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次贷危机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3041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过次贷危机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透过次贷危机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透过次贷危机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透过次贷危机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透过次贷危机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过次贷危机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过次贷危机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正席卷着全球的经济和金融体系,也同时考验着各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承受能力。面对尚未停歇的金融危机,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风险管理制度、技术和经验都较为成熟的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没能有效地预测并及时制止此次次贷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质量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风险管理在次贷危机中的表现并非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忽视了此次次贷的风险除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模型定价机构的研究,对其不断进行改进,使其能够真正及时有效的预测风险外,还要加强研究和分析的力量,保持在金融市场中投资的理性态度,才能够对风险隐患及早发现并及时预警。在此次金融危

2、机中,不是所有的美国投行都是亏损、对次贷危机手足无措的。例如,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有一家名为贝莱德的投资银行没有受到美国次级贷危机的影响。贝莱德是管理着高达1.36万亿美元资产的全球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过去的一段时间,贝莱德公司的股价一直保持在200美元上下,而在过去的一年里股价依然保持着上涨的态势。另外,虽然高盛最终没能坚定的扛住美国投行业的大旗,主动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但其在次贷危机前还是显示出其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据了解,在次贷危机尚未全面爆发、花旗等机构还在大量买入次贷相关产品的时候,高盛就大举沽空次贷资产。到2007年末,高盛通过沽空次贷资产获利达40亿美元,从而远远抵消了次贷

3、相关头寸所造成的损失。同时,做空交易还帮助高盛的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业务净收入创下历史纪录。创下了远超过花旗、美林等竞争对手的业绩。有效的风险控制依赖于全员的风险理念和扎实的行业投资分析贝莱德在此次危机中的表现,得益于其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得益于该机构对美国宏观经济及其拟投行业的研究成果。在其公告的所有投资组合中,房地产及另类投资为710亿美元,资产配置和均衡投资为1390亿美元,流动资金3130亿美元,股票3220亿美元,债券5110亿美元。而此项实例也可以看出,通过对投资风险的深入分析和理性判断,金融机构还是可以避免遭受到次级债危机直接损失的。另外,摩根大通在受打击最严重的领域并没有太多

4、风险头寸。摩根大通投行业务领导人认为,这应归功于判断而非运气。作为上世纪90年代结构信贷的先驱之一,摩根大通是债务抵押债券(CDO)业务的领导者。本来,把这块业务做大做强是自然而然的事,但经过精细的数据分析,摩根大通发现,当把不得不承担的风险考虑进来的时候,很难发现CDO的赚钱之处。据报道,摩根大通大约有10余名交易员建立了头寸,以冲销做空次贷的成本。倘若顺利,做空次贷最多会让这家银行进账20亿美元左右。但事实上,它却付出了70多亿美元的代价。即便如此,加大对风险管理技术分析仍将是世界各国金融领域不可缺少的内容。影响后世风险管理的反面教科书商业银行多年的经营标准被摒弃。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它没有

5、按照自己的遵循100多年以来的严格信贷准入规则进行发放贷款。我们知道,美国次级按揭贷款的不良率是在20%到30%,而普通的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一般在3%以下,这样的情况下,放任次级按揭贷款进入,就是放宽了整个信贷市场的准入标准。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同样是在整个的经济形式不好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出现危机却没有导致大量的倒闭,因为它坚持了自己遵循多年的经营原则。但是,此次次贷危机就是它放弃了自己所坚持的原则。这些应坚持的原则主要包括:要确定贷款发放对象的目的及风险程度;评估贷款额度对银行及借款者的合理程度;讦估风险和报酬,考察是否有多种退出途径,银行能否将资金运用到更好的途径中去。信用风险永远是金融机

6、构面临的巨大挑战。信用风险本身的特点就是一种难以对冲的小概率大影响事件。陷入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银行,危机的根源就属于小概率事件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的恶化。贷款恶化是典型的信用风险事件,显示出在危机中遭受损失的公司在风险管理、风险控制上有所欠缺。陷入危机的美国银行机构当年为了追求过度利润而出现过度投资的行为,从而使其偏离了上述提及的银行业最基本的经营原则,而这些原则有助于银行从根源上规避信用风险。经济快速增长和流动性过剩使得银行业业绩表现良好,但银行经营压力和潜在的信用风险不断上升。在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银行的潜在风险将可能显现。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对近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所投放的贷款

7、尚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考验,银行不良贷款可能因经济波动而有所反弹。风险意识弱化导致巨额资产损失。全球各家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的巨额资产减值已不胜枚举,但其中更不乏一些低级错误,从中也可以看出近年来的平稳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使许多金融机构产生了麻痹的心理。例如: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于2008年9月14日申请破产,让分布全球的债权人欲哭无泪。而德国国家发展银行于雷曼兄弟公司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当天,也就是9月15日,完全不顾有关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消息,通过自动付款系统向雷曼兄弟账户转入了3亿欧元。此事招致德国媒体和政府官员的强烈批评与质疑,并被媒体称为“最愚蠢的银行”。批评者指出,转账

8、前一天,有关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消息已经满天飞,银行应该意识到。风险意识弱化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压力测试的失效。压力测试通常是把历史上的严重亏损作为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然而,此番次贷危机远远超出了最糟糕的估计。不止一家金融机构对风险的程度做出了误判,债务抵押证券的“风险很低”曾是市场的一致判断,从中也可以看出,许多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次贷危机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启示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就在于部分银行的经营管理背离了审慎原则,而风险管理工具在危机中的表现也让我们认识到新巴塞尔协议并不是解决风险所有问题的答案,但次贷风暴之下,部分实施了全面风险管理的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的

9、表现相对较好,他们的一些做法仍值得我们借鉴。银监会于今年10月中旬发布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第一批监管规章。逐步而有序、建设性地引入巴塞尔新协议的主要精髓,以强化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正处于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在今后的风险管理中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在经营中强化风险管理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管理风险是银行最基本的日常工作。在考核目标的导向上,西方商业银行都是实际按产品、按部门核算,前台部门实行事业部制,是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总行对事业部占用的经济资源进行全面核算,并按照“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考核其经营业务,将当期的风险从收益中扣除

10、。中小商业银行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各行经营效益考核由目前按账面利润考核,改为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来考核。鉴于目前对各支行各部门采用风险资本项目计算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考核各行利润时,可以在收益中扣除预期损失后作为最终利润来考核。RAROC纳入银行的资产经营和管理必将在测算公司客户的贷款价格、综合收益的情况,确定对客户、行业以及银行客户经理的业绩排名,从而为制定产品价格、授信投入与产出配比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有效配置经济资本,同时也可以促使业务管理手段和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实施巴赛尔新资本协议做好准备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相关内容,努力达到新的监管标准要求。建立内部评

11、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新协议对风险的内部测算规定了最低标准,只有都达到了最低标准的银行才具备内部评级法的资格。内部评级法作为一种科学的信用风险评级方法,已经成为世界银行开展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要为内部评级法的实施积极创造条件,需抓紧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第一是做好数据采集和保护工作。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重要基础就是银行数据库的支持,内部评级法对数据质量、完整性和历史观察期有明确要求。第二是尽早建立并完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目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已有自己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为此中小银行也应尽快建立自己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第三是积极推进债项评级工作。债项评级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内部评级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质是基于贷款违约损失率所进行的评级。第四是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中小型商业银行,要结合本地金融的现实环境,对新资本协议的影响作出整体判断。第五是快速推进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是推进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实现的基础。根据分析工具所采用的模型和数据需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予以支持,如评级规则引擎和数据集市等。(作者单位:北京农村商业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