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原创征文七篇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91635988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原创征文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原创征文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原创征文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原创征文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原创征文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原创征文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原创征文七篇(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原创征文七篇篇一农村拆迁了,父亲搬家了,周末我去父亲家蹭饭。走进父亲所居的安置房小区,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幢幢需要仰望才能看到顶的高大建筑,黑白相间的墙体错落有致,楼下的停车场上停着一排排汽车,道路旁种着香樟和广玉兰;一条石铺的弯曲小径把花丛和草地分隔开来,花丛里盛开着粉色的杜鹃、火红的石榴、斑斓的月季,绿油油的草地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广场,这应该是大爷大妈锻炼和跳广场舞的地方,广场边上摆放着健身运动器材。看着设置完善功能齐全的社区,我为父亲晚年生活在这里感到高兴。父亲住在二十六楼,是一百零五平米的套房,三居室,二厅、一卫、一厨,每个房间都配置了空调和电视机。厨房里冰箱、热水器、

2、微波炉、电饭煲一应俱全。卫生间里宽敞的淋浴房、整洁的洗漱柜。阳台上,除了台洗衣机和拖布池,还放了二盆吊兰,二盆绿萝和一盆文竹,给居处多了几分生机。“还不错吧?”看着我仔细打量着这一切,父亲不无得意。我忙着点点头,连着说了几个“好”字。这就是我父亲现在的生活,这是一个普通农民(可能要叫市民了吧)现在的家。坐下来后,父亲不无感慨的说:“谁能想到会有这么好的住处,会有这么好的日子,做梦也没想到。以前住在老屋里潮湿、阴暗,可说是与鸡鸭同室,与兔猪为伴。逢阴雨天,一股霉味,混杂着家禽家畜的异味,室内空气就变得格外沉闷,使人心情糟透了。”说话间,我的大伯来了,是父亲打电话叫他来的。大伯刚过八十大寿,还是和

3、我印象中的一样健壮,红润的脸上并没有留下岁月的沧桑。前后脚又来了两位老村上的邻居:萍姨和周婶,萍姨六十几,周婶七十多。她们说很惦记我,知道我回来后特意来看看我的。她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因此自然而然的谈起了我的童年。周婶还谈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趣事:“那时你大约4、5岁吧,提了个竹篮子,里面有几根你捡的枯树枝,我故意拦住你,要你给我两根,你把篮子藏到身后,用手护住,连连说我要拿回去烧饭用。你说说,这么小就这么懂事。你还记得吗?”我真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我不解地问:“难道那时连烧饭的柴草也不够吗?”“是啊!我们这里人多田少,柴草和粮食的分配是和工分挂钩的,一些孩子多劳动力少的家庭就难了,粮食不够吃,

4、柴草不够烧,只能去捡树枝。那时煤球是供应的,只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有分配,农民没有分配。有人得知望亭发电厂烧过的煤灰都是倾倒在太湖里一个无人的小岛上,有小部分煤灰呈黑色可以拿回家当燃料,好多人就搭伙驾着小木船到太湖里去挖煤灰了;还有人到江阴的芦苇荡里去挖黑土当燃料。其实那些煤灰的火力是十分微弱的,烧顿饭要一直守在炉子旁,要不停的加煤灰饼,但有什么办法呢?总比没有好吧。”大家听了不免一番感叹。“没想到”,周婶打破沉闷,“邓小平分田到户,没几年,米也有了,柴也有了。一样是那么点田,一样是那么多人”。“田是自己的了,每个人都全身心地扑在田上,偷懒的人没了,敷衍塞责的人没了,得过且过的人没了。精心耕种,自

5、然田地就会回报你了。”大伯接着说,“而且装满煤球的拖拉机也出现了,三天两头绕着村子喊卖煤球,再过几年,卖煤球的少了,代之而来的是充煤气的吆喝声,装着煤气瓶的电瓶车在村子里一天转几次。到现在卖煤球的拖拉机,换煤气的电瓶车都没了影,更方便的管道煤气把它们赶跑了。”在我们谈话间,父亲已准备好饭菜,并招呼二位阿姨和大伯跟我们一起吃。我看了看,糖醋排骨、清蒸白鱼、咸肉鳝筒,一盆河虾,两个素菜:炒豆苗,炒金花菜,汤是紫菜豆腐汤,还有一盆红烧螺丝,父亲知道我最爱吃这菜。饭桌上,大家很健谈,萍姨指着桌上的菜说:“那时要逢年过节才会买点肉、鱼,可是现在天天有荤腥,朝朝换新鲜。我现在最怕的、最难的事是去菜场买菜,

