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南理工财政学课件2012版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846490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管南理工财政学课件2012版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经管南理工财政学课件2012版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经管南理工财政学课件2012版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经管南理工财政学课件2012版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经管南理工财政学课件2012版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管南理工财政学课件2012版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管南理工财政学课件2012版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公共选择(政治经济决策学,理解政府决策),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一、公共物品提供、生产 二、公共物品效率产量 三、公共物品的定价,一、 公共商品提供、生产,纯公共物品 混合商品有两种不同类型: 一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 二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 混合商品的提供方式: 1、政府授权经营;2、政府参股;3、政府补助,一、 公共商品提供、生产,(一)、公共部门 所谓公共部门,简言之,就是提供公共商品的组织机构总称。 公共部门包括两大类:行政部门和事业部门

2、。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履行政府职能,提供的主要是纯公共商品,而后者则主要从事非盈利性活动,生产提供的主要是混合商品。,(二)、公共部门与公有制部门,公共部门与公有制部门(或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共部门是从其生产和提供的商品性质角度定义的实体,即指生产和提供公共商品的部门; 公有制部门则是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角度定义的实体。 公共部门既可能是公有制部门,也可能是私有制部门; 而公有制部门既可能是生产提供公共商品的公共部门,也可能是生产提供私人商品的私人部门。(见表2-1),(三)、公共商品生产与提供的区别,公共商品的生产与提供是两个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两个概念。 公共商品的生产是一

3、个技术过程;公共商品的提供则是一个资金安排过程以及出价消费过程。 公共商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完全可能不是同一个主体。公共商品的提供者是公共部门,但公共商品的生产则可能是私人部门。 在实际中,也存在着私人组织生产和提供公共商品的现象。,(四)、生产和提供公共商品的有效组织形式,公共商品的两大特征产生了两个后果: -第一,改变了“既定偏好”这一资源效率配置的条件。 -第二,市场的拍卖制度不再引起消费者偏好的显示。 鉴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公共商品的有效提供以及社会需求问题的解决只能是政府而不是市场。,二、 公共商品效率产量,(一)、私人商品的效率产量 私人需要是由消费上具有竞争性的私人商品予以满足,

4、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通过市场上的自由定价机制来实现。 如果商品的供给和消费在竞争市场实现了均衡,则这种均衡意味着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达到了效率状态。(见图2-1),(二)、公共商品效率产量的理论分析,公共商品两大特征隐含的重要结论是: 在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商品提供的边际成本为零。 根据配置效率条件(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公共商品的效率产量是: 当公共商品的社会边际效益(MSB)等于提供这些公共商品的边际成本(MSC)时所确定的生产提供量。,(三)、公共商品效率产量的图形说明,公共商品的效率产量可以得到图形上的说明。 随着三个群体对同一种公共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三群体的边际效用之和也随之减少。(见图

5、2-2) 公共商品的效率产出,或效率产量,是社会边际效益曲线与边际成本与社会提供既定量公共商品的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点所确定的公共商品产量。 (见图2-3) 结论:公共商品有效率提供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社会边际效益与生产这种公共商品的社会边际成本相等。在图形上,就是当总边际效用曲线与提供公共商品的边际成本曲线相交时所提出的公共商品产量Q0。,表2-1,图2-1商品市场均衡,图2-2产量与效用,图2-3效用产量,三、公共定价,(一)公共定价 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从定价政策看,公共定价包括两方面: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

6、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的价格。 (二)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定价水平是指提供每一单位的物品和服务的定价(收费)的多少。定价体系是指把费用结构和需求结构考虑进来的各种定价组合。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包括: 1、平均成本定价法;2、二部定价法;3、负荷定价法,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一、财政支出中的效率与公平 二、财政支出的效率 三、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四、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一、财政支出中的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的一般关系:效率与公平二者统一。 社会福利水平是公平和效率的函数,评价一切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一公平;二效率。

7、 效率与公平的协调,二、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效率有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组成。,(一)、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的消费需求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欲望是无限性。而地球上的资源却有限的,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人们只能够生产出有限的产品。 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人的欲望或需求是无限的。 第二,这些需求的轻重缓急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第三,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即可以支配利用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二)、资源配置的含义,资源配置: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的组合或选择。 资源配置有两层含义: -第一,静态的资源配置。 -第二,动态的

8、资源配置。 静态资源配置的意义在于更有效地利用业已开发的经济资源;动态资源配置的意义在于开发潜在的可利用资源。 经济学总是以资源的有限性和既定性为其研究的前提。因此,资源配置一般是指静态的资源配置。,(三)、资源配置机制,(1)资源配置过程 资源的配置同时存在于两个过程: 从技术角度考察,是一个由资源的自然特性决定的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运动过程,即生产过程。 从社会角度考察,则是一个以生产过程为基础但却决定于生产方式的经济运动过程,即配置过程。 配置过程主要是通过资源配置机制来完成,并主要体现资源配置的社会经济性特征。 资源配置过程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重点。,(2)资源配置机制,资源配置机制

