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上传人:我在 文档编号:9117328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杀慕尼黑》观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杀慕尼黑观后感之前我觉得观看NBA球赛的拥趸激动万分、大呼小叫,有点夸张,但看了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之后,终于明白粉丝狂热的感受了。是的,笔者要说的是,如果你渴望看到篮球场上球员们挥洒汗水的模样,如果你渴望看到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进球,那么这部影片,你绝对不能错过。绝杀慕尼黑是由安东梅格迪契夫执导,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约翰沙维奇、马拉特巴沙罗夫、谢尔盖加尔迈什、伊万科列斯尼科夫主演的传记类剧情电影。于2017年12月28日在俄罗斯上映,于2019年6月13日在中国上映。电影讲述了发生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锦标赛的决赛中,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故事。绝杀慕尼黑,根

2、据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真实事件改编,再现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传奇,片中的原苏联队教练加兰任相信“没有永远屹立不倒的王者”,带领队员们经过艰苦训练,打败当时从未有败绩的美国队,震惊世界。在决赛结束前三秒钟,惊心动魄。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美国队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然而,出奇制胜,最终比赛结果却发生逆转,整个篮球历史也发生了改变。其实,该电影告诉我们:需要顽强拼搏的,不仅是赛场上,人生亦如此。即便到了最后一秒,也绝对不要放弃。生命是脆弱的。加兰任作为影片的灵魂人物,他对国家有大爱,对球队很呵护,对家庭很有责任感,但他内心也很压抑,儿子不能站立,需要

3、一大笔费用出国做手术,他为此临危受命,当上了篮球队的主教练;国家对体育投入的捉襟见肘以及体育训练观念的落后,他带领着艰难、困苦、贫穷中的苏联国家队,压力山大;球队成员对他的抵触和不理解,队员患危重病、伤病和竞技缺陷等等致命点,无一不在揪着他的心。尽管顶着多重压力,加兰任内心纠结,他有很多无可奈何和“不得不”,但他对祖国的爱对篮球事业的爱一直驱使着他不放弃,顽强刚毅地排解困难,睿智冷静地、从战术提高从心理素质对队员进行科学训练,直到最后在慕尼黑奥运会上“绝杀”美国篮球队,夺得冠军。让儿子好好活下去的信念支撑着他,敢于挑战常胜将军美国队,他的好父亲形象直击人心,他是强者,但又不是万能的强者,他的人

4、格魅力正来源于此,有血有肉,戳中人心,感人至深。生命很脆弱。中锋队员萨沙违反队规偷偷谈恋爱,但爱情的甜蜜却让他分外煎熬。得知自己命不久矣的他心态崩溃。医生一句“也就活一年”的结论,直接将萨沙未来的无限憧憬变成泡沫。住院、分手、吃药、训练,仿佛噩梦一样主宰着萨沙的生命,驱之不散。但,为什么他还咬牙训练,坚持上赛场?当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战胜美国队是“天方夜谭”的情况下,当生命已经经不起浪费、再无可失,萨沙的坚持当然是因为他意识到人生面临无可妥协。在余生不长的日子里,不想自己留下遗憾,这除了热爱篮球和教练的信任,恐怕再没有别的原因了。一句“教练我想打篮球”,就意味着一切都有转机。他在坚持什么?活着就有

5、希望,他要为教练而战,为自己而战,为热爱的篮球而战。在最艰难的抉择时刻,队员们终于知道,萨沙的心脏病、保罗斯卡斯的叛逃政治问题、伊万的高度近视和偷偷塞给他的违禁品隐形眼镜,都让主教练加兰任独自扛了下来,教练甚至为了抢救命悬一线的萨沙的性命,还把为自己瘫痪儿子做手术的手术费拿了出来给萨沙治病,同时将此事保密起来。所以最后这场球赛,承载了太多东西,情义无价,触动内心,正如队员们不断重复的那句话:我们一直是兄弟,只不过我现在才意识到!激情燃点希望,在恐怖袭击弥漫的异国他乡,彼时的苏联国家队,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没有击退他们,全武行的美国队队员没有打垮他们。“继续比赛,无论如何也要继续。运动比任何类型

6、的战争都更加纯洁和美丽。”彼时一刻,体育精神,就是“绝杀慕尼黑”的精神原动力,队员们在经历重重困难之后,接受变故、误会消除、友情生成、团结一致,集体凝聚力牢不可破,再加上教练的正确有效的指导,队员的刻苦训练,终于换来了胜利的逆袭。现场看电影的时候,确是十分震撼人心。励志、热血、温情、催泪,这不仅仅是一场篮球赛的再现,更是传奇中引起了观众们的民族自豪感的强烈共鸣,当影片最后,最后三秒逆风反杀进了惊人一球的,就是那命途坎坷的萨沙,那一刻萨沙目空一物,感觉时间静止,只有信念支撑着他,他虚晃一枪假装跳跃避开守护的对方球员,一拨篮球,闪现了绝杀慕尼黑之举球进的那一刻,影片中影片外,所有人都为之疯狂呐喊。该电影的历史背景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正处于明争暗斗的冷战时期,影片将这场极具争议的比赛搬上大银幕,重现了一段燃情热血、关乎个人信仰与国家荣耀的历史性时刻。据说,这场比赛是意义非凡的,美国人视为耻辱,一直不肯拿那块银牌。据说,这是连俄罗斯总统普京都亲口承认偷偷看过的佳作。还有,当中还包括着令人感同身受的友情、爱情、亲情,以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人生苦难。对待人生道路上的艰阻,我们该怎样做?我们能够学习和继承的是体育精神,怀揣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大义,不畏坎坷,为梦拼搏,永不言败,永不言弃!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还没观影的篮球粉丝们,你们还等什么,快进影院一睹为快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