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4240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一、背景信息设计者:李勇适用学生:高一学生 教材: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二、选材分析辛亥革命是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的第二课,本课在专题三中上承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下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近现代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里程碑。三、21c技能、教学(学习)目标、重难点(一)21C技能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史料并结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体验历史、主动探究历史和深入感悟历史的能力。2.能有效地观看微课完成课

2、前任务,能对新的、不同的观点持开放的心态并积极回应3.能合理使用电脑、图书馆以及互联网来搜集、获取、整理、评估及创建信息,以便在知识经济中发挥功能。(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知道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了解解武昌起义、中国民国建立以及临时约法等主要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功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演讲史料的研读,从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经验,去认识辛亥革命;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客观、公正地认识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为革命牺牲一切的革命信念;通过多元史观教学培养学生以批评性思维为核心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

3、标准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确立本节课的重难点分别为:教学重点:武昌起义的基本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四、学情分析初中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及“三民主义”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高一学生在心智上逐步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逐步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思辨思维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历史学习中不仅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来分析历史重大事件的可能。因此,我在本课的讲授中以材料教学法为主线,通过探究孙中山的演讲史料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基本的史学观念,通

4、过不同的史观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五、教学方式选择与规划我们的学生初中已经学习过本课,对辛亥革命有一定了解,基于此,本项目教学打破常规,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引用走向共和中孙中山先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讲的五段史料作为讲授本课的主线,引导学生在阅读史料并结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一代伟人孙中山的演讲材料去深刻地掌握辛亥革命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体验历史、主动探究历史和深入感悟历史的能力。六、教学资源准备信息化资源: 电脑、电子白板、微课及相关课件常规资源:课本、笔、练习本、辅导用书 教学支撑环境:常规配置多媒体设备的教室、移动终端设备以及摄像机等七、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教师指导学

5、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分组并下达任务,观看微课,自主完成导学案以习总书记讲话“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布置任务。提出本课需要解决的三个任务: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的过程、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意义。1.学生观看微课。2.自主完成导学案,个别问题,小组内解决。2.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特点,将学生进行分成三个小组,每组的任务分别涉及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要求学生课前自行利用网络或图书资源查找、收集相关资料 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提前熟悉本节课内容,一导学案为抓手促使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认识辛亥革命。通过组织学生查找资料,锻炼学生利用网络新科技的能力,并使课堂学

6、习延伸到课外。 课中:拉开课堂探究之旅任务一:找出辛亥革命的背景打开ppt展示清政府“屈辱”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惊”,并继而连环设问:哪些因素促使辛亥革命爆发?任务二:概括辛亥革命的过程通过导学案中填空题的形式,将辛亥革命过程和内容展示出来。教师通过PPT从“夺取政权”“建立政权”以及“巩固政权”,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过程是什么?任务三: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通过学生切身表演体验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教师问题引领。1.对于辛亥革命的背景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前分配的任务,进行资料筛选,将收集的资料在班级内分享,并与其他小组共享素材。如有的同学利用网络资料找到马克思关于中国国情的一段话论述

7、表演精彩。2.对于辛亥革命的影响,这一组的同学以不同身份进行展示:4名同学分别扮演孙中山、普通民众、梁启超、和英法列强,一名学生扮演小记者,分别对4个人进行采访,让他们分别就辛亥革命的影响进行回答。并总结出辛亥革命的意义。本项目教学突出多为现代化网络教学特点,以视频方式形象呈现战斗场面,以记者身份让学生参与,增强学生代入感,培养学生感知历史的能力,同时体现家国情怀这一核心历史素养。呈现热血青年为推动革命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意会时代巨变的潮流中,青年勇于担当,激励学生为当今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奋斗。以教材为依据,问题引领,逐渐深化,教师归纳整合,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历史问题能力课后:总结亲身体验的成果

8、(小论文形式)教师综合课程内容以及学生收集的资料完成情况,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就如何多视角评价辛亥革命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并不少于200字。1课后利用自习课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论文成果。2征求其他小组的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3并把自己的成果在班内展示。学生作为主体,通过观看微课,利用互联网查询资料,内化辛亥革命的内涵和感悟,并使学生学会表达、表演、交流和沟通。八、教学评价设计辛亥革命评价量规评价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描述评价好1,0.8较好0.8,0.6需努力0.6,0自评互评师评资料收集(20分)完整、种类丰富比较完整、较丰富资料欠缺展示方式(20分)精心选材,通顺流畅比较通畅,方式较多欠通畅,

9、方式单一逻辑层次(40分)内容具体,逻辑严密;内容相对具体,逻辑清晰内容欠具体,逻辑不清论文水平(20分)段落层次分明,主题思想明确能合理写作,主题较明确层次不够清楚自评评语互评评语教师评语九、学生技能提升1学生课前能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能够通过微课资源进行提前预习新课。2学生能主动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小组内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简单运用互联网以及大屏幕等电子产品,并能体会到在实践中获得大数据教学带来的喜悦。3. 通过学生演示作品的过程,锻炼学生的演讲胆量,促使学生多角度进行思维,从学习能力、学习技巧以及品德培养等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十、教学反思本节课方案设计之前是利用微课和导学案提前让学生进行预习,主要是想锻炼学生如何利用教育技术等信息化资源,以实现农村高中“翻转课堂”的教学,课堂中主要是对于课前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课后小论文形式进行升华教学。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但是个别小组活动并不是热烈。甚至出现假讨论现象。有的学生课前微课观看并不是很认真,预习不到位导致课堂发言不积极,比如学生在对辛亥革命评价时,因时间原因史学争鸣部分不能展开,部分学生难以从多元史观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