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2748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无锡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无锡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无锡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无锡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锡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无锡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无锡市规划局2017.07目录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适用范围11.3 规划原则11.4 其他12 总体要求32.1 规划单元32.2 规划层次32.3 规划期限33 现状调查及资料收集43.1 基本要求43.2 调查内容44 规划内容54.1 村域54.2 规划发展村庄64.3 一般村95 成果要求105.1 规划文本105.2 规划图纸125.3 附件156 附则166.1 村庄用地分类166.2 CAD制图图层设置要求1820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落实无锡市镇村布局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适应我市的村庄规划编

2、制体系,科学指导村庄规划编制,根据国家和江苏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导则。1.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无锡市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的村庄规划(江阴、宜兴可参照执行);村庄规划除应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江苏省和无锡市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3 规划原则1.3.1 多规融合,注重上下衔接。遵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区生态红线区域界定规划、镇(涉农街道)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等上位规划中的总体要求,加强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同时应加强与国土、建设、农林、环保等部门的合作,积极践行多规合一。1.3.2

3、分类对待,强调因地制宜。对于不同类型的村庄,尊重现状差异,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产业特色等,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策略和空间建设安排。1.3.3 保护文脉,凸显乡土特色。注重对山水田林湖等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维护传统村庄肌理,营造本土风貌特色。1.3.4 公众参与,关注基层诉求。充分听取村两委和村民意见,关注最实际的问题与最基层的发展诉求;加强对村民的宣传,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1.4 其他1.4.1 依据城乡规划法要求,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村庄规划(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涉农地区撤镇设街道的,由涉农街道的街道办事处组织编制村庄规划)

4、;村庄规划应委托具有相应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鼓励规划设计单位与优秀的建筑、景观设计单位开展合作;编制人员应熟悉无锡地区的农村情况。1.4.2 本导则由无锡市规划局负责解释。2 总体要求2.1 规划单元以行政村为单元进行编制,规划区范围宜与村庄行政边界一致。2.2 规划层次 村庄规划分为村域规划和村庄(居民点)建设规划两个层次。村域规划层面,落实上位规划中对村庄的发展定位与规模指标;统筹部署村庄空间布局;明确各类村庄用地界线;提出村庄产业发展思路与路径;合理安排村域内各类设施用地与布局等。村庄(居民点)建设规划层面,重点细化居民点的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确定各类公共服务与基础

5、设施的位置;针对农宅建设、公共建筑、景观风貌等提出具体的设计引导等。2.3 规划期限村庄规划的期限与镇(涉农街道)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一般为10-20年,其中近期规划为3-5年。3 现状调查及资料收集3.1 基本要求深入调查。采取实地踏勘、村民访谈、村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收集基础资料,准确了解村庄实际情况和村民需求。调查应贯穿于规划全过程,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深度与侧重的调查,并结合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与各方意见,及时补充完善调查内容。3.2 调查内容3.2.1 上位规划与相关规划成果,以及政策法规要求。主要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镇(涉农街道)总体规划、镇

6、村布局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等,以及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农田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要求。3.2.2 人口资料。包括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外来人口、户数、劳动力等数据资料。3.2.3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包括人均纯收入、集体收入与来源、乡村产业发展等。3.2.4 土地利用与空间建设情况。包括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以及村庄空间形态,包括整体空间格局、建筑风貌、公共空间等。3.2.5 自然环境情况。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生态环境、矿产资源等。3.2.6 历史人文资源。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巷、传统风貌建筑、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

7、产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宗祠祭祀、民俗文化等;以及承载各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场所。3.2.7 村民意愿调查。关注村民(包括村庄外来人口)对于城镇化意愿、村庄发展、农宅建设等各方面的发展诉求,确保村民参与规划决策与实施建设全过程。3.2.8 其他根据村庄实际需要调查了解的内容。4 规划内容4.1 村域4.1.1 村域发展条件分析包含两部分内容:现状条件分析和资源价值评价。现状条件分析主要关注区域交通、现状用地、人口、产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内容。资源价值评价则是从自然资源、聚落形态、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等方面综合评估村域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价值。4.1.2 相关规划解读重点解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8、、镇(涉农街道)总规、镇村布局规划,明确上位规划对于行政村的发展定位与规划指标;以及产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等其他相关规划中对于地区发展的要求。4.1.3 发展目标与规模明确行政村的功能定位,提出近远期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在与镇(涉农街道)总规、镇村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充分衔接的基础上,确定行政村的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明确各村庄(居民点)的用地规模,并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1.4 空间管制规划落实生态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市属蔬菜基地范围线、历史文化保护界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控制界线等空间管控界线;划定村庄建设控制边界,明确相应的管控要求与措施。4.1.5 村域空间布局与

