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生产问题解决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02347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生产问题解决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施工生产问题解决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施工生产问题解决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施工生产问题解决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施工生产问题解决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生产问题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生产问题解决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生产问题解决方案篇一:关于公司存在的施工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案意见关于公司存在的施工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案意见一、在之后的施工项目中,以尽快完成施工项目为主要目的,适当的增加工人、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做出型像工程,挽回声誉,即便降低利润,利润是一时的,名誉是长远的。二 、加强施工进度的管理,制定完善的进度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进度管理体系实施施工。1、 工程项目的进度由公司总经理同意领导,现场总负责人全面负责及实施。 2、由现场总负责人确定项目计划大纲,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3、根据工程工期,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方案、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分部、分项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作内容、工作顺序,起止时

2、间和衔接关系,为施工进度控制提供依据。4、编制周进度计划,做好进度记录以掌握施工 实际情况,加强调度工作以保障进度的动态平衡,才能使进度计划的实施有成效。5、采用实际进度计划和计划进度计划对比的方法,以定期检查为主,应急为辅,对进度实施跟踪控制,实行进度控制报告制度,在每次检查之后,记录进度控制并报告。6、对项目及阶段进度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进度控制中的经验和问题作出总结分析,积累进度控制信息,使进度控制水平不断提高。7、制定详细的工程分部分项控制计划及经济奖罚细则,对不服从进度要求及不能预期完成既定施工计划进行经济处罚。对超前于预定工期完工的且工程质量优良的进行经济奖励。8、组织现场参考各方

3、,优化,调整施工组织设计,改进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包括流水作业、统筹排序以及施工机械和材料的采用等,从而实现施工进度的控制。9、通过完善项目控制进度计划,检查项目进度计划,做好各项主动、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工种关系,以求实际进度达到或合理超前于计划施工进度要求。10、若实际施工进度产生偏离,应立即分析计划偏离原因和共同研究纠错措施,严格控制和监督计划进度的实施。督促各工种总工必须保证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11、增加质量预控意识,及早发现问题,避免返工,加大工作督促检查力度,通过对各种进度影响因素的控制,保障总进度计划的实施。- 3 - 4 -关于招商银行网点装修需要整改的内容20XX年11月1

4、2日上午,招商银行负责人对招商银行柳钢支行网店经验初步验收后提出以下整改内容:1、 金葵花房间所有灯光换暖光(黄光) 2、 正门门框横梁有明显补痕,需重新更换3、 金葵花房间墙纸不平整,边角部分翘起,转角部分有气泡。接口处翘起。4、 金葵花房间柜子底的地毯裁边不平,原设计柜子为无脚落地式书柜。5、 金葵花小房间吊顶角落电线露出,墙面不平整。 6、 金葵花房间周围灯带灯光不均。 7、 金葵花灯带周围地脚线漏包边,及门边地脚线包边不到底。露出木边。8、 金葵花房间玻璃门需调节地弹簧,目前玻璃门磨门框,门框周边需补漆及胶。 9、 ATM地脚线松,脱落。 10、 正门铝朔板底柱要收边。11、 左右两边

5、灯箱后的背景墙面贴铝朔板。 12、 应急灯装置估计有问题,灯易烧。13、 左侧灯箱后的水管加固,两道门增加把手。 14、 楼梯过道腻子不平整,有明显的凸起部分。 15、 一楼楼梯扶手不直。 16、 一楼楼梯底边砖补齐。17、 一楼楼梯玻璃不在一个水平线。 18、 一楼消防口没有装把手。 19、 一楼大厅地插面向反装。20、 一楼厕所门把手坏,关了打不开。21、 一楼迎宾背景墙玻璃右下角裂开,背面砖碰蹦边角。 22、 一楼洗手间增加一面镜子,二楼洗手间增加一个全身镜(宽米*高米)二楼洗手间门加磨砂纸,上下各留20公分。23、 所有Ups面板需标识,与普通电源面板区分开,介意换颜色或者涂颜色标记。

6、24、 Ups房间静电地板移位、松动,扣板移位、松动,窗户玻璃要封死。25、 综合业务柜台侧面宣传册处增加宣传盒。篇二: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导读:工程质量事故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的特点。因此,应加强质量风险分析,及早制定对策和措施,重视工程质量事故的防范和处理,避免已发生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进一步恶化和扩大。1、工程质量问题成因由于建筑工程工期较长,所用材料品种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受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方面异常因素的影响;使生产的工程质量问题表现形式千差万别,类型多种多样。这使得引起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也错综复杂,往往一项质量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虽然每次发生质量

7、问题的类型各不相同,但是通过对大量质量问题调查与分析发现,其发生的原因有不少相同之处,归纳其最基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违背建设程序;(2)违反法规行为;(3)地质勘察失真;(4)设计差错;(5)施工与管理不到位;(6)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7)自然环境因素;(8)使用不当。成因分析方法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一个工程质量问题的实际发生,既可能因设计计算和施工图纸中存在错误,也可能因施工中出现不合格或质量问题,也可能因使用不当,或者由于设计、施工甚至使用、管理、社会体制等多种原因的复合作用。要分析究竟是哪种原因所引起,必须对质量问题的特征表现,以及其在施工中和使用中所处的实

