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02307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篇一:国有林场改革调研报告国有林场改革调研报告国有林场改革调研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背景下, 20XX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中发办20XX6号)。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林业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里程碑,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已成立,自治区主席陈武,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常务副主席*、副主席*分别出任*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市人民政府将*、*、*三个县作为我市改革试点县已上报*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如何顺应潮流,未雨绸缪,使林场获得重生,身为林场大家庭的

2、一员,下面就我县国有林场改革谈谈个人疏浅认识。一、我县六大国有林场基本情况*县共有*、*、*、*、*、*等6大国有林场,林场性质均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经营总面积万亩,共有职工1254人(在职职工816人,退休职工438人)。*林场总经营面积万亩,公益林面积 万亩,公益林比重 %,现有干部职工701人(在职职工402人,退休职工299人);*林场总经营面积为万亩,公益林面积 万亩,公益林比重62%,现有干部职工164人(在职职工112人,退休职工52人);*林场总经营面积万亩,公益林面积 万亩,公益林比重65 %,现有干部职工98人(在职职工90人,退休职工8人);*林场总经营面积约7万亩,公益

3、林面积3万亩,公益林比重38 %,现有干部职工94人(在职职工84人,退休职工10人);*林场总经营面积万亩,公益林面积万亩,公益林比重 %,现有干部职工125人(在职职工73人,退休职工52人);*林场总经营面积万亩,公益林面积万亩,公益林比重%,现有干部职工72人(在职职工54人,退休职工18人)。各大林场主要造林树种有杉木、松木、秃杉、西南桦、红豆杉、桉树等,主要经济林有板栗、毛竹、八角等。二、六大国有林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功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我县六大国有林场虽为事业单位,却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费自收自支,这种功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导致林场长期既得不到事业单位正常发展应享受的公

4、共财政扶持政策,也得不到企业应享有的自主权和经济政策,“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事不企”是林场现实写照。(二)侵权问题突出,林场维权难度大六大林场中,除*、*林场林地权属相对稳定外,*、*、*、*等林场建场时间较晚,所经营的林地多为县人民政府、林场、村委、村屯群众代表签订的山界林权协议,没有取得林权证,时过境迁,群众受利益驱使采取蚕食土地、阻挠生产、哄抢林木、设置关卡等方式破坏林场正常生产经营和林区稳定,林场维权极其艰难。(三)政策边缘化,基础设施落后我县六大林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未能纳入地方统筹发展计划,基本没有享受国家基础设施建投入的资金,林场虽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风,自筹

5、资金解决职工住房、水、电、路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建设是在“解决广大职工温饱问题”后实施,资金有限,因陋就简,当前各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村屯是不争的事实。(四)人才的交流、引进机制不健全,职工队伍老龄化严重我县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万亩,占全市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万亩的35%,作为全国林业重点县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毋庸置疑,六大林场是该领域的主力军。但将近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优秀人才几乎没有一个人敢到林场工作,在林场工作的人更难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近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几乎没有一个重点林学院校林学专业的本科生跨过龙王坡到我县工作。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加强国有林

6、场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同时,六大林场职工队伍老龄化严重。三、林场改革意见和建议六大国有林场是我县造林绿化的中坚力量,管护着我县最优质、最稳定、最完备的森林资源。此次国家层面出台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在林业发展历史转折节点,如何发挥国有林场自身的优势,继续成为我县林业发展的尖兵和主力军,扮演好历史的角色。对此,本人的意见和建议如下:(一)利用国有林场改革契机,把六大林场整合为公益一类自治区级国有生态型林场。理由:1. 国家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国有林场改革要坚持公益性改革方向,林场整合定性为公

7、益一类自治区级国有生态型林场符合国家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和改革精神。2.全区13家区直国有林场分布在各市,唯一有我市没有区直林场,市林业局、自治区林业厅对此高度关注,我县六大林场森林资源丰富、立地条件好、负债率低,社会保障机制完善,人才结构合理,具备整合条件。3. 自治区林业厅发放的全区国有林场改革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整合成为公益一类自治区级国有生态型林场是职工愿望。4. *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副主席对*情况熟悉。综上,把我县六大林场整合为公益一类自治区级国有生态型林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二)林场整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县林业资源优势,做强做大*林业产业,全面提升森林经营

