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200711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二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3前五单元等。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1.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A.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B.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C.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D.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答案】D【解析】材料中文言的

2、意思是:的确是英雄之论,只是手段太过残忍。“焚书”是经过战国以来言论、思想过度自由后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焚书坑儒”是儒生们的必然要经历的千古劫难,也怨不得李斯丞相和秦始皇。说明了李贽认为在国家统一后,必然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所以本题选D。ABC在材料均无法体现。点睛: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所采取的思想文化专制措施,虽然箝制了思想的发展,但也适应秦朝统一后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统一的必然要求。2.李贽提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黄宗羲认为所谓天下的公利,无非就是使天下人人“各得其私,各得其利”。上述主张A. 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产物B. 目

3、的是发展私有制经济C. 是对社会现象的理性分析D.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颠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不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产物,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李贽和黄宗羲主张发展私有制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各得其私,各得其利”说明人人有私心,这是对社会现象的理性分析,故C项正确;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不是颠覆,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各得其私,各得其利”,学生应该正确理解其含

4、义,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的内容特点的角度分析,注意不能扩大材料信息范围,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3.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基于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你认为A. 苏格拉底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B. 苏格拉底完全否认了智者学派的主张C. 这种认识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D. 这种认识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答案】C【解析】从材料“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判断,才能去衡量一切,强调理性精神,因而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

5、了理性精神。 故选项C正确。智者学派的典型代表是普罗塔格拉,故A错。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对智者学派观点的改良而非完全否定,故B错。苏格拉底的认识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错。点睛:对于新材料要敢于分析,依照材料得出结论。由“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得出强调对人自身的探讨,由“有思想力的人”得出理性思考,从而推测结论。4.恩格斯说:“启蒙学者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对启蒙学者的“非常革命”,理解正

6、确的是A. 一切已有的认知都是不正确的B. 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C. 理性法庭的裁决是不可质疑的D. 人要充分运用理性去判断事物【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可知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高于一切,人们应该用理性去判断事务,C正确。A项“一切”过于绝对,排除。B项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的“不可质疑”过于绝对,排除。5.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弓、火箭、火炮、干柴等

7、物望山下势放一会家(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B. 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C. 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D. 明代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封神演义属于神魔小说,商周不可能使用火药、火器,故其对商周时期使用火器的描写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C项正确。A项小说中的火器描写只是作者站在明朝的角度主观想象的产物,并不能根据小说的描写得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故错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广泛应用,故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材

8、料没有反映明代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而是强调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D项错误。6.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以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可知做学问要穷天理,明人伦,

9、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可知为学必须穷天理,明人伦,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明人伦,穷天理,不是研究自然规律,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做学问要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而不是研究社会问题,故D项错误。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格物致知7.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盐商妇有如下描述:“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材料中白居易所描述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唐中央政府财政十分困难 B. 盐铁尚书执行政策不力C. 州县的盐利比中央

10、政府少 D. 州县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唐中央政府财政十分困难。故选A。 BCD都不符合材料,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内容8. 鲁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实权)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分封制已经走向全面崩溃B. 季孙拒绝出兵是为维护宗法制C. 孔子伐齐是因为反对暴政D. 孔子克己复礼的理想难以实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关键语句如“陈恒弑其君”,“告季孙”“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的实权”“遭拒绝”等,表明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分封制已经逐渐瓦解,但还不是全面崩溃,故A项错误;季孙本身就是宗法制的破坏者,拒绝出兵不是维护宗法制,故B项错误;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孔子要求出兵伐齐,是因为弑君时破坏宗法礼乐制度,而不是暴政,故C项错误;孔子出兵请求遭到拒绝,说明其克己复礼的理想难以实现,故D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克己复礼【名师点睛】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但是当时儒家思想并不被当时各国国

12、主任用,是因为儒家所提倡的“仁”与“礼”与当时战乱环境不相适应,具有理想化的政治诉求。直到汉代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等学派主张对儒学进行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思想才开始注重为现实服务。9.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诗书论语等七部经典。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被称为“熹平石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B. 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C. 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D. 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熹平石经”为人

13、们校对版本、规范文字提供了准确的范本,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故体现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而是强调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排除A。“熹平石经”是刻于石碑上的官定儒家经本,而不是书画艺术,排除B。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排除D。10.董仲舒说:“(人)性比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为此,董仲舒提出A. “天人感应”B. “君权神授”C. “三纲五常”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啊。从而董仲舒得出了君权神授的主张,故选B。材料探讨的是人性论,ACD三项均不能符合材料本意,排除。11. 罗素在人类的认识里写了首搞笑的诗:自然和自然律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降生”,结果一切都豁然开朗。好景不长。魔鬼喊了一声, “嘿!让爱因斯坦降生”,于是又恢复了原来的情况。这里所指的分别是牛顿与爱因斯坦的哪项成就A.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B. 万有引力定律与电磁场论C. 近代力学理论体系与二项式定理D. 天文反射望远镜与光

15、电效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电磁场论是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提出来的,所以排除B项;近代力学理论体系和二项式定理都是牛顿的科学成就,所以排除C项;天文反射望远镜属于天文学范畴,所以排除D项。牛顿的主要成就是经典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是相对论,故选A项。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牛顿与爱因斯坦12.【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的世界文明史认为:“路德由于他的因信得救学说而与罗马决裂;德意志群众之所以追随他,主要是因为他们卷入了宗教民族主义的浪潮;王公们之所以立路德教为其辖区官方教会,主要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绝对的政治主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因信称义否定了罗马教皇的原有权威B. 统一的德意志宗教民族主义情绪浓厚C. 路德教适应了世俗王权的需求D. 多种因素导致马丁路德反叛罗马教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及影响。由材料关键信息“因信得救学说而与罗马决裂”,即能够体现A项。由“他们希望得到绝对的政治主权”,即能够体现C项。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而B项“统一的德意志”,表述本身不符合史实,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欧洲宗教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