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节收入费用和利润127所得税费用3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103387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节收入费用和利润127所得税费用3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十二章节收入费用和利润127所得税费用3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十二章节收入费用和利润127所得税费用3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十二章节收入费用和利润127所得税费用3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十二章节收入费用和利润127所得税费用3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节收入费用和利润127所得税费用3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节收入费用和利润127所得税费用3章节(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第十二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一、所得税费用的构成,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与核算,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一、所得税费用的构成,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与核算,当期所得税:即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 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 应纳税所得额 =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纳税调整增加额: 1.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

2、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 2.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与核算,纳税调整减少额: 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 如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与核算,例12-21 齐鲁公司2012年度税前会计利润为9 000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全年实发工资、薪金为1 000 000元,职工福利费200 000元,工会经费30 000元,职工教育经费100 000元;经查,当年营业外支出中有10 000元为税收滞纳罚金。当年国债利息收入800 000元,已计入利润,假定公司全年无其

3、他纳税调整因素。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标准分别为14%、2%、2.5%),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与核算,会计利润9 000 000元 1.职工福利费支出140 000(1 000 00014%)元 2.工会经费支出20 000(1 000 0002%)元 3.职工教育经费支出25 000(1 000 0002.5%)元 4.税收的罚款支出10 000元 5.国债利息收入800 000元 纳税调整增加额=(200 000-140 000)+(30 000-20 000)+(100 000-25 000)+10 000 =155 000(元) 纳税调整减少额=800 000(元)

4、 应纳税所得额=9 000 000+155 000-800 000 =8 355 000(元),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与核算,应纳税所得额=8 355 00025%=2 088 750(元) 借:所得税费用 2 088 7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088 750 借:本年利润 2 088 750 贷:所得税费用 2 088 750,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与核算,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取得成本以前期间已累计税前扣除的金额,

5、例12-22 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160万元,因其使用寿命无法合理估计,会计上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但税法规定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取得该项无形资产 1 年后。 第一年无形资产计税基础=160-16=144万元 第二年无形资产计税基础=160-32=128万元 ,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注意:与资产计税基础不同,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未来税法允许扣除的金额,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例 12-23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

6、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 100 万元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有关产品售后服务等与取得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售后服务费用。 预计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万可从未来经 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00万0,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 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仍以前例12-22 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160万 元,因其使用寿命无法合理估计,会计上视为使用 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但税法规定按 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取得该项无形资产 1 年后。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60万元 无形资产计税基础160-

7、16=144万元 暂时性差异=160-144=16万元,(三)暂时性差异,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应收账款 1000万元,认为能全部收回来。 价值1000万元,3收不回来。 价值970万,仍以前例 12-23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 原因于当期确认了 100 万元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 有关产品售后服务等与取得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 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 债的当期未发生售后服务费用。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100万元 预计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万可从未来经 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00万0 暂时性差异=100-0=100万元,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所得税而言

8、,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可做如下分类 1.非暂时性差异:只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2.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暂时性差异的主要类型表,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例12-24 某企业202年利润总额为890万元 该企业当年会计与税法之间差异包括以下事项: (1)国债利息收入50万元; (2)税款滞纳金60万元; (3)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增加80万; (4)提取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 (5)因售后服务预计费用100万元。 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部分项目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情况如下:,三、递延所得税

9、的确认与计量,(单位万元),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应纳税所得额=890-50-80-60+200+100 =1000(万元) 应交所得税=10002525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200-2000)+(100-0) =3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300万2575(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80-200=8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80万2520(万元) 所得税费用=250+20-75=195(万元),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1. 根据计算结果,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1 950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75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500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 000 借:本年利润 1 95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1 950 000,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递延所得税 =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 +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 -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 -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一、所得说费用构成 二、应纳所得税的计算和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本节小结,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