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02336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篇一:imuseum介绍imuseum数字博物馆应用解决方案1 目录1. 概述 . 3 现状分析 . 3 数字博物馆应用关键特点 . 4 结构化的内容数据 . 4 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展示手段 . 4 采用可行的技术方案 . 6 扩展性 . 8 充分的利用网络互动特征 . 82 应用方案 . 9馆内触摸屏终端应用 . 10 馆内用户手持设备应用 . 11 互联网应用 . 12 在线虚拟展厅应用 . 13 支持多终端浏览 . 14 基于网络云服务 . 15 社会化应用 . 16 用户行为分析和统计 . 171. 概述 现状分析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文化遗产的保有量很大。据初

2、步统计,我国现有约40多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各级博物馆近2500座,馆藏文物近20XX万件,此外,散存于民间的文物、艺术品数量也相当可观。例如上海博物馆,其藏品数量近100万件(套),但实际展出数量仅1万件(套);怎么让这么庞大的文化遗产资源基于目前的网络技术条件产生更大价值?文化遗产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发展也有一段历史了,从保护到展示,不同层面技术应用都有相当全面的发展。保护领域的文物数据采集已经从图形采集发展到3D扫描甚至非常先进的全息还原技术;网络上的展示也有不同层次的应用,展示的手段主要集中在网页内容展示以及“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等概念的应用,主要的技术手段有网页技术、虚拟现实的VR

3、技术以及3D还原方式对现场及展品进行展示。网络应用应该是博物馆数字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网络能够解决很多线下展馆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实时在线,不受时间地域流量的访问限制;空间无限,不受博物馆面积及展陈环境的影响;多维度内容检索模式,不像线下展馆单线条的展览路线等等。目前国内的博物馆的互联网应用主要体现在网站的应用阶段,主要功能体现在:博物馆的介绍;展览信息的发布;部分藏品的展示;相关的研究及报道;互动功能:会员、预约参观、讨论区等等。各个博物馆在不同的方面会有所侧重。比如故宫博物院,在藏品展示及学术研究方面做的就充分一些。总体而言所谓的网络数字博物馆主体上是为线下场馆服务。 数字博物馆应用关

4、键特点 结构化的内容数据内容数据结构化是博物馆展品等内容网络应用的一个基础,只有按照一定的数据标准组织的内容,这些内容才能够进行深入应用和产生长远价值。数据标准主要是围绕展品的信息做结构化的梳理,从最基本的类型、材质、年代、尺寸描述、作者等信息等到复杂的流转信息等。将这些有价值做定义,这些定义可以根据掌握信息的多少来把握,具有从模糊到清晰的尺度范围。这些定义将会为下一步的应用的更多的扩展。比如:浏览一副古代绘画作品的时候,系统可以自动为您呈现这幅画的作者其他的作品、同年代的其他相似度比较高的作品、同一主题的作品等等,给浏览者和研究者更多的参考信息,将内容的价值放大。 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展示

5、手段博物馆的藏品包罗万象,给用户呈现的方式也应该根据不同的类型有所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平面类型:如书画、碑拓、浮雕、不同载体的平面绘画等这些可以归属于平面类型,展示的需求应该是平面信息的充分展示,色彩、细节的充分浏览。图:鹿下绘和歌卷网络展示方式立体类型:如瓷器、青铜器皿等,这一类型的特点是立体展示需求,一个正面的图片不能给浏览者一个全面的认识,需要多角度多纬度的浏览,给浏览者一个清晰的三维尺度,并且能够看到细节。篇二: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1. 项目概述 概述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

6、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甚至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代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表明,现代博物馆不再是简单的藏品标本的收藏、展示、研究机构,而应该成为面向社会、服务于公众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信息资料咨询机构。因此,信息化建设必将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博物馆工作逐渐贴近,人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寻找计算机技术与博物馆的契合点以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信息化是指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

7、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速现代化进程。从理论上讲,博物馆信息化是指博物馆各个部门和各项职能都能够利用计算机作为日常工具,构成一个以藏品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支撑、以业务应用为核心的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博物馆工作逐渐融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博物馆局域网建设、藏品管理信息化、展陈中的多媒体应用、电子政务信息化应用,让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之路充满生机,本文将就这四个方

8、面来讨论博物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基于基础网络建设,开辟博物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基础建设是博物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框架,是博物馆内部信息资源交流的平台,所谓网络基础,是在一个机构或部门等有限范围内,包括局域网机房建设以及网络的综合布线、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组成网络部件之间的连通及设置。联网方式主要可采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形式。目前基于有线方式的局域网技术已经非常普及,而近年来日益发展的无线网络接入则对原有的有线网络构成了有益补充。无线网络接入,有利于在不固定的地方进行网络资源访问,对有线网络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通过采用无线网络产品的应用,以无线电波来代替有线局域网中的部

9、分传输媒介,是有线网络的补充和延伸。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博物馆内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从而使博物馆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基于网络的应用技术越来越普及。在基础网络上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博物馆各部门之间资源共享,无疑会对博物馆整体运转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资源共享就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资源进行整理、归类,通过网络供一定范围内用户享用。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必须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共享服务器进行必要的设置,包括要在局域网内设置统一的工作组、设置文件共享及账户、设置网络安全及服务、安装NetBEUI协议等来实

10、现博物馆内部资源共享。 应用数据库技术,加快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数据库是将逻辑相关的数据组织起来的一个集合。数据库技术是一种用计算机管理数据的方法,它研究如何对数据进行编码、组织、分类、存储、检索、更新及维护。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引入数据库技术以来,数据库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都使用数据库来存储、操纵和检索各类数据。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数据库技术将会显得更加重要。在博物馆事业中引入数据库技术,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博物馆藏品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将替代传统藏品卡片式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藏品信息管理力度。博物馆藏品管理是博物馆一项基本工作,是博物馆一切业务工作的重点。当然藏品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大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通过网络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