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试与复习1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图书配套课件:期中综合检测语文版九年级上120分钟120分共43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835198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测试与复习1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图书配套课件:期中综合检测语文版九年级上120分钟120分共43张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综合测试与复习1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图书配套课件:期中综合检测语文版九年级上120分钟120分共43张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综合测试与复习1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图书配套课件:期中综合检测语文版九年级上120分钟120分共43张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综合测试与复习1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图书配套课件:期中综合检测语文版九年级上120分钟120分共43张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综合测试与复习1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图书配套课件:期中综合检测语文版九年级上120分钟120分共43张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测试与复习1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图书配套课件:期中综合检测语文版九年级上120分钟120分共43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测试与复习1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图书配套课件:期中综合检测语文版九年级上120分钟120分共43张(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分钟 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行阵(hn) 尴尬(n) 豁免(hu) B.惬意(qi) 附和(h) 穷匮(ku) C.恻隐(c) 狡黠(xi) 贬低(bin) D.阔绰(chu) 荒诞(dn) 禀赋(bn) 【解析】选B。“和”应读h。,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内。(3分) (1)妙手偶得 兴高彩烈 痛心疾首 滔滔不绝( ) (2)出生入死 熙熙攘攘 母庸赘言 战战兢兢( ) (3)生意盎然 留连忘返 安居乐业 不可思议( ) (4)死心踏地 枯燥无味 同捐前嫌 老谋

2、深算( ) 答案:(1)彩(采) (2)母(毋) (3)留(流) (4)踏(塌),3.根据释义写成语。(4分) (1)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 (2)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 (4)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 答案:(1)温文尔雅 (2)锲而不舍 (3)潜滋暗长 (4)前仆后继,4.(2009黄冈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进一 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B.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

3、 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C.大陆目前正积极筹组赴台采购团,大约有7至9个以上的采 购团计划在5至9月间先后赴台考察并洽谈采购事宜。 D.最近,某煤炭公司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本公司 最近发生的一起严重责任事故的调查结果及其处理意见,以 避免同类事情不再发生。,【解析】选B。A项成分残缺,句末应加上“的迫切需要”; C项数字表述自相矛盾,应去掉“以上的”;D项否定词用错,“不再”应改为“再次”。,5.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3 分)( ) A.专家预计2010年的住房价格不会高台跳水。 (高台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 B.网络曝

4、光的“楼歪歪”“楼倒倒”等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 败的孪生兄弟。 (豆腐渣工程:指那些由于偷工减料等原因造成的不坚固的 危险且容易毁坏的工程。) C.今年元旦以购书为主要形式的文化消费成为了假日经济的 黑马。 (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D.游戏终归是游戏,是无聊之人打发时间的最好选择,现实 生活才是美好的,坚决不能做网虫。 (网虫:沉迷于网络的人。) 【解析】选A。“高台跳水”在本句中为房价大跌的意思。,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白杨礼赞这篇抒情散文以“不平凡”的白杨树为线 索,从“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气质”三方面 来写,通过赞美白杨树这个艺术

5、形象,歌颂北方的抗日军民。 B.一厘米围绕“该不该买票”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了一 个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善良、大度、自尊而又自私的 母亲形象。 C.“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极精练地写 出了主人公的特殊性,写出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D.吴汉何尝杀妻一文,不只是论证吴汉并没有杀过妻子,更重要的是要证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有距离,写剧本不能胡编乱造。 【解析】选B。文中的“母亲”不是一个自私的母亲。,7.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2010年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视 频会议上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2008 年一批含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并没被销 毁,而是流入市场。2009年以来,一

6、些地方查处了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 纯牛奶、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 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2008年 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性质非常恶劣。 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日前表示,彻查并坚决销毁 2008年问题奶粉。 (2010年2月1日 新华网),针对上述材料中出现的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50100字) 答:_ _ 答案(示例):食品行业人命关天,“彻查并坚决销毁2008年问题奶粉”不是终极目标,我们要做的更应是将食品安全的“安检”制度“补牢”。如果没有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即便2008年问题奶粉被销毁了,也不排除新

