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主题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22418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部分 主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部分 主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部分 主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部分 主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部分 主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模块一主题2 命题点1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1(2019来宾17题2分)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叙述,正确的是(A)A 都属于碳单质B 都由碳原子构成C 都具有导电性 D 完全燃烧产物不同2(2019防城港10题2分)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A)A质地较软B由碳原子构成C可做装饰品D一定条件下能燃烧3【2019北部湾经济区22(1)(2)题2分】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的地位。(1)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却相差很大,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排列方式_不同。(2)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它有_疏松多孔_的结构。 命题点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

2、用途4(2019北部湾经济区16题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D)A活性炭、金刚石都具有吸附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D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5(2019南宁4题2分)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A供给呼吸B用于灭火C用作气体肥料D生产碳酸饮料6(2019南宁27题8分)AJ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E、H、J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它们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D、J的化学式:D_CaCO3_,J_Cu_。(2)“气体

3、CB”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中称为_光合_作用。(3)反应的反应条件是_点燃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化合反应_。(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O2C2CO_。(5)若要实现“H 红色固体J”的转化,物质I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可溶于水,且含有Cu2_。 命题点3二氧化碳的制取7(2019北部湾经济区28题8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_锥形瓶_。(2)实验室常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aCO32HCl=_CaCl2H2OCO2_,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_。(3)如图B所示,将二

4、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_、_密度比空气大_。(4)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_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_。用装置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细沙的作用是_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_。8(2019来宾31题8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探究其某些性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D处应连接_C_(填“A”“B”或“C”)装置。(2)E装置的作用是_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_;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a端应连接G装置_c_(填“b”或“c”)端。(3)写

5、出H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a(OH)2CO2=_CaCO3H2O_。9【2019钦州29(2)(3)题7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图1(2)探究CO2性质的装置、如下:图2装置,将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上,通入CO2后,观察到a管中试纸变红色,b管中试纸无明显变化,此现象说明CO2能与_水_反应,生成的_碳酸_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装置,将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在上方,b管在下方,通入CO2后,观察到b管中试纸先变红色且颜色较深,a管中试纸后变红色且颜色较浅,此现象说明CO2具有所验证的性质外,还说明CO2的_密度比空气大_。(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CaCO32HC

6、l=_CaCl2H2OCO2_,应选_A_(填序号)装置,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_反应是固体和液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条件下进行,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_。10(2019南宁29题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CO2及相关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1)气体制取。按如甲图所示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铁架台_,b_试管_;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CaCO32HCl=_CaCl2H2OCO2_;实验室收集CO2的方法是_向上排空气法_,原因是_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_。(2)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CO2时能否采用排水法

7、收集?【设计实验】实验一:向一个充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摇晃塑料瓶。可观察到塑料瓶_变瘪(或变形)_,说明CO2能溶于水。实验二:先用集气瓶装满一瓶蒸馏水(pH7.0),然后按图乙所示组装装置并进行实验,再用pH计测定从装置C排到烧杯中的液体的pH。装置B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除去气体中的氯化氢_;测得烧杯中液体的pH7.0,说明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_。【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2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拓展延伸】某同学先对图乙装置做了以下改进:将装置C中的部分蒸馏水换成植物油,将烧杯换成量筒(如图丙所示)。然后利

8、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定收集到CO2的体积,测得气体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_装置气密性不好(或装置漏气)_;_有部分CO2溶于B装置内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合理即可)_。 命题点4碳循环、温室效应及低碳生活11(2019贵港10题3分)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A全面关停化工企业B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

9、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C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

10、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

11、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D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12(2019贵港9题3分)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B)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A衣:废旧衣服回收再利用B食: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C住:清洁乡村,美丽贵港D行:能走不骑,能骑不开,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