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与方法任务答案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1712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思想与方法任务答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数学思想与方法任务答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数学思想与方法任务答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数学思想与方法任务答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数学思想与方法任务答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思想与方法任务答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思想与方法任务答案分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思想与方法01任务_000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100分。)1.古埃及数学最辉煌的成就可以说是( )的发现。 A. 进位制的发明B. 四棱锥台体积公式C. 圆面积公式D. 球体积公式2.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几乎概括了古希腊当时所有理论的( ),成为近代西方数学的主要源泉。 A. 几何B. 代数与数论C. 数论及几何学D. 几何与代数3.金字塔的四面都正确地指向东南西北,在没有罗盘的四、五千年的古代,方位能如此精确,无疑是使用了( )的方法。 A. 几何测量B. 代数计算C. 占卜D. 天文测量4.几何原本中的素材并非是欧几里得所独创,大部分

2、材料来自同他一起学习的( )。 A. 爱奥尼亚学派B. 毕达哥拉斯学派C. 亚历山大学派D. 柏拉图学派5.数学在中国萌芽以后,得到较快的发展,至少在( )已经形成了一些几何与数目概念。 A. 五千年前B. 春秋战国时期C. 六七千年前D. 新石器时代6.在丢番图时代(约250)以前的一切代数学都是用( )表示的,甚至在十五世纪以前,西欧的代数学几乎都是用( )表示。 A. 符号,符号B. 文字,文字C. 文字,符号D. 符号,文字7.古印度人对时间和空间的看法与现代天文学十分相像,他们认为一劫(“劫”指时间长度)的长度就是( ),这个数字和现代人们计算的宇宙年龄十分接近。 A. 100亿年B

3、. 10亿年C. 1亿年D. 1000亿年8. 巴比伦人是最早将数学应用于( )的。在现有的泥板中有复利问题及指数方程A. 商业B. 农业C. 运输D. 工程9.九章算术成书于( ),它包括了算术、代数、几何的绝大部分初等数学知识。 A. 西汉末年B. 汉朝C. 战国时期D. 商朝10.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想法,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应该是一种演绎体系的结构,知识都是从( )中演绎出的结论。 A. 最终原理B. 一般原理C. 自然命题D. 初始原理02任务_000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100分。)1.几何原本就是用( )的链子由此及彼的展开全部几何学

4、,它的诞生,标志着几何学已成为一个有着比较严密的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 A. 代数B. 统计C. 分析D. 逻辑2.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框架,不仅以( )归纳体系、( )内容、( )方法为特点影响我国数学成就的建立,而且在培养和造就我国数学家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A. 封闭的、算法化的、演绎化的B. 封闭的、逻辑化的、模型化的C. 开放的、逻辑化的、演绎化的D. 开放的、算法化的、模型化的3.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框架,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九章算术亦有其不容忽视的缺点:没有任何( )数学概念的定义,也没有给出任何( )。 A. 代数概念,推导和证明B. 集合概念,推导和证明C

5、. 数学概念,推导和证明D. 几何概念,推导和证明4.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一本极具生命力的经典著作,它的著名的平行公设是( )。 A. 过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B. 线段(有限直线)可以无限地延长C. 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直线同侧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180,则这两条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一定相交D. 以任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可作一圆5.几何原本最主要的特色是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几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四方面主要内容:( )。 A. 定义、公理、公设、命题B. 定义、公式、公设、命题C. 定义、公理、公设、推论D. 定理、公理、公设、命题6.九章算术是中国汉族学者在古代第一

6、部数学专著,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 )的形式,与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A. 推论形式B. 问题形式C. 证明形式D. 叙述形式7.九章算术是中国汉族学者在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书于( )左右。 A. 公元一世纪B. 公元前一世纪C. 300A.C.D. 300B.C.8.九章算术的叙述方式以( )为主,先给出若干例题,再给出解法;几何原本的叙述方以( )为主,先给出公理,再通过逻辑推出其他命题。 A. 化归,推论B. 归纳,演绎C. 反驳,演绎D. 计算,证明9.几何原本的理论体系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对直线的定义实际上是用一个未知的定义来解释另一个未

7、知的定义,这样的定义不可能在( )中起什么作用。 A. 计算算法B. 模型方法C. 几何作图D. 逻辑推理1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一本数学名著。“算”是指( ),“术”是指( )。 A. 算法、证明B. 算法、技术C. 算筹、技术D. 算筹、解题方法03任务_000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100分。)1.从16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运动,科学家们相信对各种运动过程和各种变化着的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研究可以用数学来描述。因此,作为运动着的量的一般性质及各个数量之间存在着相依而变的规律,科学家们引出了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 A. 微

