕地。规划期内预期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和水域、预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建设用地、预期调整为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等,不得划为基本农田。2高等别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等,应当优先划为基本农田。3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内作为“绿心”、“绿带”保留的耕地,以及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作为生态景观和绿色开敞空间的耕地可以划为基本农田。4地形坡度大于25度或田面坡度大于15度的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不得划为基本农田。(二)调出的基本农田1低等别、质量较差、田面坡度大于25度、严重沙化不宜农作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

14、失严重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2因损毁、采矿塌陷和污染严重难以恢复、不宜农作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3现状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可以调出。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应当调出。5零星破碎、区位偏僻、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三、检验分析与成果要求(一)检验分析要求按照以下要求对基本农田调整进行检验分析。1调整后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应不低于上一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2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应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或调整部分的质量等别有所提高。3调整后的基本农田中非耕地、坡耕地的比重应当有所降低。4调整后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应当有所提高。(二)工作及成果要求基本农田调整、检验中,需对调整前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