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研究综述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32461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研究综述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面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研究综述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面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研究综述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面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研究综述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面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研究综述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研究综述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研究综述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研究生作业作业题目:面向老年人户外环境研究综述课程名称:规划设计研究(二)学 号:21216007姓 名:孙娜上交时间:2013年07月22日作业成绩:授课教师:孙晖面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研究综述前言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个地区人口结构发展的普遍现象。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人口老龄化变演变成人类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2000年为人口老龄化的前期阶段;第二阶段,20002020年为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202040年为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与其他国家人口老龄化

2、进程相比,具有起步晚、来势猛、发展快的特点。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分别为12.18%,8.12%,2020年为16.23%,2030年为22.34%,15.21%,2040年为25%和20%。由此可见,2030年时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到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1。老龄化的过程虽然相对较稳定,但是最终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是惊人的。因为它涉及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自1969年以来,老龄问题为联合国大会多次提出,并多次做出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注意老年人口的增加局势;想办法来减缓老龄人化对社

3、会带来的压力;强调要保障老年人的各种权利和福利。老龄化已经开始被全社会重视,我们应该从各个层面来确保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目前,我国的住区户外环境建设并没有很好的适应老龄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这一领域也将是城市规划面对老龄化时代重点研究的方向。研究发现在老龄化迅猛发展的当下,促进健康的模式也已经开始从医学模式转向建筑外环境模式的探讨,特别是住宅区的外环境的影响。根据Jackson所言,“我们现在认识到我们设计怎样的建筑环境可能具有解决许多伟大的民族公共健康问题的巨大潜在作用”(Jackson LE,2003)。面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与研究也有一段时间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从国内外有关益于老年人健康的户

4、外环境研究包括其研究的方法、重点研究内容、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进行综述。1.国内外发展概况1.1 国外发展概况 1865年,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法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人口的国家。40年后的瑞典和挪威,80年后的英国和德国,100年后的美国相继成为老年型人口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扩展到许多发展中国家,如亚太地区的新西兰、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也先后今日老龄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有许多国家在应对老龄化,创造舒适的老年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主要介绍英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四个国家的相关概况。表11国外老年居住外环境

5、发展概况国家时间、事件主要特点英国21)197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的出生率一直未达到更替水平,且明显下降趋势,老龄化现象明显。2)1989年英国发表社区照料白皮书强调尽量使老年人居住在家的必要性。3)2001年颁布全国老年人服务框架,成为政府致力于老年人健康和社区照料服务的政策工具。1. 鼓励发展社区照料系统,使老年人留住在自己的住区。2. 鼓励健康的自立,提供个人化服务,满足个人需要,为照顾者提供支持。3. 注重社区环境改造,重视老年人的健康。美国31)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老人法被多次修改,其中对于老年住宅、养老福利设施和社区计划三方面作了重大的改进。2)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出现老年

6、社区的开发建设是美国老年居住建筑环境建设的重要特色,出现了所谓的“太阳系”布局形式的社区空间结构。1)注重从社会学、美学和医学的角度来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2)强调与邻接环境的融合。3)设施较完善,服务多层次。4)注重老年人的精神照顾日本41)1963年颁布日本老年人福利法,依据该法制定了居家养老福利政策和设施养老福利政策,既注重保护和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又重视社区中社会养老设施网络的建设。2)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研究社会养老设施。3)1996年3月出台的福祉性街区规划建设手册中,对社区建设应该为老年居住者考虑,在设计上做了细致的规定。1)从以前的单纯注重私密性空间设计转向适度开放的空间设计

7、。2)注意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的设计衔接。3)注意创造多样化的停留和休憩空间设计,来满足老年人的空间行为需求。4)注意空间之间的有机联系设计新加坡51)70年代末就开始对老龄化问题给予较大的关注,并实施了“养老安居计划”。2)1998年专门成立了老龄化专业委员会,负责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与对策的制定。1)对与老年人一起或在附近居住的家庭实行鼓励政策。2)为老年人提供“友好的”居住环境。强调在近便的距离内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服务设施与公共娱乐活动空间,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交活动需求。3)提供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规划设计和社区服务。1.2 国内老年户外环境发展概况1.2.1 老年人心理、生理、行为特征的

8、研究万邦伟在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一文对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指出老年行为活动特征的研究对于未来城市老年公共活动场所与环境的规划建设,必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并将为推动城市现有老年活动场所的改建提供有效的依据。孟琛,汤哲等在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中指出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等,健康方面躯体功能下降和脑血管病史也有重要意义,但作用相对弱于人口学因素。傅素芬,陈树林等在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探讨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指出。老人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与主观幸福度无关,而社会支持和对生活事件的评价是影响老人心理健