8、质量和综合效益。整合升级后,可将林场重新划分为两大功能区:一是打造国家储备林战略功能区,建设高产、优质大径材基地。该功能区利用*林场土地资源、人才资源、全国优秀林场美誉度资源为依托,利用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利用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项目资金,打造成国家储备林样板基地。国家开发银行在“十三五”期间,投放给*建设国家储备林贷款280亿元,该贷款期限30年,国家给予贴息,贷款宽限期为8年。同时,营造国家储备林每亩造林补贴约元,抚育补贴约为元,该利好政策千载难逢。二是以“养生福地、生态*”旅游定位为抓手,以“森林王国、水上*”之美誉为推力,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区。*、*、*、*、*等林场地处国家大

9、型电站龙滩水电站重点水源涵养区域,宜将以上林场经营的全部林木资源划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该区域森林资源质量高、绿水青山、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是社会公众休闲游憩和度假养生的理想场所,走进森林、享受自然、康体养生游正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通过国有林场改革,整合资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这一举措符合我县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利国利民。(三)林场整合,有利于林区治安稳定。近年来,受利益驱使,林场正当权益受到严峻挑战,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场群关系日益突出,政府为妥善处理场群关系亲力亲为,林业公安部门执法不阿,但林场维权难度仍然非常大,把*、*、*、*、*等林场经营的全部林木资源划为国

10、家级生态公益林后,诸多困难和问题将迎刃而解。(四)林场整合,有利于广大林业职工脱贫致富奔小康。我县六大林场林地资源、森林资源得天独厚,是发展三特水果、核桃产业、油茶产业、林下经济产业最理想场所。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正确引导、精心扶持下,借助优良的生态环境,创新推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全县众多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林场职工不作为,心何甘?(五)六大林场整合为公益一类自治区级国有生态型林场,引资更为顺畅,争取项目资金将更为给力,得到社会的关心关注与现在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林场发展了,绿水青山拿不走,财富税收留*。同时,可减少占用*紧缺的编制和减轻财政负担。福建省是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七个省份之一,20

11、XX年开始改革,20XX年验收通过,其中成功经验之一便是改革后将103家国有林场实行省级(林业厅)直管,效果显著。四、厘清误区,放眼未来(一)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改与不改的问题。国有林场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为改革两大目标,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对国有林场改革负总责,改革势在必行。(二)国有林场改革成本等费用由谁承担的问题。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明确指出中央财政安排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省级财政安排资金,统筹解决国有林场改革成本。(三)国有林场改革是否增加地方财政负担和养懒人的问题。全国有4855个国有林

12、场,将国有林场纳入公共财政的支出框架之内,不是增加地方财政负担,不是回到以前的大锅饭,不是养懒人,更不是干与不干一个样,而是着眼长远,通过森林抚育经营,更好地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让全民共享生态保护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台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吹响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号角,广大林业职工期盼改革,期盼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期盼与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最后作者认为,只要扎实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生态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将为子孙留

13、驻一个绿色*、美丽*。改革势必要有所担当,正如县委韦桂元书记在*先锋网发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一文所说“只要惠及子孙,成功未必在我”。*县国有林场明天会更好!篇二: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措施浅析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措施浅析摘 要: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一项重大的生态工程,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意义重大。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保护;措施1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切实把森林资源管好,一要狠抓限额管理。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森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二要切实强化林地保护 管理。

14、基层森林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发现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要及时向上级森林主管部门报告,并坚决查处林荫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三要加强林权管理。基层主管部门要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对林权征发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权属关系,积极协助高调处林权纠纷,保护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2 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提高生态认识,加强管理(1) 从实现新世纪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2) 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良好的生态环境

15、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3) 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22 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从发展看,全国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为国家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森林部门应该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3 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的认识 明确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