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00545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时1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特点,说明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通过分析东北农业发展状况,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利弊,并能够合理布局。一、东北地区区域概况1位置与范围: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表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山区森林资源丰富。(2)中部为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3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黑土分

2、布广泛,为发展区域农业,实行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条件。思考如何理解东北地区“沃野千里”的地理特征?答案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黑土分布广泛,土壤肥沃,故有“沃野千里”之称。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1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资源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雄厚的农业机械工业为建设东北地区现代化农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农业发展:资源优势不断转化成生产优势,现已建成了具有全国意义的粮、豆、甜菜生产基地。3农业布局的变化(1)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西部草原面积缩小。(2)玉米分布更加广泛,水稻生产面积增大。(3)城市周围规模不同的副食品基地大量涌现。判断1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3、。()2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3东北地区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适宜发展种植业。()4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探究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略图。材料二东北平原地区黑土、黑钙土的分布图。材料三述说东北开发的历史。1读图说出主要山脉A、B、C和主要平原D、E、F的名称。答案A:长白山;B:小兴安岭;C:大兴安岭;D:三江平原;E:松嫩平原;F:辽河平原2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填写下表。地形结构地貌类型及地形区优势农业资源山环水绕山地西部北部东部沃野千里平原南部北部东部答案如下表所示:地形结构地貌类型及地形

4、区优势农业资源山环水绕山地西部大兴安岭森林资源北部小兴安岭东部长白山地沃野千里平原南部辽河平原土地资源北部松嫩平原东部三江平原3.在自然资源上,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特征,说明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答案自然资源优势:辽阔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森林资源蕴藏量大,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滩涂面积广大,水资源丰富。有利条件:气候适宜,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平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农业资源类型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不利条件:纬度较高,光热不足;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山区和西部草原地区生态较脆弱,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

5、破坏。4图中所示平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分析形成商品粮基地的原因。答案自然因素:地处东北平原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连片,有肥力很高的黑土和黑钙土;这里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协调,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人文要素:东北地区人口较少,人均耕地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地粮食消费不多,可提供较多的商品粮;东北重工业基础雄厚,可提供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农业机械,而大面积分布、地势平坦的耕地最适宜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效率高。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因素区位条件特征影响自然资源土地耕地面积广大,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

6、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集中连片、地势平坦、便于开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也使东北地区粮食单产较高,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之一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光照、降水较为充足,雨热同期东北地区的水热条件基本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生长需求森林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中国主要林区,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是优质商品木材的集中产地草场草场面积大,草质优良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渔业临黄海、渤海;淡水湖泊、水库多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交通联系交通发达,对外联系

7、方便,为发展商品农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开发历史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区域农业发展地理条件的分析方法2015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41.3亿斤,比2014年增加5.2亿斤,已连续5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有效缓解了我国优质粳稻供应紧张的状况。结合“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万公顷)图”,回答13题。1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C气候较为干旱D光照条件差2黑龙江垦区成为“中华大粮仓”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均占有耕地多B机械化程度高C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技术水平高3黑龙江生产的粳稻质量要好于我国南方生产的粳稻,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

8、比南方肥沃B水热条件比南方产区充足C生长周期比南方产区长D机械化水平比南方产区高答案1.A2.A3.C解析第1题,黑龙江所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第2题,由于垦区地广人稀,人均占有耕地多,使其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第3题,热量不足导致黑龙江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单季水稻的生长周期较南方产区长,质量高。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纬度低(高),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强(弱),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平坦(起伏大),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

9、力、科技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种植历史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观点:有利、不利、效益、影响等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反对。发展的不利区位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沙砾种

10、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铺上一层沙砾,盖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1)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为_。(2)甲地地表沙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是_。(3)试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4)分析乙地区种植西瓜的不利气候条件。答案(1)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等(2)沙砾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沙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表水下渗,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3)覆盖薄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有

11、利于减少当地干旱气候条件对西瓜生长的不利影响;覆盖薄膜也可以减少土壤热量损失,提高地温,有利于西瓜快速生长。(4)乙地位于季风区,春季时降水少,风沙灾害多;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旱涝灾害频发。解析(1)结合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材料二,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即可。(2)沙砾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变当地昼夜温差,同时增加地表水的下渗,改善当地的水分条件。(3)薄膜覆盖技术的运用改善了当地的水热条件。(4)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风沙灾害多,降水集中在夏季,旱涝灾害频发。读“东北地区轮廓图”,回答12题。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包括黑、吉、

12、辽三省全部,被称为“东北三省”B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温较高,水热条件配合较协调C春小麦、大豆、玉米为本区三大主粮D本区跨四个温度带,作物只可一年一熟2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所环绕B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C该区地表最突出的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东北平原的特征为面积广大,多丘陵地貌答案1.B2.C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小麦、水稻、玉米为本区三大粮食作物;东北地区北部、中部、南部分别属于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南部作物可两年三熟。第2题,东北平原西、北

13、面分别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地表坦荡,少丘陵。读“区域图”,完成34题。3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4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答案3.D4.D5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材料一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材料二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_。(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优势。(3)黑龙江省种植水稻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_。(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答案(1)水稻小麦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玉米:逐步向北部迁移;水稻: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2)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连片分布,有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土地肥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