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探究实施方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1895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探究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探究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探究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探究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探究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探究实施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探究实施方案 暨阳初中 楼奕一 课题的提出背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如何对待学困生,是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应试教育从应试的目的出发,只关注升学有望的学生,忽视了学困生的培养,以大多数人的失败换取少数人的成功;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相比,已经从文字发展到符号,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初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2、且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在所难免。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初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约占总数的15%20%。自2003年9月开始,我市全面展开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在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而这与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让人人体验成功”是不谋而合的。但在三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学习中的成功和喜悦,特别是学困生,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及其重要。二 课题研究的目标、原则(一)研究目标1、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对“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进行科学的界定。2、研究“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

3、的类型及特点。3、寻找“学困生”形成与转化的规律。4、初步形成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框架。(二)研究原则(1)方向性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并培养其特长。(2)整体性原则。即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把握住形成学习困难学生的各种原因及各原因在整体当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3)科学性原则。即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指导调查研究。(4)实效性原则。即在研究出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一般规律后,通过实验摸索出因地因人的教育对策,以有效地指导转化“学困生”实践,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三 课题的研究内容1. 学困生的界定数学“学

4、困生”是指那些感官和智力正常,但数学学习成绩低于其智力的潜能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的那部分学生。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与信心,产生了消极的心理,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心情郁闷,学习滑坡。 数学“学困生”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数学“学困生”身上的欠缺、不足,就其实质而言,是由于在认知方面(如记忆、理解、思维等)、情绪方面(如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存在一定的障碍而形成的,具有过渡性、不确定性、暂时性。2. 学困生的分类初中数学学困生在数学思维能力和层次上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认知问题片面;(2)缺乏较好的创新能力;(3)较差的基础知识所导致的认知缺陷。初步确定初中数学学

5、习困难学生的类型为: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动力因素型学习困难学生、学习不得法型学习困难学生、外因导致型学习困难学生四种类型。 (1)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智力迟钝、智商偏低。在思维活动中,神经系统的灵活性的敏捷性可以影响概括、比较、分析、综合等心理活动的进行的速度。不灵活类型的人记忆困难、注意力不稳定、理解缓慢、表述混乱,对知识不能变通,他们在学习上花时间往往比别的学生多,但成绩远远不如别的学生,在学习困难方面表现为多学科处于持续困难状态。(2)动力因素型学习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因为学习动机出现偏常面引起学习困难。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自制,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鹜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这部分学生的大多数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耐挫能力差,过度的学习焦虑。(3)学习不得法型学习困难学生这类学生智力正常,记忆力较好,但学习不得法,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主要特征是:学习机械、呆板,理解慢,学习总是死记硬背,不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遇到知识的迁移题、综合运算题就难以应付,缺乏去粗取精、概括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更不能在学习中在实践上运用知识。(4)外因导致型学习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智

7、力正常,他们的学习往往由于个人得了疾病、家庭的变故、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文化环境差、家庭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师生关系紧张、社会不良影响、交友出现问题或品德滑坡等原因导致学习困难。其主要特征是因特殊原因不能上学,或在学习中精神不振,好疲劳,懒散,有的表现为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同时带有思想、品德、行为上的不良倾向,有的是单科或几科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心理状态不稳,闹情绪或消沉,或破罐破摔。这部分学生学困原因比较复杂,在学习困难表现为阶段性的或局部性的较多。由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和现状是多方面的,所以也带来类型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兼有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对学习困难学生采取教育对策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

8、地进行教育。3. 学困生的转化要改变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状况,首要的是要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使初中教育真正实现由单纯应试教育到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把每个学生作为可以培养成为人才的人来培养,并把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当前也要特别重视转变家长的教育思想、观念,努力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可以尝试采用下列十项学困生帮导策略:集中培训法(比较适用于外因导致型学困生)、活动教育法(比较适用于动力因素型学困生)、目标转移法(比较适用于动力因素型学困生)、身边的榜样身边学法、“直面现实”教育法(比较适用于外因导致型学困生)、耐挫折教

9、育法(比较适用于动力因素型学困生)、“温馨家庭”仿制法(比较适用于动力因素型学困生)、单项突破法(比较适用于智力型学困生)、心理互换法(比较适用于外因导致型学困生)、成功享受法(比较适用于动力因素型学困生)。四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一) 研究的方法1. 数据的收集,对学生的每次数学考试成绩进行逐次统计,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作息时间安排,了解学生对数学学科投入的学习时间,特别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数据库。2. 运用观察法积累感性材料,运用调查法获得全部的研究资料。(二)研究的主要手段(1) 缺补差,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2) 排除情感障碍,使非智力系统有序化。(3) 注

10、重方法,使信息渠道畅通。(4) 进行个案研究,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跟踪教育。五 课题研究的时间与人员分工课题以2006年5月开题至2007年5月结题,具体步骤如下:1、2006年5月,拟写实施方案,完成课题申报。2、2006年5月至2006年6月准备阶段 收集各项信息、数据、实时资料通过各项传媒手段收集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研究资料,取长补短,吸取经验。运用电子计算机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绘制合适图表、曲线。对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建立合适、合理的数学模型,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提出改进的手段。3、课题的实施阶段(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选择实验对象课题的实验对象为暨阳初中初一年级课题

11、成员综合评估:王伟敏论文实验报告撰写:楼奕资料收集:楼奕, 钱绿英资料汇编:楼奕,钱绿英,杨巨江,马晓燕4、2007年6月,课题最终总结和评估阶段,提交课题总结报告和相关材料。六 课题研究前景分析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倡终身学习,在学校学习时能否获得成功体验,就可能影响一个人能否保持终身学习的兴趣和毅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有效地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实现 “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让人人体验成功”的教学理念。【参考文献】1、G波利亚的学会学习2、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3、吴增强主编的现代学校心理辅导4、冯克城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和调控5、董百志主编的教学艺术论新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