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设计意图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36579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之道设计意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然之道设计意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然之道设计意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然之道设计意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之道设计意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之道设计意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材和学生分析(一)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式第8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都是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编写教学内容的。自然之道是开篇的精读课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醒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他们为自己保护的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本文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

2、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了新的内涵:那就是保护自然,不能想当然,还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本文短小精悍,但情节曲折。文中出现了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就是3、4自然段,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的紧张时刻,作者和同伴与生物学家向导皆然不同的态度。这部分内容很值得体会咀嚼,它可以把学生带入到故事情节当中,而不是远远地观望。另一个高潮是5、6自然段,即人们自以为“善意”做法所带来的令人震惊的一幕,这是最牵动学生思绪的内容,通过精读研讨,才能真正内化“自然之道”的内涵。(二) 鉴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太平洋绿

3、龟的生活习性,课后再让学生查阅有关“大自然启示”的科普读物,进行课内外沟通,并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三) 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1、根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将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幼龟”等14个词语,理解“鱼贯而出”、“踌躇”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得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探究的能力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并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2、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法、学

4、法说明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不从心语文课堂“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自然之道这篇课文如果按照常规教法让学生通读文本,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学生就一目了然地知道了整个故事的变化结局,就会很难提起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他的情感就会波澜不惊,对于“自然之道”的内涵理解也是泛泛而谈。就好像你已经清楚地知道了电视剧的大结局后,你对情节的曲折发展的关注就兴味寡然了。因此开课我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也没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直接开始理解课文了。我根据情节的曲折发展,把文章分为二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14自然段。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因此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

5、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之中去。第二大部分是58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因此我采用“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等方法,使“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会“事与愿违”这一启示达到了内化。在第一部分学习中,3、4自然是个小高潮,我处理3、4自然段时,在“以读代讲”的基础上,再“以讲促读”,让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不前”“突然”“啄”“拉”等词语感受那惊险的场面,并抓住向导的态度“叼就叼去吧”抛出一个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多么冷酷的向导啊,引发了课堂的争辩,也促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课文,从中找到证据。针对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在理解5、6自然段,为了避免泛泛地说理,我引导学生找到文中描写“得到错误信息后,离

6、巢幼龟之多”的词汇,如“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伴而出”、“成百上千”等,再结合插图想象食肉鸟“饱餐一顿”的惨烈局面,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情感冲激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自然之道”的内涵。文章的7、8自然段,字里行间述说着作者追悔莫及的心情,因此除了读中感悟之外,我还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动作、语言述说心情的表达方法,为今后运用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理解向导的话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尤其是第一句话“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带领学生,四读这句话,一读是在初次接触到这句话时,我让学生初读并理解这句话的表面意思。二读是在5、6自然段得知了幼龟被食的惨烈场面后,学生带着内心体验

7、去读的。三读是在学完课文后,再读此句使学生在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四读是在完成了课外阅读鹿和狼的故事后,“应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在学生心中得到了进一此印证时又读的。这样既分散了难点,又突出了重点。三、教学程序说明(一) 由课题导入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说一说“自然之道”的字面意思,知道“道”是“规律”的意思。(二) 初读课文,交流生字1、学生初读课文后,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字音,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生字词。2、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文中要求掌握的重点词语,让学生“开火车”读,同时纠正字音、字形,理解词意。设计意图: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不失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识字教学得到扎实的落实。(三) 理解

8、课文内容1、分别指定三个同学以感情朗读竞赛的形式,读1、2、3和4自然段。2、理解3、4自然段、在指明读3、4自然段之前,我这样说:“同学们,下面请带上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读文后让学生谈自己此时的心情。学生一定会说紧张、很着急然后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词句说说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多媒体示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不前”、“探出头来”、“啄”、“突然”、“拉”等词语感受这一动人心魄的一幕。再指导朗读。、理解第4自然段提问: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还有生物学家向导又有怎样的反应呢?引引导学生抓住同伴和向导的对话,体会两种皆然相反的态度,并

9、初步理解向导的话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然后通过男女分角色朗读对话,进一步突显向导“若无其事”的态度。设计意图: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引入向导冷酷,我们应该出手救小幼龟的错误认识当中,另外前面有指名读,齐读,这里又安排了分角色读,使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教师小结:我们着急、担心,向导却若无其事,见死不救,真是无动于衷的向导,铁石心肠的向导你同意吗?设计意图:一石击起千层浪,引发了课堂争辩,也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从文中找论据。3、理解58自然段 首先让学生默读58自然段,围绕“向导是否冷酷”批画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在学生泛泛说理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找出描

10、写得到错误信息之后,离巢幼龟之多的词语,并结合插图想象食肉鸟“饱餐一顿”的情景,感受令人心痛的一幕。设计意图:符合了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使“自然之道”更加具象化,加深了学生的内心体验。 最后教师小结:痛心的同时,我不禁为小绿龟感到震惊,学生会说出小幼龟居然懂得侦察敌情。这即是文中所说的“自然之道”之一。 设计意图:点明本文的自然之道,即食肉鸟啄食幼龟,幼龟也懂得侦察敌情,为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文章的7、8自然段字里行间甚至每个标点都述说着作者追悔莫及的心情,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教师点拨:第7、8自然段作者通过什么来反应后悔的心情?引导学生出“我们”一系列动作以及向导

11、的语言,然后进一步点拨:怎样去读,向导的“悲叹”换成“感叹”行不行,同时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设计意图:既体现了习作指导,又体现了朗读指导。(四) 总结全文1、课文学完了你有什么想法?受到什么启发呢?2、出示一个填空题: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按照( )顺序,讲述了( )故事,告诉我们( )道理。设计意图:回归整体,又提高了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五) 课外延伸学完课文后,学生对“幼龟懂得侦察”这一自然之道理解得很透彻,但对于“食肉鸟啄食幼龟这一自然之道,却不怎么能接受,甚至愤愤不平,这是人类同情弱者的共性,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练习:1、先出示鹿和狼的故事前半段,即总统下令消灭狼保护鹿,狼遭到灭顶之灾。让

12、学生先猜想接下来会是怎样的结果。2、然后出示真正的结果:原来的4000只健壮的鹿变成了4000只病鹿。让学生谈自己受到的启示。设计意图:先出示一半,让学生猜想结果,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意愿去填补文本,此时再出示结尾,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震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然界中“弱肉强食”也是一种“自然之道”。(六) 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1、建议学生读大自然的启示等科普读物。2、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动植物生长,看能发现什么,有什么启发。3、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过哪些启发,有什么发明创造,自己也可以动手做个实验,设计意图:促进课内外沟通,把语文学习与学科探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七) 板书设计:9、自然之道 规律遵 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