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与方法综合作业二谈谈你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看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1717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思想与方法综合作业二谈谈你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思想与方法综合作业二谈谈你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思想与方法综合作业二谈谈你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思想与方法综合作业二谈谈你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思想与方法综合作业二谈谈你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思想与方法综合作业二谈谈你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思想与方法综合作业二谈谈你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看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了全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无论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新课程实施后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然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何避免课堂教学的过于形式化,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此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一些我的看法。 一、在情境设计上,要淡化“新、奇、趣”,力求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情境创设成为许多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

2、出“新、奇、趣”,用尽心思地创设各式新颖的情境,情境创设的“形式化”严重,削弱了情境本该侧重的“数学化”,其效果反而不利于新知的教学。 案例(一):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 在应用巩固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开小火车”。这位老师带上逼真的“火车头”头饰,自己当“火车头”,手里拿着许多口算卡片,嘴里说着:“呜” ,并且火车开到哪儿,就指定身边的一位同学回答卡片上的口算题,回答对了,这位学生就可以跟在后面做“车厢”,下一个同学接着这样做。“火车”一直在教室里开着,不一会儿,“火车”变得越来越长了,场面也越来越热闹 在这节课中,教师创设了符合二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情境“开小火车”,以激发学生的

3、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似乎参与率很高。其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发挥。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堂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并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分析问题所在,我认为:这位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虽然注重了形式新颖有趣,却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因而,尽管学生很认真地参与了,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开火车”这一活动本身(这一活动本身与教学内容无关),而并未进入数学情境。 案例(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片断。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 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的颜

4、色,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 (学生出题,教师回答) 师:“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想知道这里的奥秘吗?学完今天的知识,你也一定有这样的本领。” 本案例中,教师用“猜彩球颜色”的情境导入新课,简洁而有趣,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而情境留给学生的问题,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寻求奥秘。这一情境的创设融趣味化和数学化于一体,实际价值很高。 所以,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应既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能够紧扣教学内容,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数学问题。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思考这样的情境是否存在华而不实的状况,它蕴含了多少与本节

5、课有关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多少数学思考,过于追求“形式化”而忽略“数学化”的教学情境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必须摒弃。在创设情境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围绕教学内容,淡化情境的新、奇、趣,力求创设数学化的情境。 二、少一些低效甚至流于形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多思考感悟。 在数学教学中,必要的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但是,现实中很多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手”动了,“心”却未动,操作多了,气氛活跃了,可思考、感悟少了。 案例(一):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圆柱的底面,你发现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形。 师:它有几个这样的底面?

6、生:两个。 请各小组的组长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看看展开后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动手操作反馈:长方形或正方形。 在上面的案例中,学生“剪”的方式被固定了(沿高剪开),得到的结论只有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样学生心里不禁会问:假如沿着侧面任意一条线剪开,会是怎样的呢?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缺少了。这个活动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机械地进行了一回操作,按部就班地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并没有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这样的活动缺乏好奇心的驱使、缺少学生思维的探究以及批判性的质疑,而真正有效的课堂活动应是带有一定目的性、指向结果的,并又能达成一定“过程性目标”的探究活动。所以类似这样的活动也就变成了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7、。 案例(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片断。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三轮两组同学抽数排数的游戏,让学生在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第一轮比赛,规定将每次抽到的数字依次从低位到高位排列起来。让学生逐步懂得,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再大,但千位上数小,这个数就小的道理。游戏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逐步感悟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轮比赛,规定将每次抽到的数字依次从高位到低位排列起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领会到:千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千位上的数相同,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高位”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轮比赛,规定每次抽到的数字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

8、哪一位上。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比较大小与数位及每一位数字大小的关系有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又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的缜密性。 本节课教师将整堂课的知识点巧妙地蕴含在三轮游戏比赛活动中,让学生在一次次轻松、刺激的比赛中来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有感而发,活动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和内化了数学知识,正所谓“课伊始,趣已生”。 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活动要注意它的使用价值,应通过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他们合作交流和反思,真正把学习知识的过程交给学生。所以,好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具有实效性,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悟数学知识、总结

