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专题二主题与标题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554649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专题二主题与标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2讲专题二主题与标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2讲专题二主题与标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2讲专题二主题与标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2讲专题二主题与标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专题二主题与标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专题二主题与标题(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专题二 主题与标题,陕西省,一、确定文章主题 最常见的三种方法是:找、并、联。 1“找”,即找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 找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直接地提示了文章的中心。 找注释。注释有时会交代作者的思想、写作背景及动机等,文章的主题往往与之有关。 找过渡句(段)。文章的过渡句(段)对文章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找开头、结尾句。文章开头句有时起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句有时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找抒情议论句。记叙文写人叙事的目的就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所以抒情议论句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找反复出现的句(段)。为了使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时采

2、用反复的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找独立成段句。独立成段的句子在文中往往起强调的作用,与主题关系很密切。 注意: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如果文章找不到关键句,需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则可使用下面的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了(抒发、赞扬、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2“并”,即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3“联”,即联系时代背景。不少文章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的社会内容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可以采用“通过描绘歌颂(批判)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句式来归纳。,二、标题

3、的作用与拟写 实际上是感知主题,梳理情节的变题,因此,分析、拟写标题要在准确把握主题、情节的基础上进行。 1标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概括文章所叙之中心事件。标明文章行文线索。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等,这篇记叙文的文题很可能就是该文的线索。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记叙文就是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文章的题目的。吸引读者关注。一篇好文章的题目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之后能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读下去。含蓄隽永,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分析其含义就要找出其象征意义。,2拟写标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找文章线索;明确中心;反复研读开头和结尾;注意反复出现的句子

4、;抓住核心人物;抓住核心事物;抓住核心事件;把握作者情感;所拟标题要简洁、凝练、概括、个性,十字以内,很能吸引人的眼球。,一、(2015大连)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半岛小夜曲 春三月的迎春花谢了,五月底的野蔷薇也谢了,转眼间小扇子一般的夜合欢也开得粉艳艳的,张扬不羁。夏天慌慌张张的,就那样不期而至。 三面环海的半岛城市,即使是仲夏,也不会热得让人发狂。,走在街上,凉风习习,霓虹闪烁。街中心的广场上,一位年纪略长的大叔,正在优雅地吹着萨克斯,他深情、专注,极力用肢体语言诠释着音乐的内涵。他沉浸在自己的曲调中,那份忘我,那份投入,让人情不自禁地进入音乐的氛围中。侧耳细听,那首优美的萨克斯曲,居然是

5、蔡琴那首经典的绿岛小夜曲: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断地向你倾诉 有人开始驻足围观,优美的萨克斯曲,自然会招来许多喜欢广场舞的人们,他们随着乐曲翩翩起舞。星星在遥远的空中眨着眼睛,和煦的晚风轻轻地掠过,滑过肌肤,有微微的凉意,一切都是那么闲适、自然。,萨克斯的曲调优美,低沉,舒缓,伴随着清凉的海风,时断时续地飘过来,像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耳畔轻轻诉说着什么,使人清爽;又像一声声柔软而熨帖的话语,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心,给人以力量。我一直以来因生活的忙忙碌碌、平淡无奇而堆积起来的焦躁情绪伴着这乐曲,渐渐随海风而去。 这里不是绿岛,不是台湾岛,

6、这里只是渤海与黄海交汇处一个美丽而舒适的半岛城市。仲夏的夜晚,人们休闲消夏,喝啤酒,吃西瓜,侃大山,过着闲适的夏夜生活。,在霓虹灯下,沿着街道一路走来,有小情侣在花影里喁喁私语,仿佛要说尽一生的情话。有老夫老妻在马路上就着月光灯影遛弯儿,虽不曾手牵着手,但中间相隔一尺的距离,是一生修行而来的默契。谁家的孩子,举着烤鱿鱼,眉飞色舞地在小伙伴眼前晃两下,忽然又撒着欢儿地跑了,引来一路追逐嬉戏和欢声笑语。谁家的男人在小吃摊前,穿着拖鞋,光着脚丫,满嘴跑火车,说中东局势,侃钓鱼岛问题,一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神气模样。也有老婆婆拿着小板凳,摇着蒲扇,在街口和左邻右舍闲聊,兴致来了,也会给孩子们出几个谜

