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备考工匠精神汇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5293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备考工匠精神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备考工匠精神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备考工匠精神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备考工匠精神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备考工匠精神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备考工匠精神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备考工匠精神汇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届高考政治备考:工匠精神 一、【热点背景】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评析 工匠精神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正摆脱低端竞争格局,中国制造正在向中高端迈进,“工匠精神”正是中国制造亟待补上的“精神之钙”。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毫无疑问,中国已

2、经是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制造大国之一。国外曾流传这样的趣谈:一位母亲问孩子:“上帝住在哪里?”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他一定住在中国。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中国制造。”一方面,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具有极高的占有率,但另一方面,部分中国制造在全球消费者的印象却很是一般,甚至大多中国人本身也更喜欢外国货。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庞大中产阶层的出现,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0年前,大家都图个廉价实用,只要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即可;但30年后的今天,“物不美价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价格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人们更在乎的是产品的附加值:创意、技术含金量、人文

3、关怀、参与感。只可惜,中国的制造业结构不均衡,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中高端制造业严重不足,大家口袋里有钱,却买不到中意的产品,由此中高端消费市场长期为欧美、日韩等国垄断。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中国制造业,它引以为傲的人力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本土回归”“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思路。竞争加剧、外需萎缩、内需不足、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市场也在不断萎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生死挑战。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其实,放大了看,工匠精神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文明。我们的国家、社会是怎么看待工业生产的?我们对于

4、工业生产恪守怎么样的标准、心怀怎么样的期待?一个国家工匠精神的匮乏背后,其实是工业文明的匮乏:品牌、百年老店、匠人、企业文化以及一整套相关的体制机制,乃至社会心理、共识和氛围。应该看到,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也曾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但德国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德国制造质量蜕变;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促使日本制造打开了欧美和全球市场。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但更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让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活得体面、有尊

5、严,让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拥有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自会生根发芽。分析工匠精神,是生产、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离不开工匠精神。大到汽车、电器制造,小到制笔、制鞋,国内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使用的也是一流的机器设备,然而,这些产业长期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究其原因,工匠精神的缺失不可忽视。只有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著融入生产、设计的每一个环

6、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明天。升级的消费需求在呼唤工匠精神。消费正在成为支撑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解决温饱之后,市场面对的是一群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他们固然喜欢物美价廉,但同时也愿意为新技术和高品质体验“埋单”。近年来,中国游客在海外抢购一些小家电、化妆品等,一方面反映出国内制造业品质的短板,一方面证明国内消费需求正在升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必须发扬工匠精神,善于从细节发现需求,臻于至善地追求品质,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也在呼唤工匠精神。一个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中国,既需要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在这个充满创业创新机

7、遇的时代,需要一种不投机取巧的拙朴,真正创造出经得起挑剔目光检验的产品。对策措施工匠精神需要厚植的土壤。当前,中国经济正在深度结构调整,这为那些在品质、创新上有远大追求的市场主体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需要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持之以恒地“补钙”,从职业精神的培养,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再到荣誉体系的激励以及文化土壤的培育,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让中国制造的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二、【知识链接】1、经济生活(1)对企业:有利于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精益求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精益管理科学管理、打造自主品牌推动创新);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2)对

8、消费者:有利于提供更加丰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3)对国家和社会: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生产和制造水平,实施制造强国战略。2、政治生活(1)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2)政府经济职能、文化职能。(3)综合国力相关知识。3、文化生活(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4)文化对人的影

9、响。(5)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匠精神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4、生活与哲学(1)意识的能动作用。(2)发展的观点(量变与质变)。(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三、【跟踪试题】1.“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必需有“工匠精神”作为支持。这对企业经营者的启示是( C ) A.采用新技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根本 B.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适应快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最重要C.提高劳动者素质,确保产品质量才是企业长久之道D.扩大融资渠道,提升品牌价值才能在竞争中获胜2.与“工匠精神”体现的价值观相同的中国典故是( B )A.

10、曾子杀猪 B.庖丁解牛 C.苏武牧羊 D.孔融让梨3.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之所以要提倡工匠精神是因为它( B )关系到技术的深度革新和行业发展的水平 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基础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 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经济劳动的效益A. B. C. D.4.为挖掘、延续和传承工匠精神,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工匠栏

11、目。该节目制片人岳群说:“我们希望通过节目,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种“共识”( B ) A.体现了价值观决定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B.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5.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

12、“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 D )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A. B. C. D.6.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文物专家用精湛的技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修复文物。工匠精神是我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内在动力,工匠精神( B )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格 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物质载体能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 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A. B. C. D.7.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13、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入政府报告。从辩证法角度看,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应适当放松对量的关注,提高对质的追求强调企业创新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找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A. B. C. D.8.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根据材料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参考答案:文化是一

14、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性力量,弘扬工匠精神,能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互相影响,弘扬工匠精神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科技、文化生产力等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弘扬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弘扬工匠精神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将工匠精神与现代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更好的满足群众的需要。9.近年来

15、,青睐海外网上购物的“海淘族”越来越多。扩大内需,既要开掘潜在消费力,也要留住现实消费力。从文化历史中不断探寻品牌价值,并结合精细的做工,是欧美国家奢侈品遵循的创新之道,也是中国奢侈品牌的软肋所在。乔布斯的经营哲学是生产出处于“艺术和科技交汇点”的产品;瑞士钟表业的“工匠精神”:员工像时待艺术品一样对待每一款产品,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融入其中。(1)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留住现实消费力。(10分)参考答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中国奢侈品软肋表明了我们奢侈品市场竞争力弱,科技文化创新能力不强。在奢侈品生产的实践中,应根据我国人民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实现文化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