8、分B. 积分C. 导数D. 函数2.初等数学都是以( )为其研究对象,运用这些知识可以有效地描述和解释相对稳定的事物和现象,对于运动变化的事物和现象,它们显然无能为力。 A. 数量和图形B. 不变的数量和固定的图形C. 变化的数字和固定的图形D. 不变的数量和变化的图形3.就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从算术到代数、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确定数学到随机数学等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几次重要突破。代数形成解决了具有复杂( )的问题,变量数学创立刻划了( )的事物与现象,随机数学出现揭示了( )背后所蕴涵的规律。 A. 代数关系、几何问题、统计现象B. 映射关系、对应关系、随机现象C. 数量关系,运动与变化

9、、统计现象D. 数量关系,运动与变化,随机现象4.代数不但讨论正整数、正分数和零,而且讨论负数、虚数和复数。其特点是用( )来表示各种数 A. 字母符号B. 数字记号C. 图示符号D. 箭头符号5.第二次数学危机,指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围绕微积分诞生初期的基础定义展开的一场争论,这场危机最终完善了微积分的定义和与实数相关的理论系统,同时基本解决了第一次数学危机的关于无穷计算的连续性的问题,并且将微积分的应用推向了所有与数学相关的学科中。而这场争论是指( )。 A. 无穷小量是零B. 无穷小量究竟是不是零C. 无穷大量究竟是很大的数D. 无穷大量究竟是不是有限6.算术解题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

10、要围绕所求的数量,收集和整理各种(),并依据问题的条件列出用( )表示所求数量的算式,然后通过四则运算求得算式的结果。 A. 未知数据,未知数据B. 已知数据,未知数据C. 已知数据,未知数据D. 已知数据,已知数据7.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常常遇到两类截然不同的现象,一类是确定性现象;另一类是随机现象。随机现象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现象,当同类现象大量出现时,从总体上却呈现出一种规律性。于是,一种专门适用于分析随机现象的数学工具( )诞生了。 A. 分形数学与模糊数学B. 概率理论与数理统计C. 群论与数论D. 希尔伯特空间与集合论8.变量数学产生的数学基础应该是( ),标志是( )。 A. 线性代数

11、、几何学B. 概率统计、微积分C. 解析几何、微积分D. 数论初步、几何学9.第一次数学危机,是数学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发生于大约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古希腊时期,自( )的发现起,到公元前370年左右,以( )的定义出现为结束标志。这次危机的出现冲击了一直以来在西方数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 A. B. C. D. 10.代数学形成过程经历了漫长过程:( )。 A. 文字代数,简写代数,图标代数B. 文字代数,简写代数,符号代数C. 文字代数,符号代数,简写代数D. 符号代数,文字代数,简写代数04任务_000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

12、100分。)1.客观世界具有统一性,数学作为描述客观世界的语言必然也具有统一性。因此,数学的统一性是客观世界统一性的反映,是数学中各个分支固有的内在联系的体现。布尔巴基学派在集合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三个基本结构:( ),然后根据不同的条件,由这三个基本结构交叉产生新的结构。可以说,布尔巴基学派用数学结构显示了数学的统一性。 A. 集合、几何结构和群结构B. 代数结构、几何结构和群结构C. 代数结构、序结构和拓扑结构D. 代数结构、序结构和群结构2.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是他在1931年提出来的。这一理论使数学基础研究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更是现代逻辑史上很重要的一座里程碑。它证明了任何一个形式系统,只要

13、包括了简单的初等数论描述,而且是( )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统内所允许的方法既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伪的命题。 A. 自洽B. 自足C. 自主D. 逻辑3.公理方法就是从( )出发,按照一定的规定(逻辑规则)定义出其他所有的概念,推导出其他一切命题的一种演绎方法。 A. 初始概念和公理B. 定理和概念C. 公理和推理D. 定理和命题4.第三次数学危机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当时正是数学空前兴旺发达的时期。首先是逻辑的( ),促使了数理逻辑这门学科诞生,其中,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康托尔创立的( )是产生危机的直接来源。 A. 理论化集合论B. 数学化集合论C. 数学化数论D. 数学化超穷数理论5.公

14、理化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 ),用它们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典范分别对应的是几何原本、几何基础和ZFC公理系统。 A. 形式公理化阶段、实质公理化阶段和纯形式公理化阶段B. 纯形式公理化阶段、形式公理化阶段和实质公理化阶段C. 实质公理化阶段、纯形式公理化阶段和形式公理化阶段D. 实质公理化阶段、形式公理化阶段和纯形式公理化阶段6.罗素悖论引发了数学的第三次危机,它的一个通俗解释就是理发师悖论: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理发师的胡子长了,他能给自己刮脸吗?( ) A. 能B. 不能C. 无结果7.为避免数学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数学家对集合论的严格性以及数学中的概念构成法和数学论证方法进行逻辑上、哲学上的思考,其目的是力图为整个数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随着对数学基础的深入研究,在数学界产生了数学基础研究的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