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577215019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安市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笔迹的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歌是一种微言见大义的文学样式,这得益于语言的暗

2、示艺术。作者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在作品中留下关于情绪、关于人生、关于宇宙、关于国家命运的丝毫线索,依着这些线索,透过语言的暗示性,读出作品中更深层的“意”来。诗歌语言的暗示艺术与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异质同构”说有着密切联系。他们认为:“审美体验就是对象的表现性及其力的结构(外在世界),与人的神经系统中相同的力的结构(内在世界)的同型契合。”借鉴这一学说,也不妨把诗歌语言的暗示分为“同构暗示”和“异构暗示”。“同构暗示”指的是诗歌中某些字词在意义指向上与诗歌展现的画面在力的结构上相一致,也就是说诗歌所展现的景象(外在世界)与作品的“意”(内在世界)在力的结构上是一个方向的。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事

3、物,比如山脉、河流、枝叶、花朵、日月、星辰、灯火、季节、云雾等等,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变化出来的表象,都传达了人的某种内在的情感、心境。比如春天树木发嫩芽给人一种生命萌动的欣喜;而万木葱茏则让人感觉到勃勃生机;当秋天到来,树叶发黄或枯死则让人倍感萧条。通过树叶由萌发到凋零,由绿变黄的变化与人的内在情感生活的联系,从而沟通了大自然与心灵这两个不同的世界,传达出了人的情感生活的跌宕起伏的变化。当然,有些事物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已经化为了一种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从而引起人们的某一种心理定势。比如“客舍青青柳色新”,由于“柳”与“留”谐音,古代就有了折柳送别的习俗,而诗歌中“柳”字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一

4、个离别的场面。所以,古代诗歌就常常巧妙地借用物理世界的事物来暗示内心世界的变化,通过这种大自然的种种风物的律动与人的心灵的律动的沟通,真正达到身心和谐、物我同一的境界。漆黑静寂的夜,无疑带给孤独者张继的会是一种心灵的撞击,在枫桥夜泊中,张继浸染的愁绪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这些景物所体现出来的幽冷静寂同成一气,两者在力的结构上是下沉的。“异构暗示”指的是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与诗歌语言蕴含的情感变化在力的结构上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诗歌的物理世界(外在世界)与诗歌的精神世界(内在世界)它们在力的方向上不一致。诗人在诗里客观地展现了一个画面,但这幅画是不和谐的,因为在字里行间游动着的那

5、股“气”是那么的浮躁不安,令人难以捉摸,我们甚至于无法完全把自己放入到那一个环境中去产生认同。其实,这股“气”就是作者有意或无意体现在作品中的情感变化。也许是作者想极力隐藏内心的情感波动,或者是要让这种情感以极深刻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他们将思想感情的变化放置在一个相悖的画面之中,让画面来说话,让读者自己找答案。这种物理世界与心灵世界的不和谐,实际上就是另外一种美曲折见景致。苏轼上元侍宴写早朝的盛况,“淡月疏星”“仙风”“玉炉”“一朵红云捧玉皇”渲染了歌功颂德的热烈场面,却暗含诗人对侍臣卑微人生困境的嘲讽,色彩鲜丽、气氛热烈的场面与嘲讽、怀疑在力的结构上是相反的,前者向上,后者向下,从中暗示了苏

6、轼对朝廷至高无上秩序的怀疑与嘲讽。“同构暗示”说明了物我的协调与同一,而“异构暗示”恰恰打破了这种协调与同一。作者可能会被某个景象感染,但由此产生的情绪并不是诗歌意境的深化,而是与诗歌画面的情感基调不相协调的情绪波动。所以,在阅读这一类诗歌时,我们往往会被表面的景象迷惑,对诗歌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好在有诗歌的语言提醒着我们还有一些未曾道破的东西。只要细细品味,好好体会,这些隐匿起来的景致便豁然显现。“异构暗示”表达上更加曲言婉至,比起直接的或正面的表达,它更显曲折美、变化美和理性美。诗歌语言是暗示性的,而非说明性,透过语言的暗示解读诗歌,由诗歌的丰富带来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这是文学的良性循环。(

7、节选自刘燕玲掀起你的盖头来浅谈诗歌语言的暗示艺术)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审美体验中客观的外在世界与人的内在世界在力的结构上是同型契合的。B. 枫桥夜泊中张继的愁绪与“月落”“乌啼”等景物所体现出来的幽冷静寂的氛围协调一致。C. 在诗歌语言的“异构暗示”里,诗人游动于字里行间的情感需要读者自己从画面中找寻答案。D. 阅读“同构暗示”类诗歌时,读者往往会被表面的景象迷惑,对诗歌的理解可能过于简单化。2. 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是一种微言见大义的文学样式,诗人通过暗示性语言抒发情感,表达思考,这是其他文学体

8、裁不具备的。B. 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哀体现了诗歌语言“同构暗示”的特点,我们能依据景物的描写感受诗人蕴含的情感。C. 苏轼上元侍宴一诗描写的早朝盛况与诗人对侍臣卑微人生困境的嘲讽形成“异构暗示”,体现了物我协调之美。D. “同构暗示”的诗歌表达直截了当,“异构暗示”的诗歌表达曲言婉至,所以其艺术性高于“同构暗示”的诗歌。3. 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然后借鉴格式塔心理学派“异质同构”理论将暗示分为两个类型。B. 文章在分析“同构暗示”与“异构暗示”的不同特点时,先明确概念内涵,再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C. 文章以“柳”为例,证明