7、语猜猜。也有老爷爷,拿着烟袋,兴致勃勃地讲上几段杨家将聊斋或者三侠五义什么的。谁家的女人,在这夜的暗影里,扯着嗓子,悠长地喊,那个谁,回家睡觉了,明天还上不上学了?这活生生的生活画卷如一轴烟火图,只让人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美。,市井生活,鸡零狗碎,琐碎繁杂,在这夏夜里都渐渐地悄然隐去,陪伴我的是夜色朦胧,晚风轻拂,蛐蛐低唱,花影婆娑。一颗心宁静恬美,不再焦躁,不再郁闷,只感到这仲夏夜的生活如同那首绿岛小夜曲,让奔波劳碌的生活有了诗意。 趿拉着鞋,在路灯下,慢慢地走,忘记了想要去哪里,忘记了曾经的心绪。这仲夏夜的生活,正如一首优美的半岛小夜曲,迷人而沉醉,美得让人不忍心睡去 (文/积雪草,有改动

8、) 1本文以“半岛小夜曲”为题,有什么好处? 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半岛仲夏夜的生活”比作一首“小夜曲”,有诗情画意,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本文描述了仲夏夜生活的两个场景,请分别加以概括,并说说作者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街中心广场上,见到的一位年纪略长的大叔吹萨克斯,有人围观,有人随乐起舞的场景;沿着街道一路走,见到的人们休闲消遣的场景。作者的心境从焦躁到宁静到沉醉。 3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用了神态、动作描写,“举”“眉飞色舞”“晃”等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孩子的得意和喜悦,写出了作者从平凡市井生活中感受到的美。,4理解第段中画横线句子的

9、含意。 仲夏夜平凡、琐碎的市井生活,很美好,给人清爽,给人以力量;让人们能从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美。 5作者在仲夏夜的所见所闻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描述一个你记忆中的场景,并写出感悟。(文中出现的场景除外,100字左右),二、(2015西安市联考)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隔河看柳 柳随手抓起一件外套便冲出门去,全然不顾追着喊她的母亲。 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温将空气熨烫的很暖。 柳一口气跑到了河边,河很宽,对岸是一小片树林,靠近河边的地方栽了几排柳树。夕照里,对岸的杨柳簇起几团绿烟。,现在正是早春,嫩绿的草芽已经冒出来了。她把外套随手扔在河边的草地上,一屁股坐在地上。柳的脑子很乱,“想学画画门

10、缝也没有,不务正业!”父亲的话像炸雷一样震响在耳边。真的,柳无法理解父亲。 河对岸柳树默默地立着,几只晚归的鸭子呼朋引伴似的从河里上了岸,柳什么也不愿想,可往事像河边的青草疯狂滋长蔓延,一会儿,她便跌落在回忆的河流里 每年初春,父亲都会带她到这里看对岸的柳树的丰姿。柳是初春生的,恰是“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时候,父亲是一位语文老师,又加上“柳”与“留”谐音,父亲便给她取了这个既有诗意又吉祥的名字。,柳是在父母的期待中长大的,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很优秀。进入高中后,柳依然很努力,可成绩却像抹了油一样往下滑,柳为此伤透了脑筋,买资料,题海战,加夜班,请家教可高一结束的质量调研依然考得很差。除了学习,

11、柳还喜欢画画,小学和初中时,学习比较轻松,课余时间就拿出笔、纸画画,参加学校的艺术节,总能获奖。柳进入高中后,成绩一直不理想,柳也没心思拿起画笔。柳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生源不好,只有考进年级前100名,考本科才有希望。转眼高二的课程结束了,柳考了250名,知道成绩的那个晚上,柳哭了一夜。第二天,柳红肿着烂桃似的眼,老师找到了她,对她说:“我知道你很努力,但效果不明显,我听说你美术很好,学校要开一个高考美术辅导班,你的文化功底又不错,你和家长商量商量,报名吧!”柳当时答应了老师,但柳知道父亲不会同意的,小学时,美术老师看中了柳美术方面的天赋,要收她为徒,父亲差一点和人家翻脸了呢;柳还知

