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3课时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科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5145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3课时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3课时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3课时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3课时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3课时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3课时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3课时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3课时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一、填空题。1.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_和_. 2._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3._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4.如图所示的情形提醒人们可以利用_的方法来减少垃圾。二、判断题。5.用不同的方法重新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可以减少垃圾数量。 ( ) 6.塑料包装袋方便、轻巧,又便于存放,所以要大力推广。 ( ) 7.一次性物品干净、卫生、方便,要经常使用。 ( )8.塑料袋、瓶子之类的物品不能重新使用,因为它们会滋生细菌。 ( )9.过度包装既浪费了纸张、木材等宝贵资源,又

2、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和垃圾量。 ( )三、选择题。10.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C.把废纸送到回收站11.在黄山风景区,为方便顾客将手中的垃圾及时丢弃,到处放置着小型垃圾箱,并且每处都有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小明和爸爸一起游玩,喝完饮料后,饮料瓶应放在( )。 A.可回收垃圾箱B.不可回收垃圾箱C.随手丢弃12.由废弃塑料(如一次性快餐盒)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向市民公开征求建议。以下建议不可行的是( )。 A.禁止使用塑料制品B.不滥用塑料制品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D.开发新型可降解塑料13.下列不属于重新

3、使用的做法是( )。 A.把破布条加工成绳用来晒衣服B.把饮料瓶制作成小船C.将废旧报纸燃掉14.你生日那天,爸爸送你一盒巧克力,最外包装是一个大纸盒,里面又有一个铁盒,铁盒中又有数个独立包装的塑料袋,塑料袋中还有一个个包巧克力的锡箔纸,你认为这样的包装( )。 A.是精美的包装B.完全有必要,比较卫生C.浪费资源,属于过度包装D.非常新颖别致15.连线题。16.简答题。说一说,旧报纸有哪些重新使用的方法(至少写出五种)。 17.怎样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制作一个笔筒。试填写下表。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 1.【答案】减少丢弃;重新使用 【解析】【解答】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

4、生活中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一个是减少丢弃,另一个就是重复使用。【分析】为了减少垃圾,减少丢弃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无法避免的丢弃,可以选择回收利用。2.【答案】减少垃圾的数量 【解析】【解答】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分析】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就要从最一开始垃圾的产生开始减少。3.【答案】重新使用 【解析】【解答】垃圾的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会对我们的生存带来威胁。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垃圾的数量,其中重复使用是一种重要方法。【分析】重复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使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4.【答案】重新使用 【解析】【解答】题目的三幅图画描述的是

5、不同时期,将垃圾专门存放的方式,表示的是有一部分的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因此提醒人们可以利用重复使用的方法来减少垃圾。【分析】重复使用是减少垃圾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生活中通常采用专门分装的方式来回收垃圾以做到重复使用。二、判断题。 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重复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这是减少垃圾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所以用不同的方法重新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重复使用包括多次使用或用不同的方法使用两种,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塑料包装袋虽然有方便、轻巧等优点,但是也有诸如不好降解,随意丢弃后会腐蚀土壤等

6、缺点,对环境具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应该减少对塑料包装袋的使用。【分析】塑料包装袋是“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我们应该减少对塑料包装袋的使用,因此题目中提到的应大力推广是错误的。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虽然用一次性的物品有卫生、方便等优点,但是许多可重复使用的资源如果使用一次就丢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不应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物品。【分析】资源匮乏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一大生存问题,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我们不应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塑料瓶、瓶子之类的物品属于可回收垃圾,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可以采取特殊的处理进行杀菌消毒。【分析】只要是可

7、回收的垃圾就可以通过特殊处理后被重复利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商品拥有精美的包装,远超出了商品原本的价值。这样过度包装实则是浪费资源的体现,既浪费了纸张、木材等宝贵资源,无形中又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和垃圾量。【分析】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增加垃圾的数量。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三、选择题。 10.【答案】C 【解析】【解答】分析三个选项,A选项中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是错误的,因为过度包装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和垃圾量;B选项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也是错误的,因为使用一次性物品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应提倡;

8、只有C选项中把废纸送回回收站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样可以对资源进行重复使用,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做法,应大力提倡。【分析】在生活中我们一些行为应该遵循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原则,分析选项,只有C选项的行为符合该原则,所以本题选C。11.【答案】A 【解析】【解答】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所以喝完饮料应该将饮料瓶放到可回收垃圾箱中。【分析】垃圾分装对回收垃圾有重要作用,将可回收垃圾装入可回收垃圾箱便于垃圾的回收处理。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选项。12.【答案】A 【解析】【解答】对选项进行分析,A选项中禁止使用塑料制品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目前塑料还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不能完全避免使用塑料制品;而BCD三个选

9、项中的不滥用塑料制品、回收利用废弃塑料以及开发新型可降解塑料都属于保护环境的行为,是正确的,是值得提倡的,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学习。【分析】塑料用品对环境有危害,我们应该不滥用、回收利用,或者开发新型可降解的塑料,而不是禁止使用,所以本题的A选项是错误的。13.【答案】C 【解析】【解答】分析选项,A选项中把破布条加工成绳来晾衣服属于重复使用;B选项把饮料瓶制成小船也属于重复使用;但是C选项中将废旧报纸燃掉不属于重新使用,应该将废旧报纸送回回收站。所以本题的答案是C选项。【分析】对选项进行分析,可知,本题中AB属于重复使用的行为,C选项不属于,所以本题选C。14.【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

10、题目的描述,爸爸送的生日礼物包装过于繁琐,原本不需要这么多层的包装,这样包装完全超出了商品的需要。属于过度包装。根据对选项的分析,应该选C选项浪费资源,属于过度包装。【分析】过度包装不仅浪费资源,还给消费者增加负担和垃圾量,是不可取的行为。题目中的礼物恰好是过度包装的行为。15.【答案】 【解析】【解答】根据对题目中的选项分析,用包装绳捆绑笤帚属于重新使用;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工艺品属于重新使用;购买筒包装的商品属于减少丢弃;用使用过的超市购物袋作垃圾袋属于重新使用。【分析】根据对选项的分析,只有购买筒包装的商品与减少丢弃相连,其余的三项与重新使用相连。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

11、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16.【答案】解:作包装纸、作毛笔字练字纸、作填充物、擦桌子、折纸扇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

12、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

13、,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解析】【解答】根据生活经验,旧报纸可以用作包装纸、可以用作毛笔字练字纸、用作填充物、可以用来擦桌子,当然也可以用来折纸扇。【分析】废旧报纸有许多作用,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多多列举。17.【答案】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可以利用废旧纸筒、小刀、剪子、铅笔或彩笔来制作。步骤:用尺子量出一个100毫米的纸筒,做好标记,用小刀裁出高为100毫米的纸筒;制作笔筒底:量出纸筒的内径和外径,用废旧纸板制作出笔筒底,做好底部凸出来的圆形底,涂上胶水;用剪刀剪出宽100毫米的长方形纸,在此长方形纸上绘画,比如太阳,花花草草;将笔筒的底和图案纸粘到纸筒上,将光滑的一面放在外面,对纸筒进行整理,这样一个简易的笔筒就做成了。【分析】将废旧纸片制作成笔筒既方便又不浪费资源,一举两得。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