7、的问题奶粉“诞生”。,8.作者用深刻、生动的笔触把孔乙己介绍给了你,让你认识了他。请你结合选文说一说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分) 答:_ _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解答此题先找出文中对孔乙己描写的句子,比如“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等,再分析每个句子表现出的形象的特征。最后概括归纳即可。 答案(示例):孔乙己是一个好逸恶劳、穷酸潦倒、饱受凌辱摧残的人物形象。,9.请举例说出孔乙己某个方面的性格特征。(3分) 答:_ _ 答案(示例):(1)他迂腐清高:身穿长衫,总是满口之乎者也;(2)他死要面子:腿被人打断却谎辩是自己跌断。,10.有人说孔乙己是喜剧人物,也有人说孔乙己是悲剧人物。

8、你同意哪一种?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答:_ _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的理解。如果说是喜剧人物,则要联系他带给别人的快乐组织语言;如果说是悲剧人物,则重点以人物本身的命运来解答。,答案(示例):喜剧人物:从“我”(小伙计)这个视角来看,孔乙己与社会有着诸多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他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料,所以说他是个喜剧人物。 悲剧人物:从孔乙己一生残酷悲惨的命运(遭遇和结局)这个角度看,孔乙己是个悲剧人物。,11.对于把书读到像孔乙己这样与社会格格不入、迂腐僵化、近乎废物的读书人,你可能会有许多感想。请结合孔乙己的遭遇和结局,就“读书与生存”这个问题广开思路,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9、:_ _,答案(示例):(1)年轻一代要全面发展,不能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2)要通过读书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不能四体不勤、好逸恶劳; (3)要通过读书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行行出状元的观念,不能固执地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4)要通过读书掌握独立生存的一技之长,不要学完全无用的知识。,12.文章的标题“最美好的时刻”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1)“美好”指的是_ (2)“时刻”指的是_ 【解析】本题考查对题目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从文章的重点段落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提取关键词语,如“宁静”“温暖”“一个春天的夜晚”总结作答。 答案:(1)宁静、温馨 (2)春天的夜晚,13.请简要概

10、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答:_ 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总结时抓住三点内容:时间:夜晚;人物:一个8岁的孩子和母亲;事件:感受夜的宁静。 答案:一个8岁的孩子和母亲一起感受夜的宁静。(意思表达清楚即可),14.第三自然段中“那只看门狗”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_ _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回答此题,注意紧扣主题,并答出表达了什么内容,效果如何。 答案:突出中心,表达了和谐、宁静的美好感觉。(或“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美好”。意思表达清楚即可),15.第四自然段中“并不宁静”的景象,与全文的“宁静”矛盾吗?为什么?(3分) 答:

11、_ _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从全文看,是一派“宁静”的氛围,第四自然段中“并不宁静”是为了衬托宁静的氛围。 答案:不矛盾。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烘托了(或“表现了”)夜晚的和谐、美好。,16.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请从语言、表达等方面任选一点作简要分析。(3分) 答:_ _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特点。题干中已有明确的提示,从语言、表达等方面任选一点作简要分析,若从语言方面分析,可抓住词语或修辞的运用,举例分析。若从表达方面分析,可抓住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等,举例分析。 答案(示例):语言生动。如“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运用比喻生

12、动地写出了野李子可爱的形状。,17.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 _(3分) 答案: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或:应微笑对待别人的赞誉与谩骂。),18.联系前后文,将第段中释迦牟尼的问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答:_ _ 【解析】本题考查在语境中补充语句。做题时要扣住“谩骂”这个核心词,句式上要相同。 答案:那么谩骂又属于谁呢?,19.说说本文采用的两个事例在论证角度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_ _ 答案:第一个是从反面举例论证,第二个是从正面举例论证。,20.指出文章的结构形式,并作简要分析。(3分) 答:_ _ 答案:总分式,文章第、段引用齐白石的座右铭提出中心论点,第、段引用袁枚给尹文端戴高帽子的故事论证“人誉之,一笑”,第至段引用释迦牟尼妙对谩骂者的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