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2016年最新例题解析6份打包单元提升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758991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PPTX 页数:1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2016年最新例题解析6份打包单元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2016年最新例题解析6份打包单元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2016年最新例题解析6份打包单元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2016年最新例题解析6份打包单元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2016年最新例题解析6份打包单元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2016年最新例题解析6份打包单元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2016年最新例题解析6份打包单元提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提升,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或调整,考点二,考点一,方略9 历史地图型主观题的提分宝典,1.概念阐释:非选择题(也叫材料解析题或综合题)是高考两大基本题型之一,若再细分,又可以分为文字型综合题、文字+数据表格型综合题、文字+图片型综合题、文字+地图型综合题等,其中地图型综合题在近年高考中较为常见,其表现类型也相当丰富,主要有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 2.设问角度:从设问角度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阐释信息型试题,直接提取信息,加以说明;二是比较信息型试题,对两组以上材料进行比较,概括提取信息,加以说明。

2、 3.考查能力:古人读史治学往往“置图于左,置书于右”(郑樵语),而此类试题能融形象感知和抽象思维于一体,既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又可较全面地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考点二,考点一,典例 (2013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并表述历史地图中的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地叙述历史事物的变迁情况的能力。它以两幅历史地图为情境,要求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提取信息,并对其历史变迁予以说明。设问

3、要求比较两图,引导语为提取并说明,回答问题的资源是从图中提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关键词是“两项有关汉唐间”的“历史变迁”。涉及的考点是从汉到元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认识图中一些地理要素,如黄河、长江流域的大致位置,中国山川地形的大致位置等。其次,要仔细读取地图中的信息,如:东汉十四州示意图中州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州分布比较少且管辖区域较大,说明黄河中下游地区比较发达,南方则地广人稀;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中行政区域的范围和名称有了很大变化,行政区域分布更加均衡,南北经济发展相对平衡,从河南道、岭南道这些名称看,道基本是按地形

4、设立的行政区划。由此可见,在读图的基础上只要紧扣“历史变迁”区域分布的变迁、名称变迁、经济发展区域的变迁等,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加以说明,就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考点二,考点一,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解答这类试题必须坚持“三步走”。 1.提取信息基于材料和设问,着眼于“求同、求异、找变化”是什么(事实),明确地图反映的主题内容,掌握其分布情况,或反映的基本局势。对地图的文字说明、来

5、源、形成时间等,也应予以重视。 2.予以说明对提取的信息进行“阐释、归因、索源”为什么(论证),其实就是调动与运用知识进行论证说明,考的是思维能力和阐述问题的能力。 3.信息与说明一一对应,题目要求提取几项信息就要有对应的几项说明,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规范答题。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答题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应加强训练,增强应试能力。,考点二,考点一,(2016邯郸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上述两幅地图,提取两项有关古代工商业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示例一:信息:工商业主要分布在黄河、长

6、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 示例二:信息:唐朝工商业分布偏重内陆,明朝向中东部沿海集中。说明:经济重心由内陆向中东部沿海地区转移。 示例三:信息:明朝工商业市镇比唐朝明显增多。说明:明朝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示例四:信息:唐朝工商业分布偏重北方,明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唐朝时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经济重心在北方,明朝的经济重心在南方。 示例五:信息:明朝时出现较多海港城市。说明:明朝社会经济发展,航海造船技术提高,海外贸易发达。,2.(2015河北保定模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华文明所具有的重要特点是 ( ) A.统一和连续 B.分裂和间断 C.衰落和复兴 D.汲取与融合 A 【解析】本题考查文明史观。自先秦以来,中华文明一直是连续和统一的,即使在分裂时期,统一也是必然趋势,故A项正确;中华文明没有出现过间断,故B项错误;中华文明具有自强不息的特性,一直处于发展中,C项错误;汲取和融合其他文明和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特点之一,但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的特点还是其统一性和连续性,故D项不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