6、面对陈列着的一年四季应有尽有的菜我不知道买什么好。转了两圈,挑了几样认为是合适的菜,却总是应付不了孩子们吃叼了的嘴。”父亲对我说:“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吗?那时吃菜能挑剔吗?菜地里长啥菜,就吃啥菜。是茄子、长豆的季节,天天吃长豆、茄子,蒸茄子、炒茄子、长豆烧茄子、咸菜烧长豆,一直吃到长豆、茄子的季节尽了。”“对”周婶接着说:“菜地里长啥吃啥,纯农户没有一个会去菜场买菜的。自己的鸡生了几个鸡蛋也舍不得吃,那时伍分钱一个鸡蛋,卖了要给孩子们买铅笔、本子,买油盐,生产队里六、七毛钱一个工,要等年终分红,去除稻谷钱、麦子钱、柴钱,家里劳动力多孩子少的能余几十块钱,而劳力少孩子多的家庭反而会欠生产队钱,就只

7、能靠政府救济补贴了。真的,那时起早摸黑,一年到头在田里忙,到头来还是个勉强温饱;现在什么也不干,党和政府每月给我们八百多元钱,孩子们的收入也高,想吃啥就买啥;出门乘公交不要钱,进公园景点玩也不要钱。现在这日子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对”我大伯说道:“我是知足了,一个国,有十三亿多人,当这个家不容易啊!三四十年间,发生这么大变化,国富民强,邓小平英明,习近平伟大。”“可是还有那么几个人,自己管不好自己,却总是喜欢指指点点,发些莫名其妙的牢骚,真是上了白粮船,忘了吃糠时。”父亲补充说。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了对党、对政府由衷的感恩之情。回家的路上,望着灯火灿

8、烂的和谐小区,我为生活在新时代的家乡人感到自豪。篇二2018年4月,本人有幸参加了由*省委组织部和教育厅组织安排的第一期“爱国奋斗贡献”革命教育活动,地点在江西省干部学院。学院老师们为我们准备了包括“井冈山道路与井冈山精神”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我们观看了再现当年井冈山斗争的大型实景演出;走过了当年朱毛红军走过挑梁小道;聆听了红军后代讲述革命先烈可歌可泣英雄事迹。正如毛泽东自己在日记中写道,粮食万难钱款万难医药万难。我们了解到,红军师长张子清就是因为缺药发炎致死,井冈山人不过两千,产粮不过万担,几万红军窝在这弹丸之地,红军有时连南瓜汤都喝不上。晚上睡的是草铺,白天穿的是破单衣。我们了解到,为了解决

9、这些问题,毛主席当时鼓励革命战士参与生产劳动,开放与国民党白区的商业活动,盘活井冈山老区革命商业活动。老师们或讲、或演、或现场教学,真实感人地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诞生奋斗、牺牲,最终取得革命胜利,也展现了共产党人在斗争中学习,成长的感人故事。自己从事医药研发事业,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对国力提升、国家繁荣,可谓亲历亲闻,感同身受。现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继续改革开放,仍面临重重困难和考验,我深感,

10、我们仍然需要井冈山精神!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井冈山时提出“新时代的井冈山精神”: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新时代,井冈山精神仍然是改革开放的动力源泉。全面深化改革仍是解决目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扬,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资源,集中反映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涵。改革开放的今天,有人说井冈山精神过时了。我却认为,当前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更需要发扬新时代井冈山革命精神,为了人民幸福不惜牺牲一切,靠实践,靠开拓,继续走出一条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成功之路。8天时

11、间很快过去,我们转眼之间就毕业了,并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通过短短的学习,我向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道个别,表个态,作为曾经的祖国花朵,我们现在正在努力绽放,继承革命的遗志,结合新时代的新实践,作为海归的一员,我们有着报效国家的志向,在事业求索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会坚持不懈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8天的培训,使我接受了一次心灵上的洗涤,思想上的净化,也必将影响我的一生。作为一名创业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者,我选择到井冈山,给自己一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机会。现在想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通过这几天的学习

