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临安太阳模式山区粮食生产战略的探索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95003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临安太阳模式山区粮食生产战略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施临安太阳模式山区粮食生产战略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施临安太阳模式山区粮食生产战略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施临安太阳模式山区粮食生产战略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施临安太阳模式山区粮食生产战略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临安太阳模式山区粮食生产战略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临安太阳模式山区粮食生产战略的探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临安“太阳模式”山区粮食生产战略的探索张生华、金志荣在山区和半山区,由于农田分散、地形复杂,粮食生产效率不高是一个待解的难题。近年来,临安市立足山区特点,以建立粮油专业合作社、创建粮食生产功能区为抓手,以太阳镇为重点培育基地,积极探索实践“太阳模式”山区粮食生产战略,从“小而散”到“五统一”,从“打农药”到“养牛蛙”,从“卖稻谷”到“卖大米”,致力于走以功能区为平台的集约化管理之路、种养结合的生态化建设之路、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成功走出了一条山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新路。近日,中共杭州市委王金财副书记在杭州信息刊发的有关信息上批示:提高农业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是形成产加销农

2、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临安太阳镇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1 “太阳模式”山区粮食生产战略基本概况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但现阶段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仍然偏低。特别在像临安市这样的山区和半山区,由于田畈分散、地形复杂,生产效率不高,大多种粮仅为解决口粮问题。为了推动粮食可持续发展,太阳镇按照“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求,强化粮油专业合作社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组织领导、技术推广、产业循环和监督管理,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循环利用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资源节约、产出高效、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地建立了元生粮油专业合

3、作社、村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太阳高拔粮食生产功能区,实现了“小而散”向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栽培管理、统一植保防治、统一机耕机收、统一加工销售“五统一”的科学转变。该功能区2200亩水稻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证;功能区单季稻平均亩产达621公斤,成功创建“浙太”商标和“太阳米”品牌,有效提升了太阳粮食生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大米出售价达10元/公斤,每亩新增效益2640元。2 主要工作2.1 从“小而散”到“五统一”,走以功能区为平台的集约化管理之路太阳镇是临安市农业大镇,也是临安市粮食主要产区,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8000余亩,但农田基础条件差,连片优质农田少。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抓住各级政府支

4、农惠农政策力度逐年加大的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推进“米袋子”、“菜篮子”建设。2010年,全镇种植粮食10800亩左右。其中,作为太阳镇粮食生产主要示范点的高拔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050亩。通过调研和联系实际,该镇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推进粮食生产集约化建设。一是建立粮食专业合作社。由镇农办牵头成立元生粮油专业合作社,当地7名种粮大户为成员。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合作社为经营主体,利用股份制、合作制的形式,把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委托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组织种粮大户每月定期召开会议,探讨合作社和功能区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二是推动土地流转。各村建立“土地流

5、转服务中心”,把好土地“准入关”、双方“协商关”、合同“签订关”和纠份矛盾“协调关”。截止目前,全镇土地流转面积3722亩,涉及农户1473户,粮食功能区面积3045亩,其中高拔粮食功能区1050亩,由元生粮油专业合作社为建设主体。三是扎实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创建。1、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在功能区新建机耕路2950米、排灌渠5070米。整修机耕路1869米、排灌渠2933米,机坡30个,堰坝1座,沼渣、沼液储存池527立方米,输送管道2980米,太阳能杀虫灯15只,育秧中心配套用房300平方米,改造低产田37亩,100%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任务数。有了硬件的保障,机械作业方便,沟渠相通,

6、排灌顺畅,有效的抵抗自然灾害,部分农田达到了高产田要求。2、增加农田复种指数。在该功能区种植水稻1050亩,冬种小麦650亩、油菜200亩、蔬菜等其它农作物230亩,农作物复种面积2130亩,复种指数从建设前的136%提高到202.8%,其中粮食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62%。3、应用先进实用粮食生产技术。该功能区的农作物以甬优15、中浙优8号、浙油50、扬麦11等优良品种当家,良种覆盖率达100;应用水稻“五改”技术1050亩,小麦“免耕直播”技术650亩,水稻机械插秧1050亩,水稻机收1050亩,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0只,建沼液池520立方米,利用沼液、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肥施入,促进水稻

7、增产增效。4、深化统一服务能力。该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流转土地610亩,合作社建有配套管理用房2座。配有粮食烘干机3台,大型拖拉机1台,小型拖拉机4台,全喂食收获机1台,育秧流水线3条,催芽机1台,高速插秧机4台,泥土粉碎机1台,高压喷雾机4台,碾米机1台,大米包装机1台,升降机1台,空气压缩机1台等服务设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合作社为载体开展“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五统一服务率达98%以上,规模经营率达96%以上。其中统一供应良种1900亩次、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1050亩、统一机插1050亩,机耕机收1900亩次。5、严格规范功能区专项资金的使用。该功能区计划投入资金108.64万

8、元,实际投入资金123.8万元,其中基础设施资金77.6万元。资金使用严格按照相关财务财经制度执行,实行专款专用。具体如下:粮食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建设资金支出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万元)规 格1农田水利设施36.491.1新建排渠米124700.870.6米0.6米1.2新建灌渠米913706.390.6米0.6米1.3新建灌渠米40335020.160.4米0.4米1.4修建灌渠米2933303.070.4米0.4米1.5新建水闸米2062米20米3米2田间作业道路43.032.1新浇机耕路米2950132.339.03宽3米2.2修复机耕路米186919.83.7