9、有些事物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已经化为了一种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D. 文章比较了“同构暗示”与“异构暗示”给读者带来的不同审美体验,后者能让读者的精神世界更丰富。4. 下列诗句最适合用来支撑文章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B.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野田黄雀行)C.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梦江南)D.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李清照声声慢)5. 结合本文,分析下列诗句在“同构暗示”或“异构暗示”方面的具

10、体体现。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答案】1. D 2. B 3. D 4. C 5. (1)白诗是“同构暗示”,诗歌描写的枫叶荻花、瑟瑟秋风与诗人送别友人的愁绪及谪居浔阳的苦闷在力的结构上相一致,都是向下的,达到了身心和谐、物我同一的境界,形成诗歌语言上的“同构暗示”特点。(2)杜诗是“异构暗示”,诗歌描写的“江碧”“鸟白”“山青”“花红”等浓丽春景,与诗人急切盼归的主观情感在力的结构上不一致,外在景物向上,主观情感向下,强化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

11、.“阅读同构暗示类诗歌时”错误。由原文“而异构暗示恰恰打破了这种协调与同一。作者可能会被某个景象感染,但由此产生的情绪并不是诗歌意境的深化,而是与诗歌画面的情感基调不相协调的情绪波动。所以,在阅读这一类诗歌时,我们往往会被表面的景象迷惑,对诗歌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可知,是阅读“异构暗示”类诗歌时,读者往往会被表面的景象迷惑,对诗歌的理解可能过于简单化。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这是其他文学体裁不具备的”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诗歌语言是暗示性的,而非说明性,透过语言的暗示解读诗歌,由诗歌的丰富带来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这是文学的良性循环”可知,原文只

12、是说“这是文学的良性循环”,没有说“这是其他文学体裁不具备的”。C.“体现了物我协调之美”错误。由原文“而异构暗示恰恰打破了这种协调与同一”可知,早朝盛况与诗人对侍臣卑微人生困境的嘲讽是相反的,是不协调的。D. “所以其艺术性高于同构暗示的诗歌”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异构暗示表达上更加曲言婉至,比起直接的或正面的表达,它更显曲折美、变化美和理性美”可知,原文没有比较二者艺术性的高低。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D.“后者能让读者的精神世界更丰富”错误。由原文“诗歌语言是暗示性的,而非说明性,透过语言的暗示解读诗歌,由诗歌的丰富带来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这是文学

13、的良性循环”可知,原文说的是“透过语言的暗示解读诗歌,由诗歌的丰富带来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而不是“后者能让读者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四段主要讲的是“异构暗示”,指的是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与诗歌语言蕴含的情感变化在力的结构上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诗歌的物理世界(外在世界)与诗歌的精神世界(内在世界)它们在力的方向上不一致。A.用凄凉、冷落的清秋景色表达惆怅和哀愁的情感,属于“同构暗示”,不适合用来支撑文章第四段主要观点。B.高大的树木在狂风中摇曳,发出悲怆的声音,不仅描绘了一幅悲壮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曹植对朋友被残害的同情和自己的内心苦痛

14、。属于“同构暗示”,不适合用来支撑文章第四段主要观点。C.在梦中,李煜重现了昔日南唐春季游上苑时的欢乐情景,那种豪华景象和春风微拂、花好月圆的美好时光,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哀痛和悲愤。景色与情感相反,属于“异构暗示”,最适合用来支撑文章第四段主要观点。D.一幅菊花凋零、无人问津的凄凉景象,象征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悲伤。属于“同构暗示”,不适合用来支撑文章第四段主要观点。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1)根据原文“同构暗示指是诗歌中某些字词在意义指向上与诗歌展现的画面在力的结构上相一致,也就是说诗歌所展现的景象(外在世界)与作品的意(内在世界

15、)在力的结构上是一个方向的”“古代诗歌就常常巧妙地借用物理世界的事物来暗示内心世界的变化,通过这种大自然的种种风物的律动与人的心灵的律动的沟通,真正达到身心和谐、物我同一的境界”可知,白诗是“同构暗示”,诗歌描写的枫叶荻花、瑟瑟秋风与诗人送别友人的愁绪及谪居浔阳的苦闷在力的结构上相一致,都是向下的,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达到了身心和谐、物我同一的境界,形成诗歌语言上的“同构暗示”特点。(2)根据原文“异构暗示指的是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与诗歌语言蕴含的情感变化在力的结构上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诗歌的物理世界(外在世界)与诗歌的精神世界(内在世界)它们在力的方向上不一致”可知,杜诗是“异构暗示”,诗歌描写的“江碧”“鸟白”“山青”“花红”等浓丽春景,与诗人急切盼归的主观情感在力的结构上不一致,外在景物向上,主观情感向下。诗中的美景与诗人的伤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的渴望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感受,强化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期待师陀我忽然想起徐立刚的父亲和母亲。徐立刚是我小时候的游伴,据说早已被枪杀了。这两个老人,怎样度着他们的晚境呢?这一天我站在他们门前,快近黄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