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复习专题六文言文基础训练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896246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专题复习专题六文言文基础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期末专题复习专题六文言文基础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期末专题复习专题六文言文基础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期末专题复习专题六文言文基础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期末专题复习专题六文言文基础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专题复习专题六文言文基础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专题复习专题六文言文基础训练(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文言文基础训练,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大儒,学识渊博的人,没有官职的人,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不加装饰的,指佛经,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形体、身体,形状,奏乐的声音,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既没有(嘈杂的)奏乐声扰乱耳朵,(也)没有(繁杂的)官府公文使我身体劳累。 (3)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4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

2、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点拨:“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D,多,洗涤,指莲茎直不分枝蔓生,挺立的样子,玩弄,隐居不愿做官的人,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思。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古义: ;今义: 。 (2)宜乎众矣 古义: ;今义: 。,竖立,栽种,当然,合适,应当,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3、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娇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分枝蔓生,香气远播,越发清新;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4爱莲说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作者用菊花、牡丹分别来正衬和反衬莲花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守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说”是一种古代

4、文体。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赞赏。,D,隐蔽,躲藏,渐渐,小心谨慎的样子,不了解(它是什么东西),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吃,特殊的本领,态度亲近而不庄重,触碰依偎,冲击顶撞,跳跃,渐渐,稍微,于是,因为,离开,前往,相互,一方对另一方,考虑,计算,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老虎又渐渐靠近驴,态度更加亲近而不庄重,随便地碰撞、倚靠、冲击、冒犯它,驴非常愤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5、。 (2)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4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怎样的心理? 不设统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_(2)“驴一鸣”,虎“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_(3)“近之”“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写虎一再试探,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_(4)“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满足的心态。,5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示? 启示:示例: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

6、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示例: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倒塌,船桨,这里指划(船),拖着,设馆授徒,即教书,你们这些人,削下的木片,埋没,精当确切的言论,咬,这里意为冲激 洞坑,既然这样,那么,钯,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罢了,耳朵,用来听声音,经历,看(文字),这不是,事物的正确与错误,发音词,有遮蔽作用的器物,只,连词,表转折,但是,却,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

7、了。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砍,削,听凭,任凭,改变神色,回头看,山高,盛大的样子,点明他的旨趣,丢开琴,意思是停止弹琴,隐藏自己的声音,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现在写作“ ”, 。 (2)卒逢暴雨 现在写作“ ”, 。,墁(mn),慢,涂抹,卒,猝,突然,动词,弹,名词,一种打击乐器,对象,

8、搭档,性质,本质,山的北面,与阳相对,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你听琴时听到的,所描述的想象到的(意境)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啊。我哪里还能隐藏我的声音呢? (2)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但是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3)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5郢人中庄子在此处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了庄子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知音难求的心情,

9、慨叹自惠子死后,他就没有可以谈话的知己了,表现对老友的怀念。 6你还能从郢人这个故事中读出别的什么意味吗?试试看。 信赖,能够产生力量,带来奇迹等等。,适逢,正赶上,摆放;布置,因惊吓而醒,说梦话,连续不断地说话,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倾斜,噼里啪啦房屋崩裂倒塌的声音,挽起袖子,露出手臂,哆嗦的样子,2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满坐寂然 现在写作“ ”, 。,坐,座,座位,跑,步行,孩子,儿子,其中夹杂,方位词,里面或中心,只,仅仅,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所有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

10、,偏着头,微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5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 B选文最后一段再次仅“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前面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C选文中的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里是采用了以动写静的艺术表现手法,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 D选文描写口技表演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如选文第三段“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就属于典型的侧面描写。,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