9、2.3下田块水泥路米150200.3宽1.5米3机械设备、机房3.4新建育秧中心配套用房平方30029.12其他青苗赔偿13.29管 理 费1.869合 计123.799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依托,合作社组建了育秧队伍、机耕队伍、植保队伍、加工队伍,联合开展全程作业服务,做到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栽培管理、统一植保防治、统一机耕机收、统一加工销售“五统一”。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集成先进农业技术组织生产,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1年,临安太阳元生粮油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杭州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拔粮食功能区成功创建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功能区内单季稻平均亩产621公斤,攻关田亩产65

10、8公斤,分别比周边平均亩产增加95公斤和122公斤。2.2 从“打农药”到“养牛蛙”,走种养结合的生态化建设之路按照“生态与经济共赢”的思路,建立功能区牛蛙“护卫队”,既可减少病虫害、提高水稻产量,又可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及单位经济效益。据测算,通过牛蛙养殖,水稻只需在秧苗时洒1次农药便可,而普通水稻种植至少需要5次。另外,这些“有机养殖”的牛蛙肉质鲜美、口感好,备受酒店、饭馆的亲睐。2011年,该功能区亩产牛蛙280公斤,水稻560公斤。牛蛙32元/公斤,水稻6元/公斤的价格,亩产值超万元。试养的15亩牛蛙为合作社增加了4.5万元纯收入。自牛蛙放养到稻田后基本不施

11、农药,通过一年的摸索,该模式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收益。同时,太阳镇每年生猪养殖可产生沼液沼渣约5万吨。按照变废为宝的思路,建成高拔粮食功能区沼液池520立方米、输送管道3000余米,把周边养猪场贯通相连,产生的沼液、沼渣被统一纳管后抽运至沼液池,用来代替化肥给水稻施肥。通过这一举措,可以大大减少化肥的施用,全面改善稻米品质。据统计,每亩可降低肥料成本3050元,去年有2200亩水稻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证。2.3 从“卖稻谷”到“卖大米”,走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之路为了延长该粮食功能区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2011年初,该镇元生粮油专业合作社购置大米生产流水线,申请注册“浙太”商标和“太阳米

12、”品牌,开始生产品牌大米。一是把好生产关。优选籼粳杂交稻“甬优15”,配以少量“加育99”、“E667”等优质新品种。坚持以机械化耕作为主,购置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育秧流水线、烘干机等各类农业机械35台(套),广泛应用无公害栽培、统防统治、肥药双控等新技术,促进良种与良法、农机与农艺的配套,实现稻米优质丰产。二是把好加工关。参照国家无公害食品稻米加工技术规范,制定太阳米加工技术规范,严格控制稻谷收割、烘晒、碾米、色选、包装等环节,明确稻谷采购、运输、生产设施和工艺等方面的规程。购置碾米机组1套、大米包装流水线1条、色选机1台、提升机2台用于稻米加工,目前年加工能力已达到300万斤。三是把好

13、销售关。加强广告宣传力度,注册“浙太”商标,设计“太阳米”礼品装和配送装,积极参加农博会、森博会及各类推介会,迅速提高了太阳米的影响力和知名度。3 存在问题3.1 做大做强粮食功能区资金不足。太阳镇地方财政税收少,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中很大程度上依靠用足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谁都知道,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很难确保做大做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质量。3.2 从事种粮农民匮乏。农业作为一个弱势产业渐渐被新一代的农民所淡忘,城里的孩子不愿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和开发工作,农村的孩子走出农门后更不愿重回农田地头。我镇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从业人员年龄老、思想观念陈旧,急需有新

14、技术的新农民的热情加盟,并依靠他们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质量提升、效益提高。4 对策措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合作社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今后的主要努力方向是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继续做大、做强粮油产业,使太阳的粮油产业向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4.1 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任副组长,农业、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参与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并成立以农技、农机、水利等主要技术员和实施村书记、主任等为成员的项目攻坚实施小组,做到职责明确,抓好落实。4.2 加强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扶持与引导作用,鼓励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培育合作社规模经营能

15、力,做大、做强合作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抓手,不断加强合作社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有序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高产创建、适度规模经营。4.3 加强宣传、培训和引导扶持。抓住春耕备耕和农闲时节大力开展机械化育秧、肥药双控、高产栽培等培训和现场会。通过培训、召开现场会等形式的宣传单季稻“五改”栽培技术、机械化育秧、肥药双控、沼渣沼液利用、农作制度创新等粮油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合作社+科研推广单位+基地+农户”的方式组织生产,为农户提供“产、加、销”一条龙服务,引导和联结周边农户,不断扩大规模经营能力。通过“五统一”服务及高产示范方、高产攻关田建设,达到水稻高产、稳产,保障基地生产的稻米品质,实现稻米优质化。4.4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推介,让市场和消费者更多地了解“浙太”太阳米这一品牌。其次,考虑建立销售网点及配送服务。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大米附加值,从而让合作社农户获得更高的收益。4.5 加大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财政支持倾斜力度。市、镇两级要大幅增加本级财政和借助上级财政之力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增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