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21842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0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0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溶液的酸碱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概念,认识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掌握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3)了解溶液酸碱度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实验,直观认识溶液的酸碱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操作,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溶液的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关系。【难点】测定溶液pH的方法。教学过程知识点酸碱度及其意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16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就是溶液的酸碱度。我们常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其范围通常为014。2测定溶液pH最简便的方法

2、是使用pH试纸。具体操作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3酸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酸性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4酸碱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1)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时候都要调节pH,以保证化学反应正常发生或农作物正常生长。(2)pH5.6的降雨叫酸雨,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物不利,随时监测雨水pH,可以了解空气污染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3)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pH范围内,以保证健康。【合作探究】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

3、,如果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测定结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答: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相当于对溶液进行了稀释。对酸性溶液来说,酸性减弱,pH增大;对碱性溶液来说,碱性减弱,pH减小;对中性溶液来说,仍然显中性,pH不变。【教师点拨】1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能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也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玻璃棒要洁净干燥。2测定气体的酸碱性时,需要将pH试纸润湿后使用。3一般的pH试纸只能粗略测定溶液的pH,pH只能读出014的整数值。【跟进训练】1下列为常见水果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D)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

4、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A柿子8.5B菠萝5.1C苹果4.1D杨梅2.52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C)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B用润湿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

5、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

6、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练习设计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