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一模式卷分析及建议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9933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一模式卷分析及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9一模式卷分析及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9一模式卷分析及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9一模式卷分析及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9一模式卷分析及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一模式卷分析及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一模式卷分析及建议(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第一次模拟考试,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杨帆,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本次试题立足于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 数学思想与方法, 力争试题有一定的覆盖面、一定的 基础性、一定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 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发挥试卷的导向与诊断功能。,一模试题分析,总体趋于平稳,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凸显能力。 选择题与填空题,中规中矩,难度适中,创新不够; 大题是迷雾重重,多处把关,起伏不断,意在让学生 学会调整和应变,计算量偏大,想说爱你真的很难。,一模试题分析,选择题正答率情况(理科A卷),(1)84.8% (2)97% (3)97.8% (4)92% (5)96% (6)91%,

2、(7)83% (8)92.8% (9)88% (10)81.6% (11)77.6% (12)65.6%,平均分 52.3分,一模试题分析,过圆 上一点作切线与x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两点A、B , 则|AB|的最小值为 (A) (B) (C) (D),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注意定义域 分类讨论,数形结合,一模试题分析,一模试题分析,填空题(均分15.2),一模试题分析,函数方程思想,想法3.利用对称特点找另一根,一模试题分析,法三:设点,待定系数,法四:求导,两极值点的中点即为对称点,法一:由三次图象特点,直接代点坐标,选择填空题备考建议:,1.选题很关键,注意考点和难度,冷热兼顾;,2.有计划的

3、限时训练,循序渐进,一般时间 为45分钟左右;,3.做好点评和讲评,反复渗透思想和方法, 做选择题需要运动和直感,灵活变通,不要循规蹈矩,要不择手段;填空题表达要准确到位,有回头意识。,一模试题分析,一模试题分析,17.(8.8分),考查目的:考查读图,识图能力;互斥事件, 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概率与统计中的基本 知识和方法,文理通用。,概率与统计备考建议,对新增内容应切实重视起来,概率作为近几年应用问题的考查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上升,想要有所变化,注意图表意识,向统计方向转移这一点在有些省市高考试题中已有体现;,准确识别概率模型;掌握事件间的运算关系;熟悉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并

4、准确计算出期望;正态分布的有关内容也需记忆。突破审题与表达这两关,瞄准高考题。,一模试题分析,一模试题分析,考查目的:题设条件出自于课本,借助于三角形 考查三角与向量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解决问题 的运算求解能力。文理有差异。,(6.3分),一模试题分析,三角函数备考建议,三角函数解答题多集中在以下几个类型上: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问题;,涉及解三角形的三角函数问题;,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导数、数列等的交汇问题;,一模试题分析,化简要对,注意角和结构,图形特征及几何意义, 三角形中的内在关系式,最后一招就是解析法。,考查目的,一模试题分析,位置关系的证明、数量关系的度量

5、 合情推理与空间想象能力。,(5.9分),立体几何备考建议,多角度训练证明平行、垂直问题;,注重数量关系中空间角、距离的计算与转化;,学会两种法解题,侧重于传统解法。 规范思路,规范表达。,继续关注作图,识图,空间想象能力;,一模试题分析,一模试题分析,考查目的:导数的运算和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分类讨论思想,存在性问题。(7.4分),函数、导数备考建议,1.会求导数,用好导数,多进行分组训练;,2.任意性、存在性的逻辑关系;,3.分类讨论与数形结合思想。,一模试题分析,一模试题分析,考查目的:求轨迹问题的一般方法,形与数的转化 和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不等式及向量的综合 应用(5.1分),

6、解析几何备考建议,小题小做,多用圆锥曲线定义和平面几何知识;,大题注重通性通法,强化运算代换能力,加强 意志品质的培养,注意分步得分,踩点得分, 有意识的在课堂上进行分段训练。,有向量背景的几何问题,注意图形特征及意义, 一般情况都是坐标表示,实施数与形的转化。,一模试题分析,一模试题分析,考查目的:以数列为背景,综合考查对解决 数列问题的数学方法,体现“以能力立意”的 命题思想,考查数学归纳法,放缩法证明不 等式,合情推理与探究能力。(1.7分),数列不等式备考建议,常见的不等式及常用的方法要熟悉,把握数列的整体结构,会求通项和前n项和;,一模试题分析,一模试题分析,一模试题分析,?,提问:

7、1.数列中具备什么关系,你可求出通项;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哪些?(要求写出来) 2.求通项的问题中,你最怕什么?,专题课(求数列的通项),教学建议,敢于放手,让学生多想,多做,多归纳!,教学建议,教学建议,习题课(选题的针对性),平淡中见真,不经意间显能力,有点 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有品味,值得琢磨!,选题的标准,不要偏题,怪题,繁题,考点要正, 要直接,多选中档题!,教学建议,教学建议,相当一部分考生在答题中的一些失误,并不是 因为缺乏灵活的思维和敏锐的感觉,而恰恰是 因为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的掌握,还存在某些欠缺,甚至有所偏废所致, 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缺乏整体性、条理性。,一切的一切应以学生为本,讲求实效,落到 实处。最大效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少 讲,多倾听,要讲就要讲到学生的痛处。,注重通性通法,反对死搬硬套;注重思维的 起点,回归问题的本源,淡话特殊技巧。,老师不能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合理的定位, 教学就会偏离方向,走弯路!,学生不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心态 就会失衡,往往考试结果会事与愿违!,我想要的是什么?还能给学生做点什么? 学生的增分点在哪?,全力以赴,力争更好! 预祝全市高考数学取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