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之简答论述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553658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之简答论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原之简答论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原之简答论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原之简答论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原之简答论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之简答论述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核行动指南,是彻底,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我们必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决不能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

2、于经典作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可能要求前人为他们身后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其科学性是指它既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又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其革命性是指它是批判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 3、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

3、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4.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2)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4、,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5.如何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历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使事物在其发展中包含了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展现自身的完整性、总括性。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这种总括性、总体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对事物进行质量分析和矛盾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对事物存在总体和发展全过程的综合研究。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规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是客观的、普遍的,其表现形式又是多样的、特殊的。在运用这一规律时,要把它当作研究的指南去分析

5、事物实现否定之否定的具体道路,而不能把它作为单纯的证明工具,当作公式到处乱套。6.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及其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认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3.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4.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并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意识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7.论述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的基本观点,并论述与解放思想,实事

6、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关系. 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进到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和统一了起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能动反映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内在统一的,坚持这一统一也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使思想不僵化,使思想适应变化的新形势,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时,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真正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所以,必须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辩证地结合和统一起来,遵循用马克思主义能动

7、的反映论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错误,把各项工作做好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它有何重大意义?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9.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8、的辩证关系,并分析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1)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也包含着感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就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辨证统一的原理。教条主义者往往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把书本知识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往往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

9、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的或个人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总是局限于自己的狭隘经验,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我们应努力防止和纠正这两种片面性。10.运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阐述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11.试述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

10、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意义: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与生产力状况和

11、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优化结构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12.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实质。意义: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

12、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有矛盾。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3.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

13、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14.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基本矛盾(1)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这一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

14、命运.15.为什么一个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决定. 1.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就不同。如果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不利于交换的进行.2.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不利于技术进步。所以,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6.如何正确认识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此时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业机器的开发和利用;二是

15、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但这只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即生产工具不论以什么形式存在,其本质上依旧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它们生产产品时,只是把原来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自动化生产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17.简述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不是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的大小是由价值决定的。18.什么是价值规律?它有什么作用?价值规律是

16、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半规律,它即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的作用: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总之,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归结为一点是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这是通过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实现的。19.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它们有什么意义?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改变其物质形态,而不发生量的变化;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生产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其价值发生了量的变化。意义:1.进一步提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