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3297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有机化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有机化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有机化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有机化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课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学期课程作业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 授课年级 专 业 护理 班 级 姓 名 有机化学课程作业一、名词解释 1、对映异构体:互为物体与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称为对映异构体(简称为对映体).对映异构体都有旋光性,其中一个是左旋的,一个是右旋的. 所以对映异构体又称为旋光异构体。 2、碘值:表示有机化合物中不饱和程度的一种指标。 指100g物质中所能吸收(加成)碘的克数。 主要用于油脂、脂肪酸、蜡及聚酯类等物质的测定。 3、酯化反应:酯化反应通常指醇或酚与含氧的酸类(包括有机 酸和无机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过程,也就是在醇或 酚羟基的氧原子上引入酰基的过程, 也称为 O-酰化反 应.4、波谱分析:波

2、谱分析由多位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讲义编写而成,系统地介绍了红外、拉曼、紫外、质谱和核磁共振方面的基础知识。5、红外光谱: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强度或其他随波长变化的性质为纵坐标所得到的反映红外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谱图。 6、重氮化反应:首先由一级胺与重氮化试剂结合,然后通过一系列质子转移,最后生成重氮盐。7、共振跃迁:“共振跃迁”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来自中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词条译名和中英文解释数据版权由天文学名词委所有。当电子从共振激发态跃迁回基态,称为共振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8、伽特曼反应:以德国化学家路德维希加特曼(Lud

3、wig Gattermann)命名,可以指:芳香重氮盐中的重氮基,在新制铜粉和盐酸或氢溴酸作用下,被其他基团置换的反应 9、中性氨基酸:所谓中性氨基酸是指分子中氨基和羧基的数目相等的一类氨基酸。因其分子中碱性的“-NH2”与酸性的“-COOH”数目相等,故名。包括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其中,缬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为必需氨基酸。10、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氨基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二、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D ) A、NH

4、3.H2O B、H2O C、CH3COOH D、醋酸铵2、从结构上分析推测 ,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D ) A、能使溴水褪色 B、能加聚成高聚物 C、能发生水解反应D、能被银氨溶液氧化产生银镜3、15.1 L含甘油(M(甘油)92.0gmol) 46.0 g的水溶液, 在 27时的渗透压为( C )A、112 kPa B、1.13103 kPa C、1.25103 kPa D、2.49103 kPa4、在一定条件下,伯、仲、叔三种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其反应速率的大小顺序为( B )A、伯醇仲醇叔醇 B、叔醇仲醇伯醇 C、仲醇伯醇叔醇 D、叔醇伯醇仲醇5、能说明苯酚酸性很弱的实验是( D )

5、A、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 C、苯酚遇FeCl30溶液呈紫色 D、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出现浑浊6、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A )A、溴水 B、氢氧化钠 C、金属钠 D、乙醇7、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应告诫学生尽量不要使用,以减少对身体的毒害和环境的污染,该溶剂是( D )A、乙醇 B、乙酸 C、甘油 D、三氯乙烯8、甲苯中混有少量苯酚,除去苯酚的最佳方法是( A )A、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弃除

6、下层溶液B、加入溴水,生成三溴苯酚,再过滤除去C、加水加热超过70(苯酚在热水中溶解度大),然后用分液漏斗振荡分液后,弃除下层溶液D、将混合物蒸馏(甲苯沸点110,苯酚沸点182),可先蒸出甲苯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某些油脂兼有酯和烯的一些化学性质 B、酯类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叫皂化反应C、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 D、味精(谷氨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能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C )A、没用水冲洗烧杯 B、溶液配好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C、定容时俯视液面使与刻度线相切 D、定容时仰视液面使与刻度线相切1

7、1、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关于它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能使溴水褪色 B、能与氢气充分反应生成1丙醇 C、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出氧化性 D、在一定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12、将转变为的方法为:( A )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0 B、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HCl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13、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乙烯和甲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凡是能起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 C、在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氢原子,醇脱去羟基生成水和酯 D、苯酚有

8、弱酸性,俗称石炭酸,因此它是一种羧酸14、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退色的是( B )A、丙烯 B、苯 C、甲苯 D、丙炔15、某烷烃的结构为: ,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D ) A、1,2 -二甲基- 3 -乙基戊烷 B、3 -乙基- 4,5 -二甲基己烷 C、4,5 -二甲基- 3 -乙基己烷 D、2,3 -二甲基4 -乙基己烷16、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遇

9、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17、香兰素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有宜人的气味,存在于香草、安息香和香茅油中,是制作巧克力的辅助原料。下列关于香兰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香兰素的分子式是C8H8O30B、它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 C、它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D、它可以发生水解反应18、下列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D ) A、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浓氨水振荡混合B、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浓氨水,再加入AgNO3溶液至过量C、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稀氨水,再逐滴加入2% AgNO3溶液至过量D、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 AgNO3溶液12mL,逐滴加

10、入2%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19、下列关于甲醛和乙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甲醛和乙醛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 ) B、甲醛和乙醛都易溶于水和乙醇 C、甲醛和乙醛都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D、等物质的量的甲醛和乙醛分别跟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等量的银20、下列物质之间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C ) A、溴乙烷与氢氧化钾溶液共热 B、乙醇与溴化钠、浓硫酸共热 C、乙醇与浓硫酸混和,加热到170 D、乙醇与浓硫酸混和,加热到14021、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从纤维素的化学成分看,它是一种( B ) A、

11、二糖 B、多糖 C、氨基酸 D、脂肪2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通过盐析作用析出的蛋白质再难溶于水 B、蛋白质溶液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蛋白质溶液中的蛋白质能透过半透膜 D、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都是一氨基酸23、2003年“非典”曾在我国流行,民间都用过氧乙酸(CH3COOOH)作为消毒剂,因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可以迅速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病毒(如:SARS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B、过氧乙酸与苯酚混合使用杀菌能力更强 C、过氧乙酸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有杀菌

12、作用 D、在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时并不是浓度越大越好24、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 ,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 C、可以跟氯化铁溶液作用显色 D、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5、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是( A ) A、NaCl溶液 B、蛋白质溶液 C、雾 D、新制Cu(OH)2悬浊液26、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一定体积的1.0molL1的稀硫酸时,不需要用到下列哪种仪器( C ) A、玻璃棒 B、胶头滴管 C、托盘天平 D、容量瓶27、配制500 mL 0.1 mo

13、l / L硫酸铜溶液,需用胆矾( C ) A、8.00 g B、16.0 g C、25.0 g D、12.5 g28、关于蔗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两倍 B、纯净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 C、在蔗糖与稀H2SO4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有银镜生成 D、在蔗糖里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的颜色变黑,并有泡沫出现29、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B )A、甲醇 B、甲酸 C、甲醛 D、甲酸甲酯3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蔗糖和淀粉都不显还原性 B、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可表现出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