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5106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1年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生物部分试题分析大庆石油高级中学 怀颖 03.3山西省高考科目设置方案为3+文综/理综,山西省是基础教育高中课程改革的试点地区,考生使用的是新教材,其他实行这一方案的省市使用的是旧教材。为了适应高中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从2000年开始国家分别编制了两类试卷:一类是新课程卷,供学习新教材的考生使用,如山西、天津卷;一类是旧课程卷,供学习旧教材的考生使用,如全国卷。山西、天津卷理综合命题生物部分依据的是新的教学大纲,考试范围包括生物新教材的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一、 知识点分布及所占比例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总分为300分,其中生物部

2、分占79分,比例为26%。必修内容占56分,选修内容占23分,两部分比例为2:1,与课时比例吻合。教材单元知识点题号分数比例必修本生物的新陈代谢1、4、25(1)2836.8%生命活动的调节2、25(2)1418.4%生殖和发育26(2)22.6%遗传和变异667.9%生物与环境867.9%选修本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367.9%遗传与基因工程767.9%细胞与细胞工程567.9%微生物与发酵工程26(3)56.6%二、试题分析 本试卷生物部分的试题体现了“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考核能力,体现基本的科学素养”的命题知道思想。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多种题型为工具,减少记忆性试题,

3、增加有利于考核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题比例。下面从题型、知识、能力三方面对生物试题加以分析。题1 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 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增加C组织液减少 D淋巴减少题型 不完整陈述类知识 该题以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为命题内容,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着毛细血管壁水分等物质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在两者之间交换,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水分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渗透。过敏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渗出,使组织液浓度升高,水分向血浆和淋巴的渗透受阻,组织液增加。能力 该题考察学生运用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中注意把

4、握因果关系。题2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题型 直接提问类知识 该题以兴奋的传导为命题内容,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兴奋部位的膜内、外电位发生改变,外正内负,从而与临近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体内神经纤维接受刺激的部位为细胞体或末梢,体现为单向传递;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后即可出现双向传导。能力 主要考核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中的传导过程的理解能力,只要知道

5、膜内、外的电位、受刺激后电位的变化及电流的传导方向,应该顺利的选出答案。题3 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当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种激素,接着测定随尿液排出的Na、K量,结果如右图。注射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 C醛固酮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题型 资料信息类知识 该题考察知识为人体无机盐的平衡,同时涉及抗利尿激素、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肾上腺能分泌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当血钾含量升高或血钠含量降低时,其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对K的分泌。切除肾上腺的狗失去醛固酮激素,Na+的重吸收受阻,使尿液中Na+量升高(注射前),注射醛固酮激素后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

6、吸收,使尿液中Na+的量降低;K+的情况与之相反。能力 考察对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激素调节Na+、K+代谢规律的理解能力及对实验变量观测结果图示的理解能力。题4 如果一定重量的黄豆全部萌发生成黄豆芽,黄豆芽中的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分别比黄豆中的A多、多 B少、多 C多、少 D少、少题型 材料信息类知识 该题的命题内容涉及了种子结构、种子萌发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的物质代谢的知识,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无胚乳种子的子叶所储营养物质的作用是供胚萌发时利用的,在这个过程中储存的有机物发生转化,如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等,通过这些知识的综合分析可知有机物总量减少而种类增加。能力 该题以日常生活中极

7、平常的事情为命题内容,但却体现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主要考核学生分析综合能力。题5 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C. 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题型 资料信息类知识 该题考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能够产生抗体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仅能分泌抗体,还能在体外大量繁殖。能力 考察了学生对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理解能力。 题6 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

8、分改变的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题型 直接提问类知识 该题以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为命题内容。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产生可遗传变异,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发生的改变不能遗传。能力 考核了学生识别具体事例的能力,从而正确选择适合题目要求的事例。题7 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碱基对中有一部分是串联重复的短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可用于 A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B侦查罪犯 C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D基因治疗题型 材料信息类知识 该题以DNA序列的应用为命题内容,旨在考察基因工程的应用

9、。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到DNA中不表达序列的作用和对人类的意义,但该题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是显而易见的,经过分析处理后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能力 该题需要通过对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从中获取学生未知的新信息,主要考核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题8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题型 图解信息类知识 该题考察了生态系

10、统食物链、食物链各营养级“能量金字塔”关系及种群数量制约因素的有关知识。通过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有机物总量,判断四种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从而判断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的数量动态结果。能力 考察学生通过图解信息推断相关事物的发展趋势的能力。题25(1) (12分)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环境因子(如光、温度)和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研究内、外内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右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C02和释放C02量的状况。请分析回答: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吸收的量等于呼吸作用 放出

11、的量。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a,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如将该曲线改绘为人参(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b点的位置应如何移动,为什么?题型 分析说明类知识 该题考察了生物学科的主干内容,即非生物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当光强度增加到某一点(b点),但光合强度不再增加时,即为光饱和现象,此点为光饱和点;当光强度增加到某一点,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CO2的吸收或释放量为0,此点为光补偿点(a点)。植物正常生活的最低光合强度必须高于a点。识别a(光补偿点)和b点(光饱和点)是解题的关键。阴生植物光饱和点的光强度比阳生植物低。能力 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时,

12、需要阅读资料,理解整合信息,抓住关键,运用信息,组织答案。主要考核分析、推断、解释和扩展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求用专业术语或短语来组织答案,用有关概念或原理进行解释和推断。题25(2) (8分)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素(1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一、材料、用具:胚芽鞘、琼脂、刀片等 二、方法、步骤与结果:(一) 制备琼脂块(二)取一段胚芽鞘中间部分,上面放含IAA的琼脂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三)取步骤(二)下面琼脂块(a)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 三、结论:以上实验证明了“生长素(1AA)在

13、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我们认为,仅用该实验步骤(一)、(二)、(三)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方法、步骤和结果。题型 部分探究实验类知识 该题以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为命题内容,教材没有直接介绍这些知识,学生对此命题材料并不熟悉。题中给出了验证“生长素只能由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运输”的部分实验,要求设计补充实验,使结论更加严密。另外,学生还要理解“形态学上端和下端”的含义 、认识生长素作用、琼脂块性质等。能力 该题主要考核探究实验能力。在解题中学生通过分析评价原有实验,然后

14、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参与“干什么”和“发现什么”的探究过程。题26 (25分)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流氧,接人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浓度下降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 ;(4)请

15、写出由麦芽糖一葡萄糖一酒精的反应方程式(5)如果酵母菌消耗的糖(设为麦芽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42)有985(质量分数)形成了酒精(相对分子质量为460)和其他发酵产物。设有500t麦芽汁,其中麦芽糖的质量分数为800,发酵后最多能生产酒精浓度320(质量分数)的啤酒多少吨? 题型 材料解析类知识 该题以啤酒的生产过程为命题内容,是生物、化学综合试题。生物部分涉及到酵母菌异化作用代谢类型(兼性)、主要繁殖方式(出芽生殖)、酵母菌的代谢等知识;酵母菌是兼性微生物,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生长繁殖速度快;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即发酵的过程,此时酵母菌生长繁殖速度减慢,酵母菌将麦芽糖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除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其余的能量储存在酒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