9、用地规划综合考虑用地适宜性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统筹规划村庄整体空间格局;按照村庄用地分类标准,明确各类村庄用地界线。4.1.6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根据环保与生态保护的要求,对现有的零星产业用地提出整治要求;提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思路,尤其是对乡村的一产与三产的规划引导;统筹各类产业的空间布局。4.1.7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在村域范围内统筹布局行政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具体要求应遵从地方标准规范,确保合理的服务半径与配置标准。4.1.8 基础设施规划依据镇村布局规划要求,深化村域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规划内容。4.1.9 村庄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应根据

10、村庄所处的地理环境,综合考虑各类灾害的影响,建立村庄综合防灾体系。消防:确定村庄消防要求和保障措施,明确消防水源位置、容量,划定消防通道。防洪排涝:根据流域防洪、城镇防洪标准,因地制宜安排各类防洪工程设施。结合农田水利设施要求,合理确定村庄排涝模数和排涝工程设施规模。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针对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提出预防和治理措施。地震灾害防治规划:根据地震设防标准与防御目标,明确疏散通道、避震场所等规划措施和工程抗震设防措施。4.2 规划发展村庄4.2.1 总体要求规划发展村庄,即重点村、重点(特色)村、特色村,应根据不同的发展类型与特点,在规划内容上有所区别与侧重。(1)重点

11、村应重点关注新增建设用地的布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以及村庄整体风貌特色的营造。(2)特色村可进一步细分为历史文化型、特色产业型、自然景观型和其他特色型:历史文化型村庄应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风貌景观设计,保护和延续文脉的同时,塑造乡土风貌特色;特色产业型村庄应注重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风貌景观设计,合理安排生产服务设施,支撑产业发展;同时,借助特色产业打造特色景观;自然景观型村庄应注重村庄布局规划与风貌景观设计,充分结合自然环境优势,引导村庄形成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风貌景观;其他特色村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于规划重点内容有所选择。(3)重点(特色)村应综合考虑重点村和特色村的规划要求,根据自身发展特点,有

12、所选择与侧重。4.2.2 规划内容(1)村庄布局规划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山体水系等自然环境条件,合理规划村庄总体空间形态与风貌,进行村庄建筑群体布局,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村庄空间肌理;结合生产生活需求,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习惯,进行公共空间布局与组织。(2)农宅规划划定农户宅基地范围示意线,提出农村住宅建设要求;明确不同类型(现状、新建、翻建、移宅等)农宅的平面布局与层数。(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依据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域规划,合理确定行政管理、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与布局。(4)基础设施规划合理安排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清洁能源利用、环境卫生

13、等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明确村庄道路等级、断面形式和宽度;确定道路控制点标高;提出停车设施布局及措施;确定公交站点的位置。给水工程:根据村庄生活水平和区域水资源等条件,合理确定用水量指标、供水水源和水压要求;结合道路地形等,确定输配水管道敷设方式、走向、管径等。排水工程:村庄应因地制宜选择雨污排放和污水处理方式;科学预测污水量;确定污水排放标准;结合村庄地形地势、生态资源等,确定各类排水管线、沟渠的走向,管径以及横断面尺寸等工程建设要求,并提出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布局。供电工程:参考不同地区的现状用电水平,合理确定用电指标,预测用电负荷;确定电力设施的位置、规模以及供电管线走向、电压等级及高压线

14、保护范围。电信工程:预测固定电话主线需求量;结合周边电信交换中心的位置及主干光缆的走向,确定村庄光缆接入模块点的位置及交换设备容量。清洁能源利用:根据不同地区的村庄特点,结合地区经济条件,确定农村燃气利用方式;大力推进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环境卫生:村庄生活垃圾收集应实行垃圾袋装化,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区)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置模式,结合村庄规模、集聚形态确定生活垃圾收集点和收集站位置、容量;结合村庄公共设施布局,合理配建公共厕所。(5)建筑设计引导结合地方乡土文化,对村民住宅的风格、色彩、高度、层数、组合方式等进行规划引导,提炼地方建筑的构成元素,塑造江南民居特色;同时,充分考虑农业

15、生产和农民生活习惯,对农宅户型、外立面等提出示意性方案。对重要公共建筑进行设计引导,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或示意性方案。(6)风貌景观设计结合本土民俗与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风貌景观;合理确定各类绿地的规模和布局,提出村庄环境的绿化美化方案,确定本土绿化植物种类;提出村口、广场、街巷等重要空间节点的景观设计方案与整治措施;提出滨水空间的整治方案,如沟渠水塘、石阶铺地、码头驳岸等;对于村庄内部的历史文化要素、重要的历史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空间载体进行合理的保护与规划,以传承地方文脉、凸显村庄特色。(7)近期建设规划明确村庄(居民点)近期(3-5年以内)建设所实施的内容,并对所实施的内容中居住以外投资部分进行投资估算。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