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4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0844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4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4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4章(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实绩 第二节 影响发展中国家增长实绩的因素 第三节 生产率与增长核算 第四节 中国经济的增长,2,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实绩,一、1820年以来各国的加速增长与增长之间的差异 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3,一、1820年以来各国的加速增长 与增长之间的差异,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主要特征:,(1)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2)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增长速度差距悬殊; (3)增长的势头变化很大。,4,一、1820年以来各国的加速增长 与增长之间的差异,地区间的经济表现存在很大差距。麦迪森将各国分为两组进行了比较。A组包括西欧、西方衍

2、生地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和日本。B组则主要包括剩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增长之间的差异:,5,最近半个世纪的世界经济表现优于以往的任何时期1998年世界GDP水平相当于1950年的6倍,年增长率达到3.9%。与之相比,1820-195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6%,而1500-182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3%。,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6,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虽然目前这一时期是迄今为止增长表现第二好的时期,国际关系也因为持续的自由化得到了加强,但是总的经济增长动力已经开始急剧下降,世界不同地区的经济表现仍然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这其中发

3、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仍然存在。,7,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1. 亚洲的经济奇迹,在从1950年开始的半个世纪中,亚洲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部分,超过了所有其他地区。经济增长表现突出的一部分国家被麦迪逊称为复兴的亚洲,在其他文献中这一现象也常常被称为东亚经济奇迹。,8,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1. 亚洲的经济奇迹,亚洲经济增长的特征是外向型经济、高投资、低通胀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增长不仅来自于资本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生产率的提高。奠定亚洲经济增长的基础是经济上的高度开放。,9,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1. 亚洲的经济奇迹,世界银行1993年的

4、研究报告认为,东亚诸国经济增长的成功与各国在下面几方面的努力分不开:,(1)东亚各国正确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 (2)高度开放自由的经济与适当的政府调节相结合的政治经济体制; (3)通过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10,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1. 亚洲的经济奇迹,除了经济飞速增长的东亚诸国,亚洲还有主要由产油国组成的西亚诸国(西亚主要有15国家组成,其中10个是重要石油生产国)。严格说,这些国家中许多国家不能被划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石油的重要性,使得许多产油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相当高,可被划入高收入国家。,11,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

5、呈现出戏剧性的变化。由于拉丁美洲诸国的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关于固定汇率制度的漠视,以及它们对高通货膨胀率的放任自流,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世界通货膨胀的加剧对它们的影响很小。,2. 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12,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许多基本因素发生了变化。OECD国家积极推动反通货膨胀政策。美联储转向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元升值。拉美国家相继出现债务危机。债务危机本身严重影响了拉美各国的持续经济发展。而同时,为了解决萦绕不去的危机,这些处于恶性通货膨胀和财政危机边缘的经济必须大规模收缩。这进一步阻碍了这些国家的增长。,2. 拉丁美洲的经济

6、发展,13,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严重债务危机,拉丁美洲诸国不得不放弃以往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发展战略,而转向更具市场化倾向的政策。 这种转型当然存在成本。1980-1990年十年间,几乎所有拉美国家的人均收入都出现了负增长。,2. 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14,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非洲拥有接近13%的世界人口,但仅生产3%的世界GDP。这里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其1998年的人均收入水平仅相当于最富地区的5%,不到亚洲(不包括日本)人均收入的一半。,3. 非洲的困境,15,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贫穷和经济停滞或

7、下降是非洲的主要特征。但非洲各国之间也存在收入水平和增长表现方面的巨大差异。相对繁荣的主要是地中海沿岸的5个国家: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摩洛哥和突尼斯。,3. 非洲的困境,16,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非洲经济长期增长的落后和停滞有着历史原因。19世纪80年代开始,非洲被欧洲列强瓜分控制。殖民统治造成的强迫劳动和种族隔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缺失,经济结构畸形等种种弊端使得非洲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上,增长缓慢。,3. 非洲的困境,17,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洲经济停滞的 现实原因有:,(1)政局混乱; (2)制度缺失; (3)外债沉重; (

