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169602 上传时间:2017-10-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未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未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未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未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粹京剧班级:07 旅本 2 班姓名:刘 金 莲学号:071201204一、京剧简介(一)京剧的发展介绍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 200 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 ,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 、念(念白) 、做(表演) 、打(武打) 、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

2、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 、旦(女人) 、净(男人) 、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京剧是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以后形成的产物。但在形成过程中,汉调实占重要位置。严格地说,汉调的声腔,板式,剧目,字韵等,是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 ;徽班则是融会徽汉二调演员同台演出的“载体” 。因此专家有谓:班曰徽班,调曰汉调。没有徽班,汉调演员无所依附,京剧很难形成。但是没有汉调演员,只有徽班,则缺乏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照样无法形成京剧。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

3、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京剧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程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四平调、反四平调、汉调等都从属于二簧,南梆子、娃娃调则从属于西皮。二簧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浑厚凝重;西皮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明快流畅。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使用胡琴(京胡) 、京二胡、月琴、弦子、笛子、唢

4、呐等,而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小锣、大锣次之。京剧的脚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现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内部还有更细的划分,如旦行就有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之分。其划分依据除人物的自然属性外,更主要的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其中宇宙锋 、 玉堂春 、 长坂坡 、 群英会 、 打渔杀家 、 空城计 、 贵妃醉酒 、 三岔口 、 野猪林 、 二进宫 、 拾玉镯 、 挑华车 、 四进士 、 搜孤救孤 、 霸王别姬 、 四

5、郎探母等剧家喻户晓,为广大观众所熟知。新中国成立后,京剧改编、移植、创作了一些新的历史剧和现代题材作品,重要的有将相和 、 穆桂英挂帅 、 杨门女将 、 海瑞罢官 、 曹操与杨修 、 沙家浜 、红灯记 、 智取威虎山 、 黛诺 、 骆驼祥子等。京剧有“京派”和“海派”之分,不同时期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如清末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梅巧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刘鸿声、田桂凤、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等,民国年间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杨宝森、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周信芳、金少山等。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剧院目有宇宙锋 、霸王别姬 、 贵妃醉酒

6、、 水斗断桥 、 奇双会 、 游园 惊梦 、 穆柯寨穆天王、 木兰从军 、 抗金兵 、 生死恨 、 西施 、 洛神以及晚年编演的穆桂英挂帅等。白 蛇 传(二)京剧的服饰介绍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各种戏曲表演尤其离不开服饰的辅助表现作用,京剧艺术亦如此。各行当的人所处时代、身份地位、性格、形象的不同,他们穿戴的服饰也就不同。中国戏曲服装逐渐形成现在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创造、改进和优选而形成的。在人物造型上,它是从广场演出发展起来的,在庙台社戏的演出都拥有广大观众,所谓“高台教化” ,这就使表演者和观众有着较远的距离,所以它首先确定了艺术夸张的原则。在化妆上为使观众看清眉眼,所以就粉墨

7、登场,浓眉重目,深描眼帘,进而勾画、创造出脸谱,不但强调眼窝、鼻窝等深陷部位,还根据面部肌肉、骨骼夸大明暗,把髯口夸大加长。这夸张的手法是中国化妆上独特的创造。在服装上也和化妆一样大胆的夸张,运用色彩学来表现塑造人物的性格,以色彩线条给人以艺术的感染。所谓红忠白奸,黑为刚强粗犷,黄为智谋聪慧,蓝为猛,绿为怪,金粉表现神仙。在脸谱的构图上,还运用六书的原则,以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来构成对人物性格、形象的表现力。同样,在服装设计中,也充分运用了色彩学和工艺美术的绘画原则,使花卉、饰物变形,把自然美更适合服装的装饰性、图案性,以此来为人物造型服务,表现人物个性及其艺术美。先辈服装设计者

8、从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中借鉴运用了对比色的强烈,中间色的谐和,把三原色和复色运用的那么自然调和,充分发挥了色彩给人们造成的美感和共鸣。比如中性色的黑、白,它在黑蟒、白蟒的使用和面部是统一的。因为黑色古称“玄”色,象征对天的崇敬,所以在民族审美意识中给人以庄重气派的感觉,多用在刚直豪放性格的人物身上,如包拯、张飞、项羽等以勾黑色脸为主的人物。白色也是中性色,它具有圣洁、俊秀、潇洒儒雅的美感,所以像杨延昭、赵云、周瑜等人均穿用白色服装。使用红和绿这对比色,则把脸谱和穿戴大胆地用于一身,使人感到忠正、血气刚义,用这刚柔相济之对比色把关羽、赵匡胤的正红脸色和绿色蟒都衬托得更为鲜明,这中间还有黑色髯口,

9、平金彩绣互为相补而使之不俗。除色彩的运用外,服装也运用夸张手法,使袍褶的腰身摆幅宽大舒畅,便于舞蹈。京剧服装虽成型于清代,但它的服装规格样式都是以明代服饰为基础,吸收了历代服饰之典型,加以综合和美化,至于清装则专有清制服饰。对于少数民族的服饰虽然也形成了一套程式,但不太重视历史生活的考究,只取其主要特征,而略其琐细之区分。戏曲服装的装饰图案是非常考究的,总体上说是在传统审美习俗中进行了系统的加工,可说是集传统图案之大成。最突出的要数龙凤图案。自新石器时代之后,在亚洲这块中原大地上,形成的各部族,选择了龙和凤作为崇拜物,制成这群体的黄团龙蟒黄团龙蟒标帜,做成部族的图腾,这是当时意识形态的反映,是

