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测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4271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必修二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民版必修二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民版必修二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民版必修二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民版必修二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必修二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必修二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测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版必修二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我国“一五”计划期间,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分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这种做法A 导致了地区发展不均衡 B 造就了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调C 促使了工业布局更合理 D 使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2(题文)1961年6月,商业部和中央工商行政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小商小贩问题座谈会,决定把此前并入国营与公私合营企业的小商小贩清理出去,让其重新组织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这说明( )A 中央政府下决心要割掉资本主义尾巴B 个体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组成部分C 对个体商贩的社

2、会主义改造步子过快D 党和政府要鼓励私营经济的稳步发展3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 )A 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大量增加B “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C 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4表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是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5图是毛泽东在观看中南海里的干部们“炒钢”的照片。这幅照片拍摄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 抗美援朝运动 B 一化三改造运动C 大跃进运动 D 文化大革命运动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

3、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部地区的有35个,但在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A 保障国家整体经济安全的需要B 靠近苏联便于接受其对中国援助C 东南地区已经有完整的工业体系D 全面推进中国工业化的战略部署7201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A 新中国建立时期 B 解放前C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8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于(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三大二、非选择题9(13分)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指出,经济体制

4、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材料一 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么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该放在大仁政上。现在,我们施仁政的重点应当放在建设重工业上。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材料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

5、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材料三 国家定价商品和市场定价商品变化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应如何处理“大仁政”与“小仁政”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实施“大仁政”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6分)(2)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中共哪一次重大会议?(3分)(3)材料三中国家与市场定价商品比例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6、(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2分)10(20分) 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观察下列历史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读下列图片信息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万元平均每年设厂/家平均每年新增资金/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1901-19113005600315101912-191960013000751625材料三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

7、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

8、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

9、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材料四:1981年8月21日,县委制定了关于人民公社包干到户责任制试行办法。1983年3月,县委抽调868名干部下乡,县政府统一印制合同书,由社、队,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了责、权、利范围,即农

10、户承包土地,自主经营,按规定在(再)向国家交售余粮,上交农业税,并缴纳集体规定的费用后,其余收入全部归己。选自广德县志2019年版请回答:(1)材料一回答中的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2分)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年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2分)分析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4分)(4)依据材料四,指出广德县的农业生产有了什么新变化

11、,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第 5 页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近代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基础较好,“一五”计划期间,把投资项目主要放在内地和东北,是为了地区工业发展均衡,故A项错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指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与工业地区分布无关,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投资项目分布体现了沿海、内地和东北地区分布更加均衡,这样的工业布局更加合理,故C项正确;“左倾”错误是指急躁、冒进,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2C【解析】试题解析:把小商小贩从国营与公私合营企业

12、中清理出去,是认为之前对割资本主义尾巴工作做得太急,想利用他们活跃城乡经济,故A项错误;个体经济通过三大改造已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故B项错误;材料“决定把此前并入国营与公私合营企业的小商小贩清理出去,让其重新组织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说明之前对个体商贩的改造速度过快,还存在问题,所以要“重新组织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故C项正确;让小商小贩重新组织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不是鼓励私营经济稳步发展,是纠正之前改造过急出现的问题,故D项正确。3B【解析】试题分析:此时,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大跃进运动正如火如荼,大办工业故而导致了材料中的现象,故选B。A不是主要原因。CD分别分别出现于1956年和195

13、7年。4A【解析】1956年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之地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A正确。5C【解析】略6A【解析】【详解】当时苏联对中国持友好态度,中部腹地最为安全,东南沿海地区受美国军事威胁较大。因此材料信息反映的这种规划是保障国家整体经济安全的需要。故答案为A项。B项只能用来说明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较多,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7C【解析】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

14、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AB明显不符合史实;三大改造主要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D。8B【解析】试题分析: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于1953年,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还

15、没建立,排除A;CD不符合题干的“开始”探索。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国八大9(1)两者兼顾,以“大仁政”为主。(2分)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奠定了工业化初步基础,(2分)(2)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分)中共十四大。(1分)(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分)(4)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图片以及文字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两者必须兼顾,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