8、4)人口暴增。,3. 非洲的困境,18,第二节 影响发展中国家增长 实绩的因素,一、生产要素严重短缺 二、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低下 以及劳动生产率不高 三、结构性弱点 四、各国经济的相互影响 五、制度因素 六、其他外部因素,19,一、生产要素严重短缺,物质资本积累不足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教育水平的低下影响了人力资本的形成,进而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20,二、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低下以及 劳动生产率不高,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增长,这需要依靠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发展中国家本来就面临生产要素紧缺,投入不足的问题,这样,经济增长越发显得吃力。,21,三、结

9、构性弱点,工农业发展不均衡;,外贸严重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收入分配不均造成的国内需求结构畸形 。,22,四、各国经济的相互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国际分工得到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的技术和思想的扩散不断加快。一方面,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资本与先进的激素;另一方面,它也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不稳定。,23,五、制度因素,制度为经济增长提供政策导向作用;,健全的制度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公平的、以规则为基础的环境 。,24,六、其他外部因素,地理因素;,政治因素 ;,环境因素 。,25,第三节 生产率与增长核算,一、全要素生产率 二、丹尼森的增长核算 三、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核算,26,一

10、、全要素生产率,肯德里克在美国生产率的发展趋势 (1961)和战后19481969年美国生产率发展趋势(1973)两部著作中,对1889-1969年间美国生产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计算。,27,一、全要素生产率,部分生产率只能衡量一段时间内,某一特定投入的节约,却不能表示生产效率的全部变化,因为投入量结构的变化会影响生产效率的全部变化。要衡量全部投入量的节约或衡量生产效率的变化,必须使用“全要素生产率”,即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28,二、丹尼森的增长核算,丹尼森在60年代初开始进行增长核算的研究,被认为是对增长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获得成果的第一位经济学家。他于1962年出版了美国经济增长因素

11、和我们面临的选择,1967年,丹尼森又出版了为什么增长率不同战后9个西方国家的经验。1974年出版1929-1969年美国经济增长核算,1976年丹尼森还与他人合写了日本经济怎么增长得这样快。,29,二、丹尼森的增长核算,美国经济增长核算:,丹尼森对美国1929-1948年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劳动成为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其次才是知识增进,第三是资本投入,第四是规模经济,第五是资源配置的改善。丹尼森特认为知识增进是长期内真实的生产率提高的基本因素。,30,为什么增长率不同:,丹尼森对美、日、西北欧和加拿大等11个国家进行估计后,对要素投入量和要素生产率这两大类增长因素对各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的

12、影响进行了比较。他还对资源配置的改进、知识增进等方面对各国的影响作出了比较。,二、丹尼森的增长核算,31,日本经济为什么增长快?,丹尼森对日本经济的增长进行分析后,认为要素生产率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要素投入量所做的贡献。他把日本各项增长因素 分为过渡性因素和持续性因素 ,过渡性因素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最后只有持续性因素起作用 。,二、丹尼森的增长核算,32,三、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核算,对发达国家的增长核算卷帙浩繁,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核算却十分少见,这主要是因为在发展中国家有关数据不易获得,已有的数据又往往不够可靠,不同国家的数据也缺乏可比性。尽管如此,一些经济学家和经济机构还是

13、对此进行了尝试。,33,三、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核算,一些核算得出结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入的增加,而不是这些投入使用效率的提高 。,34,第四节 中国的经济增长,一、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估计 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35,一、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估计,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将增长核算方法应用于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舒元(1993)和李京文等(1993)。,36,一、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估计,根据上述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结论是共同的: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换句话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37,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各种问题与困难,能源、原材料紧缺问题;,结构性瓶颈制约问题;,产品滞销问题;,通货膨胀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