12、道,父亲单位同事的孩子都考上了好的大学,一心要强的父亲心里也有压力啊,考不上文化本科父亲会伤面子的。在父亲的观念里,音乐啊,美术啊,那都是不务正业,可自己确实很喜欢美术,这种愿望在父亲的期望下压抑了很多年。“再也不能犹豫了!”柳在心里对自己下了决心,晚饭后,柳叫住了刚要出门的父亲,“爸,我和你说个事。”柳怯生生的说,“你说吧!”父亲看起来心情很好。“我要学美术,考艺术本科。”“什么?”刚喝过点酒的父亲,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两只眼睛愤怒得像要迸出来,“我只考了200多名,我考不上文化本科,改学美术估计还有希望吧!”柳不敢看父亲的脸,“你放屁,学美术,门缝也没有,你看看你学校那几个学美术的学生,我一

13、看就恶心!”“可我”,柳知道自己的辩解很无力,于是她一转身跑出了家,一阵风吹过来,柳打了个颤。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边留下淡淡的红晕。远方河畔的柳,一点也不像夕阳的新娘,一抹抹,一团团的绿着。“春天已经很深了吗?”柳想着,在这样的思绪中,摆渡的小船过来了,“正好去看看那对面的柳吧!”柳在心里对自己说,“很少过去看柳啊,放松放松吧!”柳努力不去想这些事了。 小船的双桨在平静的河面划起欢快的水花。 不一会儿,对岸到了。那些柳树已经很粗壮了,可垂下的不是像从对岸看的那样的丝绦啊!刚刚臌出芽儿呢,哪有成团的柳色可看啊!柳想起每次父亲带着她站在对岸看柳,总是说,你看,我们这儿没有迎春的花朵,你看那些柳树,早

14、就放出叶儿来了吧,多绿呀。现在,柳看着这满树的芽儿,想,放出叶儿,还需些时日吧,还是隔着河看柳,满树的热闹啊!父亲呀,父亲,你每次都是隔着河看柳啊!,回到对岸的时候,柳又望了望对岸的柳林,依然一片葱郁。走在回家的路上,柳在心里对自己说,爸,明天我要带你到河那边去看柳 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隔河看柳”的含义。 表面写柳和父亲隔河看对岸的柳树,深刻含义是隔河看柳看到的并不是事物本来面目,只有走近了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2柳的父亲反对柳学美术的原因是什么? 父亲单位同事的孩子都考上了好的大学,柳考不上文化本科父亲会伤面子的;在父亲的观念里,音乐啊,美术啊,那都是不务正业。,3结合语境,理解下面两个句

15、子的含意。 (1)小船的双桨在平静的河面划起欢快的水花。 柳放下了心事,准备到对岸去看柳树,心里轻松了许多。 (2)走在回家的路上,柳在心里对自己说,爸,明天我要带你到河那边去看柳 带爸爸到对岸去看柳树真正的样子,希望爸爸明白学美术并不是不务正业,只是他没有真正了解美术这门艺术,对其有偏见;并能够支持自己考艺术本科。,4赏析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画线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因为父亲反对柳报考艺术本科而忧伤的心情和由此引发的回忆。 5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柳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请简要分析。 从柳从小就喜欢美术并总能获奖,可知柳是一个有绘画天赋的孩子;

16、从柳因为父母的期望而努力学习,可知柳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从柳要带父亲到河那边去看柳,从而解决问题的做法可知,柳是一个聪明睿智的孩子。,三、(2016预测)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温暖的臊子面 王世虎 走出校门口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了。我只感到肚子疼痛得厉害,才蓦然想起,自己连晚饭都还没有吃。这段时间总是这样,由于要应战下个月的职能考试,没有准备好的我只能临时抱佛脚,每天坚持去自习室死啃书本几个小时。 离自己租的房子还有将近两里路,街道上已是一片黑暗和宁静,看来又只能回去泡方便面了。我拖着虚弱的身体,有气无力地一步步地往前挪动。,忽然,前面的一点若隐若现的昏黄灯光吸引了我。我大惊还有一个小吃摊位没打烊,一对中年夫妇正坐在那里悠闲地聊天。 我就像一个饿狼似的扑了过去:“老,老板,还有吃的吗?” “有呢,歧山臊子面。”女人笑着说。 “给我来上一大碗。”我已是迫不及待。 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