12、、培训,我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创办企业的初心,理清了后面企业前进的方向,那就是将企业的发展和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我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方向,就是企业前进的旗帜。篇三“咚咚”2018年5月30日上午9时许,随着机器打桩的声音响彻一个小村的上空,在村民们充满期待的眼神里,*市首个整村住房翻建试点村,样板房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预计3个月后就将完成基建,古老的村庄又将迎来一次宏大的变化。这个村庄,正是我的家乡*市*区*街道谈村。从宋代名将李刚落户谈村起,家乡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家乡的70年代生人,这一方水土孕育、滋养了我全部的童年,但我对她百年以前的了解几乎空白,从长

13、辈们、乡亲们那里听得最早的事件便是解放前的一次浩劫,当时因村庄紧邻锡沪路,日本人经过时将全村洗劫一空,临走一把火烧得片甲不留,幸亏村民提前转移,留得性命。日本人走后,乡亲们重返故土,重建家园。那时的谈村,除了乡亲们对故土的眷恋,一无所有。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整个村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原本散在零星、参差不齐的自然村落,经过全村人3到5年的齐心努力,变成了整齐划一的新农村,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村成为当时*新农村的样板。全村240多户农家,每排6-7户,沿谈村河(九里河分支)临河辅排,对称坐落,气象焕然。以村舍为核心,外围是菜田和农田,让所有村民都能就近劳作。整个村庄从此成为聚族而居的典型的江南村庄

14、,村前是锡沪路,村里有渡船口,坐船可由九里河直达四乡八镇、市区、太湖。村中心的三角桥,将双拱桥结合河道走向,创新结构,从三个方向连接全村四个村民小组,形态优雅,实用性强,成为谈村的标志性建筑,目前已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据说古人选择安居之地首先考虑风水,谈村面街临水、家家枕河,东北侧有吼山,西南侧的申塘作为2000多年前春申君所修疏浚九里河之水利要匙,符合风水中的顺局宽旷,有静注之德。也许正是先祖的智慧加被,小村以其便利的水陆交通、勤劳温良的民情民风,不久便成为公社小有名气的富裕村。每年年终生产队分红后,村委橱窗总会贴出一张大红喜报,公布勤劳光荣的千元户。村民们这样回忆当年邻里和睦、日子越过越

15、好的生活:“那时候啊,别说人,每家的鸡都全部认得”。80年代初,*市第一座村级影剧院、也是全公社唯一的影剧院落成谈村,从此家乡告别了露天电影,也真正成为远近闻名的人气聚集地,外村甚至外乡的人都把去谈村看电影当作激动人心的大事。这一幕常常浮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电影散场时,人们走出影院,或月明星稀、或满天星斗,有的打着手电筒、有的拎着美孚灯,心满意足地各自回家。80年代中期,全村人又基本步调一致地从平房翻建为二层楼房,村民们又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生活。时光荏苒,40年光阴弹指之间,随着家乡所在的镇并入*街道、划归高铁商务区,这里成了锡东新城的商圈核心地带,周边的村落几乎已全部消失,取而代

16、之的是高楼和洋房,随着麦德龙、百安居、宜家荟聚等跨国公司相继莅临,加上地铁2号线越过村前、九里河湿地公园的优美呈现,现代城市气象正悄然形成。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竟能以老旧之躯偏安一隅,实属幸运。也许是老旧中蕴含的特质与魅力,和家乡的与时俱进,为她赢得了新生的机遇。2006年谈村被列入*市新农村建设的15个示范村之一,从此,家乡正式踏上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新的时代新的风貌。近年来,谈村先后获得“*省卫生村”、“*省生态村”、“*省文明村”、“*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市综治工作先进村”、“*市和谐示范社区”、“*市健康社区”、“*区先进党组织”、“*区和谐社区”等20多项省市区级荣誉称号。作为较早得益于改革开放成果的村社区,村民们多年来过着富足有余的生活,近年来村民的各项福利也不断增加,如退休补贴、液化气、热水补贴、助学金、奖学金、年终福利等等,村民实实在在感受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