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2662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9日】 【来源:软件服务业司】前言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软件产业从构成上分为软件产品、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十五”期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骨干企业不断成长,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但从产业结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看,我国软件产业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软件产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信息产业竞争能力的提升,而且

2、关系到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同时,对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增强国防实力,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特编制本专项规划。一、“十五”回顾(一)主要成就1、产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大经过“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软件产业规模稳步增长。软件销售收入由“九五”末期的593亿元迅速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900亿元,年均增速高达45.7;出口额由“九五”末期的4亿美元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5.9亿美元,五年间增长了近9倍;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江苏、杭州、济南等十一个国

3、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天津、大连、深圳等六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发展集聚区;2005年底,软件从业人员超过90万人,软件产业对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2、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及办公套件等基础软件产品有所突破,已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领域得到应用。通信设备、电力设备等制造业领域所需嵌入式软件中,国产软件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加大。在税务、电信等行业大型应用软件方面,国内企业已取得一定优势。3、骨干企业不断成长“九五”末期,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软件企业仅73家,“十五”末,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已有299家,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已达29家

4、,并首次出现了超100亿元的企业。“九五”末,通过CMM3以上评估的软件企业仅有2家,到“十五”末期,通过CMM3以上评估企业达到237家,其中通过CMM4评估企业达40家,通过CMM5/CMMI5评估的企业达29家,国内软件企业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4、产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关于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文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2005)(国办发200247号文件)的颁布实施,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打击盗版软件的力度,积极推动软件正版化工作,使我国软件市场逐步走向规范

5、。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产业服务平台逐渐完善,推动了基地内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外包业务的拓展。示范性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二)主要问题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产业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核心软件绝大部分依靠进口,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产业和企业规模偏小,未形成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龙头企业,产业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软件人才

6、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缺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市场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偏差;支持产业公共技术开发、风险投融资、海外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制约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市场环境仍需完善,软件潜在市场巨大和现实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依然存在。二、未来发展形势分析(一)技术发展趋势未来几年,软件技术将呈网络化、可信化、服务化、工程化和体系化的趋势,对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渗透和带动力不断增强。网络化趋势改变应用与技术模式。信息技术正处于“以机器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的重大变革期,网络化成为软件产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发展趋势。跨平

7、台的面向网络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网络服务标准的成熟,新一代软件将基本以网络为中心来实现各种复杂的分布式应用。可信化成为网络软件应用的关键。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软件层次越来越复杂,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服务的安全性、可用性和服务质量保证等为核心的高可信技术成为网络软件应用的关键;采用新的软件工程方法开发可信的基础软件平台及应用软件,提高网络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服务化趋势改变软件产业格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各类软件产品以服务的形式向最终用户提供成为可能。未来绝大部分应用都将通过Internet提供服务,软件服务化将在绝大部分应用软件中普遍实现。软件服务将使目前的软

8、件授权、开发、维护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软件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工程化趋势推动复用技术和构件技术发展。网络化、服务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软件更加复杂,开发难度增加,充分利用软件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是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实现软件的工程化、工厂化生产。未来大部分软件开发和部署将以复用和构件技术为基础来实现。体系化竞争加速软件平台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计算应用的不断拓展,分布、并发的复杂应用,以及互通、互联、互操作的应用需求促进功能更加丰富、屏蔽操作系统具体特性的中间件等支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较为完整的软件平台体系,软件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

9、发展成体系竞争,软件平台体系将发展成为网络环境下各种应用的支持基础。(二)市场趋势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软件产业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到2005年市场规模已达8239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业发展更为迅猛,2005年其市场规模占整个软件市场规模的74.1%。此外,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软件发展也较快。 未来几年,全球软件市场将保持12%左右的增长率,其中软件服务业增长率将高于软件产品市场增长率,到2010年整个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48万亿美元,届时软件服务业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软件产品市场规模仅为3800亿美元,其中系统软件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

10、长,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尤其是嵌入式软件产品的增长幅度会有所提高。“十五”期间,我国软件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软件产业销售额已达到3900亿元,其中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收入达到1834亿元,占软件产业全部收入的47%。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三)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1、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软件产业目前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在某些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特色,并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产业将继续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开发能力和整体实力将进一步得到增强;18号文、47号文等优惠政策的完善和落实,

11、以及软件和集成电路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国内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趋好,同时,创新型国家、小康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我国软件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将有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升。2、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我国软件产业核心技术仍将受制于人,导致我国软件产业的整体实力较弱,短时间国产品与国外产品的竞争仍处于劣势;软件服务未能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的产业体系,低估软件产品和服务价值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开拓,以及软件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三、“十一五”发展思路与目标(一)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主

12、义社会的战略思想,加强产用结合,做大产业规模;促进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健全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完善发展环境,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产用结合,做大产业规模。以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改造传统产业为主要目标,培育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营造良好的应用市场环境,大力发展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软件产品和系统,提高自主软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加速国际化进程,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大力发展软件外包,做大软件产业规模。促进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以企业需求为主导,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完善市场环境,促进软件产品应用,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推动建立公共软

13、件开发平台和软件测试平台,吸引和培育领军人物和实用人才,加大对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核心基础软件的研发,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和应用系统开发水平,增强我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健全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加大建立从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各类应用软件到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的国产软件产业链的力度,解决国内产业链各环节中发展不均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形成顺畅的软件技术成果和产品进入市场的产业化渠道和良好运行机制,保障国产软件、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的健康发展。完善发展环境,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14、。加强政策法制化建设,力争出台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加大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融资、政府采购、人才培养等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发展目标1、市场目标软件产业国内市场销售额以3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2010年突破10000亿元大关;软件出口超过100亿美元;2、结构调整目标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在软件产业中的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十一五”形成若干软件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培育更多软件著名品牌;3、技术创新目标国产基础软件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得到突破,与国产支撑软件、国际主流支撑软件

15、相匹配,并实现一定的产业价值和规模,其中国产软件和信息服务占国内市场65%以上;4、人才队伍规模目标在未来5年内从业人员达到230万人左右。四、发展重点(一)基础软件以我国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大对自主基础软件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面向网络应用环境的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办公套件和开发环境及其它基础类工具软件的开发应用,尽快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技术,提升国产基础软件成熟度。(二)信息安全软件继续保持在防火墙、防病毒和入侵检测等领域的优势,大力促进高端产品发展。研制安全基础软件产品,推动包括安全管理、内网监控、外网防护等信息安全防护软件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提高国产软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市场份额,逐渐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三)行业应用软件 重点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医疗、电子制造和农村信息化、城市及社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远程教育等领域行业应用软件,提高国产应用软件的技术水平和集成服务能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四)嵌入式软件 面向移动通信、汽车电子、数字电视、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符合开放标准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开发,继续加大嵌入式软件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