9、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因此应该让数学课堂活动少一些低效甚至流于形式的操作,多一些有效的思考和感悟。 四、课堂教学不能拘束于“预设”,多关注一些“生成”,要将“预设”和“生成”有机统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然而现在的数学课堂,教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唯一参照,当教师严格地遵循教学预设开展教学活动时,其实是在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学生只能以被动适应的方式接受来自教师传递的信息,很难有自己独特的且符合他自己认知规律的见解,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案例(一):倍数和因数教学片断。 写出36的因数。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

10、知道了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那么你能用它写出36的所有因数吗?怎样写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生:开始写,并和同桌交流看法。 接下来,师组织学生反馈,展示了几位同学的写法,学生大多数是这样写的: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课本例题就是这样示范写的) 师:这样写你觉得好吗? 生回答: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不容易重复和漏写 师小结:对的,这样写可以使我们做到既不重复又不会遗漏。(并再次强调以后要按这样的格式写) 就在此时,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我是这样写的可以吗?(这位学生是这样写的36的因数:1,36,2,18,3,12,4,9,6),“6”这个数字只写出一个。乍一看

11、,这种写法有点乱,并且与课前的预设不一致,所以老师没有让这位学生解释他的想法,直接说:一般不这样写,这样写没顺序,容易出错。(这位学生没在说什么) 这个案例中,老师在课堂上拘礼于教案上固有的预设,没有注意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是否有价值。其实,这位学生的想法很好。他用“数对”形式去写,用自己的方式克服了写因数时容易出现的重复和遗漏现象。虽然他的想法和预设不同,也没有按照课本上的模式进行,但这是他思考的结果,是他自己容易掌握的方法,而且这一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很受学生的欢迎。并且他的写法有“序”,这个“序”不是外在的,而是“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多么可贵!知识被这位独特的学生“学活了”。难道这一点不正是

12、我们期盼的吗? 案例(二):统计教学片断。 师讲述:(结合课件课件演示)大象的生日到了,很多的客人领着全家,带着礼物来到大象家给它过生日 提问:来大象家的客人坐的比较乱,不容易看出有多少,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来了那些客人?各有多少呢? 生:先分组活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 生:各自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大家的方法真多,你比较欣赏哪一种?说说理由。你还想向哪一组提出什么建议?如果你觉得你的方法需要修改的话,也可以修改一下.(于是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总结,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发言不断。) 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学生

13、的思维方式不同,允许学生有独特的想法,有新颖的做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挥。 因此,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一方面,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缺少必要的“预设”就难以开展井然有序的教学,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生成”性是其重要特点,如果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度“预设”,排斥教学过程中任何“意外”甚至是“错误”,那么课堂就会缺乏活力,并且会慢慢抹杀师生的创新与探究精神。 所以,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既

14、有“预设”又有“生成”。教学不能拘束于课前的教学预设,对学生的独特的见解多关注一些,让“预设”和“生成”两者优势互补,形成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形式化”的评价过多,要进行恰当的、实质性的评价,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课堂上老师会用:“你真棒!”,“很好”你真了不起”诸如此类的表扬之词。还有类似像“掌声”、奖励“小红花”授予“思考小名星”等等名头,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是这样模式化的评价,学生恐怕已经感觉乏味了,更不会想自己的表现好在哪里?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案例(一):找规律教学片断。 有这样一个情境:老师说“谁能很快的找出灯笼是按怎样的规律摆放的,谁就可以的得到一颗星。”

15、一个学生说:按一个红色一个黄色摆放。“对了”,老师发给他一颗红星。(这个学生很高兴)“谁能根据这个规律列式解答下面问题呢?”此时,学生在认真地计算,而且做的得很准确,教师组织反馈,对解答对的学生分别奖给了他们一颗星如此继续下去,课堂上小红星满天飞。 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用奖励“小红星”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但这种奖励太多、且方式单一,如此下去学生很难再为之激动。而且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为得到小红星而积极思考的,削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且这种评价方式带有功利性的色彩,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培养非常不利。 案例(二):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片断。 学生在图形判断

16、练习中,有部分同学认为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大部分同学认为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师: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意见分歧很大。对此,老师并没有立刻给予结论,说:“两组各选择一个代表,辩一辩,各自说明自己的理由。” 生1:平行四边形四个角不是直角,而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生2:因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生3: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不符合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特征。 生4: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具备这样的特征。 师: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那长方形是不是符合这个特征呢?那它是不是平行四边?(刚才认为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同学纷纷点头)。 此时,这位老师进行了如下的评价:“经过同学们认真的思考,辩论,知道了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个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