9、康的重要因素。吴振云,李娟等在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中指出养老机构中亲情纽带作用减弱,老年人缺少天伦之乐,容易产生负性情绪,使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提示当前养老机构应重视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物质与精神养老相结合已提到日程。李德明,陈天勇等在城市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其增龄变化中指出大多数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偏低,但心理状况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高,更多人的心情趋于平静满足,少数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需要社会积极关注。1.2.2 养老模式的研究李若建在不同职业背景老年人生活及养老模式的选择中指出由于在现实社会中存在明显的以职业为重要标志的社会阶层差别,因此我国的养老模式必须在建立广

10、泛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实行多层次、多选择,满足不同阶层需要的养老体系。崔丽娟,徐硕等在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模式一文探讨了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和较理想的养老模式,指出老年人“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且这一养老观念的转变与老年人的性别和文化程度无关。养老观念的变化使老年人的幸福感指向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不再认为一定要与子女住在一起安度晚年才能幸福。由此导致老人对养老居住方式有了不同的选择。老人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会影响他们对不同养老模式的需求。邓颖,李宁秀等在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中提出发展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搞好老年预防保健,提高老人的经济收

11、入,是提高老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杨春榕在现状与出路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悉中提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的建构,即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由家庭,社区,政府三方面共同承担解决养老问题,并围绕这一模式设计了一系列的配套资金、社区服务制度。许爱花在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中提出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相结合,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这将是未来社会养老的主要模式。1.2.3老年住宅设计的研究浅谈居住区的老年人居环境建设中提到从我国居住的现状来看,核心家庭的普及和传统家庭的逐渐消失,居住建筑的户型将产生变更。老年人住宅设计提到除了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个人习惯外,还要从

12、方便和经济的角度出发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室内外环境。王学民在其居住区规划应注意人口老龄化问题中根据我国实施的人口政策与我国家庭的发展趋势,提出居民的家庭结构正趋向于“4 一 2 一 1”型模式发展,即两个成年人要供养 4 个老人和一个未成年人。因此,在居住区住宅建筑规划中,应根据我国家庭养老的具体模式分别设置同居型、邻居型、分离型等不同的住宅类型。考虑老年人“以家庭居、养为核心”。杜书廷和马金柱在浅议人口老龄化对住宅设计的影响提出在设计时,除了要考虑住宅基本的功能、安全、经济等因素外,必须要考虑未来家庭构成的变化以及老年人生理、心理、生活习惯等因素,提高住宅的适应性。1.2.4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

13、的研究胡仁禄主编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是第一本系统阐述老年居住环境的书,它主要从国外老年居住环境对策和发展概况,和老年居住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研究,中国城市老年居住建筑环境构想,和居住室内外环境设计要点来论述。关于室外环境方面涉及少,主要集中在室内的研究。 姚时章、王江萍主编的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系统阐述了老年人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对居住区老龄人活动场地规划设计做了较系统的论述。另外,2002 年重庆大学李鸿烈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研究,2003 年东北林业大学聂庆娟的寒地城市居住区老年人户外休闲空间的研究,2004 年武汉大学李弦的武汉市老年人室外休闲活动空间环境研究,2005年天津大学范静的老年族

14、居住行为与室外环境设计,2006年北京林业大学张京渤的老年人社区户外空间适应性研究,2006年大连理工大学梁娅娜的居住区户外环境老年人适应性研究,2007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周海源的西安市居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规划设计研究,200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丽丽的老年社区环境建设研究等都针对老年人户外居住环境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2009年王江萍在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一书中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社会特征及需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适宜老年人居住生活的室外活动环境,进而制定出了适宜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设计原则及方法。总体看来,国内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在老年人生理、心理、行为特征等

15、方面,侧重点主要在于老年人健康问题,而在养老模式,住宅设计,老年人居住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于住宅小区老年人户外空间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大都是一些探索性的总结,概括性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并没有形成具有指导性的设计导则,并且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落实情况也缺乏实际的调查和分析。2. 老年人的交往行为与交往需求2. 1 老年人的户外活动 根据扬.盖尔的观点,高水平的交往行为以各种低强度的接触为前提,而户外生活则是这一切的基础。因此要研究老年人的交往行为,首先必须对老年人的户外活动有所认识。2. 1. 1老年人的活动范围人到老年,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因身体机能活动能力的下降;对于退休的老年人来说,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其生活重心也将由工作生活向家庭生活转移。因此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开始以家庭为核心,户外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居住区内。这一点可以由万邦伟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一文中对老年人出行活动分布圈的研究佐证。万邦伟将城市老年人的出行活动圈定义为:老年人外出活动中,由其出行的时间、活动的半径和频率以及出行的范围所组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