9、主要由四个主要“部件”组成: 决策机制:即资源配置决策权在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分配的制度和机制。 信息机制:即资源配置信息的收集、分析、传输、反馈的渠道和机制。 动力机制:即诱导经济主体作出资源配置决策的动力源、动力传递以及动能释放的系统,主要包括利益激励机制和目标约束机制。 协调机制:即对各种不同资源配置决策进行协调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3)现代社会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在现代社会,可供选择的资源配置机制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市场机制,其核心是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 另一种是非市场机制,主要是以政府计划为核心的政府经济运行机制。 市场机制是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所发现的能够产生最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配

10、置机制;非市场机制的功能主要在于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4)社会经济模式,以两种资源配置机制为基础,可以构成两种最基本的社会经济模式: 市场经济模式:即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模式:即以政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 在同一个社会里,可能同时存在两种资源配置机制,这样就可能出现第三种经济模式,即“混合经济”模式。 但无论是哪一种资源配置机制,也无论是哪一种社会经济模式都需要对以下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做出选择: -1生产什么?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 何时生产?,(四) 资源配置效率,1、帕累托效率 2、生产效率 3、交换效率 4、X-无效率,1、效率的概念,(1)

11、、效率 效率是进行资源配置、选择公共商品供给方式、安排公共商品生产者和供给者最主要的标准。 效率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通常是指配置效率或帕累托效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给出)。 (2)、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效率实际上只是一种效率状态的理想模型。在大多数情况下,资源配置的状态并非都具有帕累托效率,但往往存在着这样的变动,即在一部分人福利得以改善的同时并没有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状况变坏,这种变动被称之为帕累托改善。对此类改善所设置的信条则被称之为帕累托准则。 帕累托效率的实现要求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即:生产效率、交换效率。,2、生产效率,在既定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以最

12、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是效率最基本的内容,而这个意义上的效率就是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的严格定义是:若存在一种生产组合,即在既定生产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不可能在不减少一种产品产出而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出,那么这种生产组合便实现了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的实现要求不能有任何资源浪费。,3、交换效率,生产效率的实现只是意味着运用现有资源生产的产品达到了最大产量,并不能保证所生产的产品恰好符合人们的需要。 配置效率要求在实现最大产量的同时,要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即在实现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要实现交换效率。 交换效率的严格定义是:若所进行的交换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新增加的交换都不可能在一方获益的同时

13、而不使交换的另一方受损,则这种交换实现了交换效率。,4、X-无效率,X-无效率(X-inefficiency)是与X-效率(X-efficiency)相对应的概念。 X-效率是指实际产量达到了既定投入应有的最大产量。 X无效率,在量度上是指:既定投入应有的最大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的差额。当存在生产效率时,所有的X无效率都应被完全剔除,如果存在X无效率就不会出现生产效率,也就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效率。,三、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一)财政支出效益 1.效益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关系。 2.财政支出效益是指政府支出过程的效益。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 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

14、益 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 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 是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内源性效益可分为三个方面: 财政支出总量效益:支出规模与国民经济 财政支出结构效益:支出项目间的组合效益 财政支出项目效益:具体支出项目所产生的效益,四、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公共支出效益评价存在困难:1.缺乏共同性;2.存在隐性;3.长期性;4.不同项目有不同的长短期效益 财政支出评价的几种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 2成本效用分析法 3. 因素分析评分法 4最低成本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和民主化,一、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商品的基本

15、内容,同时也是保障公共商品供给与消费的准则和规范。公共选择是决定公共需求和公共政策的基本方式。 二、公共需求的基础:公众及其偏好 公众偏好; 公众是公共需求最恰当的决定者; 公众偏好是公共需求的直接表现 三、公众偏好表达的民主形式 直接民主,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四、公众偏好的民主表达方式 (一)公众偏好的表达与经济; (二)公众偏好表达的形式: 通过投票选举表达;向决策者表达; 向政策执行者表达;在媒体上表达 (三)投票规则 1、一致性规则 2、多数性规则 3、“投票之迷” 4、最优多数性规则与交易成本,一、公共选择的基本问题 1、无法通过竞争市场产生公共商品的均衡价格,从而不可能产生均衡产

16、量。 2、公共商品的生产和提供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公共选择和决定过程。 3、公共选择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从个人偏好得出一个集体的偏好。 公共选择理论是关于公共需求和公共商品决定过程和决定机制的理论。 公共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实现社会整体效用的最大化,促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二、公众偏好,公众是公共需求和公共商品最恰当的决定者,因为他们最清楚自己的需求。 一般地,是把一个被法律认可的民主政治选举结果看作是一种公众偏好和社会选择,并将以此为依据安排的公共支出作为最有效率的支出选择。 一项公共需求从产生到实现,一般需要经过三个环节:偏好表达、政策制定与偏好实现。 其中,偏好表达是公共选择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实际上就是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下,运用自身的各种权利展示自己需求的活动和过程。,三、公众偏好表达的民主形式,(一) 民主,是国家在本质上、管理形式上与工作方式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 直接民主形式公众偏好表达有两种基本的民主形式,即直接民主形式和间接民主形式(或代议制)。 其中,直接民主是公民直接行使其国家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