10、先民们以当时的物质条件用最虔诚、最专注的心情,集群众的观察、想象和所掌握的艺术手段,以具象和理想的结合表现他们的信仰和精神动力。它凝具和寄托了先民美好的崇拜心理,绘制成图腾,以表示他们美好的愿望。从图腾到帝王的象征代表皇权,称为真龙天子,把它神化作为统治者的化身,在这历史长河中的龙和凤蕴含着人民的智慧和美与力的丰富源泉。直到把它引进到为帝王将相的服饰图案,它还保留着等级观念和神秘的威严。明代之前的龙多为三爪,后来,只有皇帝才能用五爪龙,否则就有篡位之罪。到清代才打破四爪五爪之分,至于今天的红、黄团龙、戏珠行龙、吐水大龙等图案,则完全是从艺术的需要,和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来决定的。剧装制作在工艺美

11、术上还显示了我国刺绣的艺术魅力,它以光彩夺目的平金、平银绣,富丽辉煌的金绒绣和清雅俊美的绒绣构成了高工艺的观感。根据服装本身形制上的基本特征,京剧服装可分为蟒、帔、靠、褶、衣五大类,衣又可分成长衣、短衣、专用衣、配件等。蟒可以分为红团龙蟒、绿团龙蟒、黄团龙莽、白团龙蟒、黑团龙蟒、吐水大龙蟒、旗蟒等。下面主要介绍下蟒和靠。蟒:蟒是帝王将相等高贵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礼服,即蟒袍。源于明、清时代的“蟒衣” 。明代“蟒衣”本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赐服” ,至清代,蟒衣则列为“吉服” ,凡文武百官,皆衬在补褂内穿用。衣上的蟒纹与龙纹相似,只少一爪,所以,把四爪龙称为“蟒” 。蟒是装饰性极强的服装,它继承了中

12、国历代服饰追求意境美、体现精神意蕴美的传统,其长袍阔袖的服装造型,具有庄重感;华美的装饰图案,富于象征意义。蟒衣的另一大特点是可舞性强,它摆脱了自然生活形态,不束腰,服装可任意摆动以表示人物情绪,它借用夸张后形成的水袖,丰富表演动作,传达人物感情。主要纹样是龙及“蟒水” ,陪衬纹样为日、山、流云、 “八宝” 、 “八吉祥”等。龙的具体形状有:团龙、行龙、大龙等三种,有的端庄严谨,有的昂扬矫健,有的气势宏大。不同的龙形在服装上各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主要使用十种纯色,分为“上五色” (正色)和“下五色”(副色) 。上五色指红、绿、黄、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红) 、蓝、湖、香。京剧服装继承了中国民

13、族艺术的装饰色彩传统,大胆用色,色彩倾向鲜明,注重强烈对比。又因为它是一种刺绣之服,金银线(复合色)具有调和作用,所以,服装色彩既有强烈对比,又和谐统一。对于具体人物,力求扩展服装基色(主色)的面积,黄团龙蟒造成“一人一色”的效果。用色也具有特定的寓意,根据人物的类型而定。短 衣 女 靠 靠是武将所通用的戎服。圆领,紧袖口。分为男硬靠、女硬靠、霸王靠等。靠身分前后两片,长及足。“靠”源于清代将官之绵甲戎服。上衣下裳相连,具有长宽袍的庄重大方,但它衣分两片,似衣非衣,似甲非甲。衣片虽有铠甲纹样,却不紧贴身体,因而完全摆脱了生活中的原始形态。极度的夸张与变形,使这种“分离式”的服装静则赋予人物以威

14、武气概,动则便于夸张舞蹈动作。靠的造型鲜明体现了京剧服装“可舞性”这一艺术特点。主要纹样为鱼鳞形或丁字形,鳞甲的中部饰以团寿字,在甲纹四周饰以双层装饰花纹“小边”、“大边”,分别为草龙、江牙连续图案。靠肚的纹样也很重要,一般说武生或武老生用“双龙戏珠”或“独男硬靠 观音帔 女花褶龙”。武花脸角色,性格粗犷豪放,一般用大虎头。色彩也分为上五色与下五色,用色规范和蟒的程式大致相同,如黑脸谱的用黑色靠,红脸谱的用绿色靠,英俊武生、武小生用白色靠等。二、国粹京剧的申遗之路国粹京剧已经正式申报联合国 2010 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相关正式文本日前已经提交联合国,并在要求下也提交了补充材料,具

15、体结果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下半年公布。最终结果将在下半年揭晓。目前来看,京剧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努力很有可能成功。北京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在电话里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京剧在 2009 年 10 月开始的申报工作,目前已提交了正式文本。2010 年 10 日来自联合国的消息称,中国传统的京剧、中医针灸已经列入今年申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候选名单。目前,中国传统的京剧已经列入今年申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候选名单。从 15 号开始到 19 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将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一个会议上,对各国申报的遗产展开审议。三、京剧的条件分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16、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