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金山中学湘教版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高二针对性测验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1182819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市金山中学湘教版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高二针对性测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汕头市金山中学湘教版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高二针对性测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汕头市金山中学湘教版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高二针对性测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汕头市金山中学湘教版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高二针对性测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汕头市金山中学湘教版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高二针对性测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汕头市金山中学湘教版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高二针对性测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市金山中学湘教版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高二针对性测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必修三针对性测验命题人:陈 亮 注意事项: 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1、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 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3、 答题卡需填的内容有:姓名、座位号、试卷类型(单号涂A,双号涂B)、考试科目。4、 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50分。1、下列

2、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热量带 干湿区 我国三大自然区 文化区A B C D2、关于区域的内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 B.区域是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3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C北方民居房檐宽 D同高度楼房,北方南北楼间距比南方大4下图为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从图中可以反映出( )A区域核心不断缩小,外围空间不断扩大 B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C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D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外联系逐渐减弱5、区域发展的

3、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6. 下列有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 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最小C. 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比重越小 D. 产业结构能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7、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吐鲁番盆地 8、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海尔

4、电冰箱生产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产品单一的电冰箱增加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机等,成为一个企业集团。该企业集团产品开始在国内销售,以后产品逐渐销往国外,目前已经在数个国家投资办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回答910题。9影响该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动力 C原料 D资金10随着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仍然保持在国外的生产布局,原因是( )A利用廉价劳动力 B降低能源消耗 C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D提高管理水平11下列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12我国

5、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 B.江汉平原盐渍化C.江南丘陵红漠化 D.云贵高原沙漠化 读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完成1315题。13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天山 D内蒙古高原14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A利用风力发电 B兴建小水电站 C营造速生薪炭林D修建核电站15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利用地下水资源 D工矿开采16、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绿洲环境发展的趋势是( ) A.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绿洲环境总体趋于好转B.风沙活动增强,盐碱地面积增加C.绿洲经济以农

6、业为主,无环境污染问题D.随着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加强,绿洲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17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18近些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D.围湖造田19、目前,我国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最主要原因是( )A.我国已加入WTO,可以从国际市场大量廉价进口粮食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生产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转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20如

7、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A B C D“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右下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2122题。 21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 D水土流失22该区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土质疏松 D环境恶化23、对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下列能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是() A.开垦草原,尽可能扩大耕地,多种粮食B.在半干

8、旱区樵采天然植被,解决燃料不足问题C.在草原地区适量放牧且退耕还牧D.在内流河中,上游截流引水,修建水库,扩大流域的灌溉24.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前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D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东侧,位于北美夏季风的迎风坡25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视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注意调整农、林、牧结构,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B积极开垦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C缩小林、草比重,积极

9、建设自然保护区 D实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26.下列关于水电站的正确叙述是( )A.河流的落差越大,必定越具备建设水电站的条件B.水电站可提供稳定可靠的、不受季节影响的电能C.利用水电站提供能源,较火力发电更利于保护环境D.根据能量来源来看,水力发电,其实质是将地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27.比较珠江上游红水河和黑龙江流域航运量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降水 气温 B地形 气温 C地形 降水 D资源 地形28、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10、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点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所谓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据此回答2930题。29.关于美国农业带的叙述与图幅序号相符的是( ) A.亚热带作物带 小麦带 玉米带 棉花带B.玉米带 小麦带 棉花带 乳畜带C.棉花带 乳畜带 玉米带 小麦带D.棉花带 乳畜带 小麦带 玉米带30.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A、该地区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B、该地区居民喜食牛奶、乳酪等产品C、该地区是美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区,消费市场广大D、该地区人口稀少,草原面积广大,只适

11、合发展乳畜业31.下列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中,正确措施的选项是( )A在较陡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城市郊外农民增加对农副产品的生产投入C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区投施适量熟石灰改良土壤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右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区的局地地形图,据图回答3234题。32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C只有秋汛 D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33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34.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基

12、本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读下列甲、乙(德国鲁尔区)两图,据图完成3538题。 35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地理位置优越 煤炭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水力资源丰富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A B C D36甲、乙两地的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面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A酸雨 B水污染 C全球变暖 D臭氧层空洞37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A铁矿资源缺乏 B劳动力短缺 C科技水平较低 D市场狭小38导致图乙中所示区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生产结构太复杂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世界性钢铁过剩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