8、际情况和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分析方法很多,但其基本步骤和要领可概括如下。(1)基本步骤。进行细致的现场研究,观察记录全部实况,充分了解与掌握引发质量问题的现象和特征。收集调查与问题有关的全部设计和施工资料,分析摸清工程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及面临的各种条件和情况。找出可能生产质量问题的所有因素。分析、比较和判断,找出最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或模拟实验予以论证确认。(2)分析要领。分析的要领是逻辑推理法,其基本原理是:确定质量问题的初始点,即所谓原点,它是一系列独立原因集合起来形成的爆发点。因其反映出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而在分析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围绕原点对现场各种现象

9、和特征进行分析,区别导致同类质量问题的不同原因,逐步揭示质量问题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的过程。综合考虑原因复杂性,确定诱发质量问题的起源点即真正原因。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是对一堆模糊不清的事物和现象客观属性和联系的反映,它的准确性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学识、经验和态度有极大关系,其结果不单是简单的信息描述,而是逻辑推理的产物,其推理可用于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确定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指技术处理方案,其目的是消除质量隐患,以达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各项功能及寿命要求,并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一般处理原则是:正确确定事故性质,是表面性还是实质性、是结构性还是一般性、是迫切性

10、还是可缓性;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直接发生部位,还应检查处理事故相邻影响作用范围的结构部位或构件。其处理基本要求是:满足设计要求和用户的期望;保证结构安全可靠,不留任何质量隐患;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类型(1)修补处理。这是最常用的一类处理方案。通常当工程的某个检验批、分项或分部的质量虽未达到规定的规范、标准或设计要求存在一定缺陷,但通过修补或更换器具、设备后还可达到要求的标准,又不影响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在此情况下,可以进行修补处理。属于修补处理这类具体方案很多,诸如封闭保护、复位纠偏、结构补强、表面处理等,某些事故造成的结构混凝土表面裂缝,可根据其受力情况,仅作表面封闭保护。某

11、些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蜂窝、麻面,经调查分析,可进行剔凿、抹灰等表面处理,一般不会影响其使用和外观。对较严重的问题,可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必须按一定的技术方案进行加固补强处理,这样往往会造成一些永久性缺陷,如改变结构外形尺寸,影响一些次要的使用功能等。(2)返工处理。当工程质量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存在着严重质量问题,对结构的使用和安全构成重大影响,且又无法通过修补处理的情况下,可对检验批、分项、分部甚至整个工程返工处理。例如,某防洪堤坝填筑压实后,其实压土的干密度未达到规定值,进行返工处理。又如某公路桥梁工程预应力按规定张力系数为 ,实际仅为 ,属于严重的质量缺陷,也无法修补,只有返

12、工处理。对某些存在严重质量缺陷,且无法采用加固补强修补处理或修补处理费用比原工程造价还高的工程,应进行整体拆除,全面返工。(3)不做处理。某些工程质量问题虽然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构成质量事故,但视其严重情况,经过分析、论证、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和设计等有关单位认可,对工程或结构使用及安全影响不大,也可不做专门处理。通常不用专门处理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例如,有的工业建筑物出现放线定位偏差,且严重超过规范标准规定,若要纠正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若经过分析、论证其偏差不影响产生工艺和正常使用,在外观上也无明显影响,可不做处理。又如,某些隐蔽部位结构混凝土表面裂缝,经检查分析,属于

13、表面养护不够的干缩微裂,不影响使用及外观,也可不做处理。质量问题,经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例如,混凝土表面轻微麻面,可通过后续的抹灰、喷涂或刷白等工序弥补,可不做专门处理。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例如,某检验批混凝土试块强度值不满足规范要求,强度不足,在法定检测单位,对混凝土实体采用非破损检验等方法测定其实际强度已达规范允许和设计要求值时,可不做处理。对经检测未达要求值,但相差不多,经分析论证,只要使用前经再次检测达到设计强度,也可不做处理,但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出现的质量问题,经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选择最适用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辅助方法(1)

14、实验验证。即对某些有严重质量缺陷的项目,可采取合同规定的常规试验方法进一步进行验证,以便确定缺陷的严重程度。例如,混凝土构件的试件强度低于要求的标准不太大(例如 10%以下)时,可进行加载实验,以证明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又如,公路工程的沥青面层厚度误差超过了规范允许的范围,可采用弯沉实验,检查路面的整体强度等。(2)定期观测。有些工程,在发现其质量缺陷时其状态可能尚未达到稳定仍会继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宜过早做出决定,可以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观测,然后再根据情况做出决定。属于这类的质量问题如桥墩或其他工程的基础在施工期间发生沉降超过预计的或规定的标准;混凝土表面发生裂缝,并处于发展状态等。有

15、些有缺陷的工程,短期内其影响可能不十分明显,需要较长时间的观测才能得出结论。(3)专家论证。对于某些工程质量问题,可能涉及的技术领域比较广泛,或问题很复杂,有时仅根据合同规定难以决策,这时可提请专家论证。采用这种方法时,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近早为专家提供尽可能详尽的情况和资料,以便使专家能够进行较充分的、全面和细致地分析、研究,提出切实的意见与建议。(4)方案比较。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同类型和同一性质的事故可先设计多种处理方案,然后结合当地的资源情况、施工条件等逐项给出权重,做出对比,从而选择具有较高处理效果又便于施工的处理方案。例如,结构构件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可采用改变结构构造来减少结构内力、结构卸荷或结构补强等不同处理方案,可将其每一方案按经济、工期、效果等指标列项并分配相应权重值,进行对比,辅助决策。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检查验收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应严格按施工验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依据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设计要求,通过实际量测,检查各种资料数据进行验收,并应办理交工验收文件,组织各有关单位会签。必要的鉴定为确定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效果,凡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