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406215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分册【教学过程】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1. 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标志和意义(A)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了农耕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2. 姜寨遗址的特征(A)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3. 神话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A)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的。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等的传说,大体反映了早期先民生活经历的几个

2、阶段。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4.中华考古文化遗址的分布特征(A)(1)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2)核心区域: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第二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1. 文献记载中的夏朝(B)2. 二里头考古发现(C)第三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1.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是信史(B)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

3、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2.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B)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商代人相信青铜器上铸有浅浮雕动物纹饰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3. 甲骨文(B)(1)甲骨文的定义: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2)甲骨文的史料价值:甲骨文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

4、一手资料。甲骨卜辞、后世文献和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一系列考古资料,几种性质的史料多重印证让商朝历史成为信史。4. 二重证据法(D)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首创的一种历史考证方法,也是研究中国古史的基本方法,即用新发现的地下材料与传统的史书典籍相印证,以旧释新,或以新证旧,以获得对古史的新证新释。二重证据法让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第四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1. 西周的建立(A)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纣,定都镐,史称“西周”。2. 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B)(1)目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2)内容:分封已臣服的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

5、插到各地方国之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诸侯、以藩屏周”的功效;(3)影响: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3. 周公是礼乐制度的制定者(C)周公为维护封邦建国的新局面,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制度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以及权利义务。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第五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1. 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C)(1)主要内容:经济:最深刻 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制井田制。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

6、高到一个新水平。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逐渐失效。诸侯、卿大夫竞相占地,战争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奖励农耕军功,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中呈现出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政治: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各国当政者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内政改革,贬抑或废黜无能的旧贵族,起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在战国时达到高潮,范围扩大到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方面。文化思想领域:百家争鸣(2)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急剧变革,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

7、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到秦朝终告完成。2. 百家争鸣(C)(1)背景:经济变革波及政治变革,并影响到文化领域。社会转型时期,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2)主要学派儒家:春秋晚期,孔子创始儒家学派。发展“礼治思想”,创造“仁”这一核心观念。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学,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礼法结合。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韩非、李斯为代表人物。正面肯定变革,提倡“法治”,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

8、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道家:春秋末期兴起,以老子为始祖。对现世政治持绝对否定态度,主张“无为而治”, 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的朴素辨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有深远影响。(3)影响: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第六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1.战国七雄(B) 战国时代,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 商鞅变法(B)(1

9、)背景:秦国内乱数十年不止;屡遭邻国入侵;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图强。(2)目标:富国强兵、兼并天下;(3)内容: 经济措施:废除了井田制,允许土地可以自由买卖;重农抑商,奖励农耕; 政治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军功爵制;实行什伍连坐;建县制;(4)意义:秦国的改革具有延续性,使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3. 秦帝国的建立时间(B)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4.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C)(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2)内容: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

10、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县的长官均有朝廷直接任命。郡下设县,县下设乡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税。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属吏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3)秦朝巩固“帝制与中央集权体制”的措施政治:修驰道、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文化专制,统一思想;民族关系: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4)影响: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

11、治制度的蓝本。第七课 秦末农民起义1. 秦短命而亡的原因(C)(1)滥用民力、秦律诛罚苛刻、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扼制了文化,把士人推到了对立面。(2)战争经验治国不适应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民怨沸腾的局面;(3)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宫廷争斗、大肆屠杀宗室朝臣。总结:秦朝短命而亡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秦的短命而亡说明攻取不易,守成更难。2.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人和结果(A)(1)领导人: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揭开秦末农民大起义序幕。(2)结果:项羽巨鹿之战打败秦军主力

12、,刘邦进驻霸上。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3. 西汉的建立(A)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西汉,都于长安(今西安),史称“西汉”。第八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1. 汉承秦制(B)(1)背景:汉朝建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2)内容:承:皇帝制度、中央官职、地方郡县制度均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为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不承:政令施行宽简舒缓,与秦朝急切苛刻全然不同。认为秦之所以短命而亡,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国并行局面。最终导致“吴楚七国之乱”。以黄老思想治国,实行无为而治。2. 文景之治的内容(B)文帝与景帝采取

13、“清净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下诏减天下百姓田租;废除秦朝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第九课 汉武帝时代1.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B)(1)内外朝制度:汉武帝为加强皇帝集权,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有皇帝和身边的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成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2)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3)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

14、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作用: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1)目的:以思想上的大一统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措施:设五经博士,定儒学为官学,其它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长安建太学、授五经选官吏;郡县学校配经师、培养官员后备人选。(3)影响: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意识。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4)执政原则:儒表法里3

15、.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的三次战争(A)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和张掖),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天山南北与内地连为一体。第十课 东汉的兴衰1. 刘秀建立东汉(A)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为“东汉”。2. “柔道”政策和作用(B)(1)背景:东汉初年,经济凋敝,满目疮痍,知晓民心的刘秀决定以“柔道”治理天下,实行一系列简政安民的措施。(2)具体措施:政治:废除苛法,屡次大赦,平反冤狱,释放奴婢,裁并机构,整顿吏治;经济:减轻田租,三十税一。文化:文教治国。礼贤下士,诚招人才;在洛阳兴建多所皇家图书馆,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在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郡国学”。(3)作用光武帝在位的30余年间,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后人称为“光武中兴。”然而,刘秀的“柔道”另有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的一面,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